你知道散戶跟機構比較,輸在哪里嗎?
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盯著個股或指數(shù)看,這是很多所謂的技術分析者容易掉入的陷阱,被一葉障目,相當于瞎了一只眼睛。
而真正的高手,實質(zhì)上是有一個三維分析系統(tǒng),那就是同時對三大市場進行監(jiān)控,分別是現(xiàn)貨市場(也就是上證指數(shù)),期貨市場(股指期貨),期權市場(ETF期權)。
你在現(xiàn)貨市場上看到的現(xiàn)象,僅僅是整個三維市場(期貨、期權)的倒影罷了,你只會分析影子,自然就如同霧里看花。
如果你看到某個所謂的專家,只會分析上證指數(shù)的K線圖,你問他期貨期權相關的東西,他說對這方面沒研究過,那你趕緊跑,這專家啥也不懂。
如果你想真正看清股市全貌,那么你必須先理解什么是衍生品市場——期貨市場與期權市場。從而才真正理解頂層對沖基金如何通過這幾個市場的對沖交易實現(xiàn)不敗地位。
而這也是本篇的目的,讓即使是完全沒接觸過金融學的你,也能徹底理解期貨與期權的底層邏輯,從而真正理解這個市場。
一、股票
股票這部分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直接跳過。
不過還是要說說融券跟股指期貨的區(qū)別。
我們常會聽到“做空”這個詞,通俗來講,做空就是通過賭某只股跌來獲取盈利。做空并不是只有股票市場才能做空,基本上大多數(shù)市場都有做空的渠道。
并且做空的方式其實有幾種,雖然都叫做空,但其底層原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例如做空個股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融券,而做空股指則是通過股指期貨交易的方式做空。
先說說融券做空,融券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先從券商那借取一定份額的某只股票,等到期前還給券商同樣份額的股票即可。
在別的市場里,這種方式亦叫“融物”或“融貨”,“融”的意思就是借的意思,跟“融資”里的“融”是同個意思,融資則是借取資金,融物則是借取某個物品,這兩種行為都要付出利息成本。
為什么這種方式被稱之為做空呢?
因為這么做的人是先從券商那借取一定份額股票,是為了現(xiàn)在去市場上賣它換取資金,等它跌到低位后,以較少資金買入同樣份額的股票,去還給券商。而這高賣低買間的差價,就是融券做空者的利潤。
顯然,這么做的人是覺得這支股將來要下跌才會這么做。但如果未來發(fā)生的事實跟他預期的相反,這支股的股價在未來卻是上漲的,那么融券做空者就會遭受虧損,因為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資金買回同樣份額的股票去還給券商。
所以融券天生帶有“杠桿”,就如同“融資”本身就是杠桿行為。因為如果沒有保證金的限制,那么這個過程,你可以不準備任何資金的前提下,去借取任意份額的股票,在市場上拋售換取資金,等到期前買回股票還給券商——這意味著,你想盈利多少,取決于你多大膽,你愿意去借取多大份額的股票,你的盈利可以是無上限的,同樣你的虧損也可能是無上限的。
但證監(jiān)會要求,融券必須限制杠桿率,“保證金”這概念就是這么誕生的,它是為了抑制杠桿而存在。交易者必須先準備一定量的保證金,才能操作對應份額的股票。
例如如果要求保證金率為10%,那么你想融券做空現(xiàn)總值100萬的股票,你就必須先上繳10萬的保證金,這時候的杠桿率為10。
如果保證金率為25%,那么杠桿率則為4。
以上就是通過融券做空個股的原理。
那么做空股指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做空股指則完全是另一個概念,是通過期貨來做空,其原理是跟融券做空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你會看到期貨做空表面上看跟融券很像,例如都有到期日,都有杠桿率,都有保證金。但其實其底層運作原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是接下來要講的第二大部分,國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
二、期貨
期貨的概念很簡單,就是一種遠期合同,買賣雙方約定交易物、交易價格與交易時間。難就難在如何理解它具備的杠桿率,人們是如何在這上面暴富或破產(chǎn)的。
很多人抱有這么個錯覺,覺得期貨是一個小眾市場。但其實,世界上所發(fā)生的所有大額交易,99%都是期貨交易。
大宗商品交易,大額外匯,其實都是遠期合同,雙方約定價格與交割時間。難道那些幾噸幾噸的買賣,是去到批發(fā)市場一拍腦袋馬上買下,跟賣家說我現(xiàn)在就要幾噸,你現(xiàn)在就給我準備好,盡快立刻馬上,???
你看所有簽訂的交易合同,本質(zhì)上都是遠期合同,大家在合同上約定交易物、交易時間、交易金額,到時候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幾乎所有的生意與買賣,都是這個模式不是嗎?
所以世界上大部分的大宗商品交易,都是合約標準化的期貨交易。而即使是個人,像買房這種大額交易,也是這種形式。
我們可以視為遠期合同一旦簽訂,交易就算完成,而最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稱之為“交割”。
而一個成交的遠期合約里,肯定有做買的一方,有做賣的一方。做買我們可以稱之為做多,做賣可以稱之為做空。
看上去,遠期合同的存在初衷是為了提供確定性,是為了規(guī)避風險的,可為什么期貨市場又成了風險最大的市場之一?
要理解期貨交易的杠桿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就要回到過去,“投機倒把”最初是怎么出現(xiàn)的。
就拿早期郁金香市場來說。
假設你現(xiàn)在剛簽訂了一個郁金香5月交割的遠期合約,你是做買(做多)的一方,合約上約定的交割價是每噸1000元,交割量是10噸,也就是你到了5月份交割日,你要準備好10000元的現(xiàn)金。
然而,在你買入后沒多久,人們對郁金香的價格預期非??春茫紶幭瓤趾蟮南胍炗?月份買入交割合約。然后你懂的,買方大于賣方,就會推動價格上漲。于是郁金香期貨5月交割合約成交價節(jié)節(jié)攀升,現(xiàn)在最新的合約成交價去到了1200元每噸。
于是你就會想,既然你手頭上有一個按1000元交割的買入合約,那為什么不直接轉手賺個差價呢?
你只需要這么做:你自己再開多一單,只不過這次是做相反方向,你找一個對手盤簽一個5月份交割賣出合約,也就是你要去做空,按合約現(xiàn)價1200元成交,交割量也是10噸——這樣就意味著到時候5月份你要準備好10噸的郁金香給跟你簽訂合約的買方。
那這10噸的郁金香怎么來呢?
——還記得你之前已經(jīng)簽了一單1000元的5月份交割買入合約嗎?也就是說,到那時候你可以先以每噸1000元交割買入了10噸郁金香,總付出10000元,然后再拿著這剛交割入手的10噸郁金香,以1200元每噸的價格賣給跟你簽約的買入方,到手12000元。于是你凈賺2000元。
于是更騷的來了,你會想到,其實你根本不用準備這10000元的現(xiàn)金,你也無需等到交割日來進行以上操作。
你只需在做空時這么跟簽訂合約的對手盤說:“你不是愿意以每噸1200元的價格在交割日從我這買入10噸嗎,恰好我這里有張合約是以每噸1000元價格買入10噸,我只需把這個合約轉手給你,到時候你拿這張合約去找這張合約的賣家買10噸,那我就算履行了我跟你之間的合約了。哦當然,你要給差價給我,畢竟我們簽訂的是1200元每噸,而我跟那個賣家簽的是1000元每噸,所以你要給2000元的差價我,立刻馬上哦~畢竟現(xiàn)在郁金香漲的那么好,恐怕之后再也找不到愿意以1200元跟你簽的人哦~“
于是對方也同意了,畢竟反正都一樣,他最終付出的總成本還是12000元,跟合約約定的一樣。
你瞧,這個過程中你實際上不需要準備10000元,這一來一回你空手套白狼了2000元。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平倉“,平倉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你通過做一個與你手上合約相反方向的合約,來對沖掉原來的合約,這時候你手上就沒有任何合約了。
上面這個過程,還沒有涉及到“保證金”的概念,可以看成這個過程的保證金為0,也就是無限杠桿,因為你不需要準備任何資金,就可以空手套到2000元。上面的平倉是帶來利潤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止盈平倉。
你瞧,你可以無中生有了2000元。
如果你膽子足夠大,你可以用同樣的騷操作簽訂100噸,1000噸。那么你就可以空手套白狼了2萬元,20萬元。
然而,情況也有可能往相反方向發(fā)展。假如市場對郁金香價格的預期非常悲觀,都爭先恐后的想要簽訂5月份賣出交割合約,于是郁金香期貨5月交割合約成交價不斷下滑,現(xiàn)在最新的5月交割合約成交價跌到了800元一噸。
而你對其預期也非常悲觀,你擔心到了5月份現(xiàn)貨市場的價格已經(jīng)一文不值,但你卻還是要強制以1000元一噸的價格來買入,甚至可能你根本就沒有10000元的現(xiàn)金,于是你想在此之前止損。
于是你給自己開多一單,也是做相反的方向,開了一單5月份賣出交割合約,約定價格為每噸800元,交割量10噸。
這次你會這么跟對手盤說:“我們約定5月份以800元的價格交割,恰好我這里有一張買入交割合約,我把它轉手給你,你只需要拿著這合約找那個跟我簽訂的賣家,他把貨賣給你,那我就算履行了我跟你之間的合約了。只不過我這張合約約定的價格是1000元每噸,但不要緊,我現(xiàn)在就補差價給你,我補2000元給你,求你了老哥~你就答應我吧!”
對手盤看反正也一樣,最終他所付出的總成本還是8000元,于是就答應了你。
你成功平倉了,只不過這個過程你虧損了2000元。我們稱之為“止損平倉”。
以上只是我拿做多的例子來講解,其實做空的平倉原理也一樣,用同樣的方式復述一遍,這里就不重復了。于是做空的人,并不需要自己手上真的有那么多貨,只需在交割前平倉就能空手套白狼賺差價,這種亦叫“無貨沽空。
但記住,做空的止盈平倉是在期貨合約交割成交價下滑的情況,如果期貨合約交割成交價上漲,那平倉就是止損平倉,這跟做多是反過來的。
簡單一句,做多就是賭漲,做空就是賭跌。
這樣操作的人多了,許多人根本不打算等交割,都是想在交割前平倉來賺個差價,而交易所為了迎合這幫人,于是推出了標準化合約。
也就是統(tǒng)一的格式,統(tǒng)一了幣種,統(tǒng)一了交割標準。
這就是現(xiàn)在我們能夠在軟件上看到的期貨市場。這就極大方便了那些只想“投機倒把”的投機客。
我們可以看到,期貨市場那跟股市一樣的分時走勢與K線圖,是怎么來的?
同一品種的期貨合約又分很多種,就隨便選一個,如我們國內(nèi)大連期貨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鐵礦石后面跟著的4位數(shù),其實是交割日期。
例如鐵礦石2312,意思是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約在2023年12月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交割”。
而右邊跟著的數(shù)字,1010.5,就是這個品種最新成交的交割價,意思是約定2023年12月份,按每噸1010.5元的價格交割。
那這個最新成交的交割價,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機制就跟股票市場一樣,是撮合成交的結果。
我們點進去鐵礦石2312那一欄,就會看到分時走勢圖,是每一分鐘最后發(fā)生的成交交割價連成的線:
同樣的,我們也能看到這個合約價格走勢K線圖:
其漲跌原理,跟股市一樣。
每一單期貨合約一旦簽訂成交,合約中必然有買賣雙方,也就是買盤跟賣盤是恒等的。
期貨合約的買方,亦可以稱之為做多者;而賣方,可以稱之為做空者。
如果這個市場上看好鐵礦石未來價格的人多了,于是做買的人會增加,當同個價位上簽買的人多于簽賣的人,多出來的做多者只能去到更高的交割價位,尋求愿意簽賣的人與之成交,當他們這么做的時候,就會看到鐵礦石2312合約的最新成交交割價上漲。
反之,如果愿意簽賣的人多于愿意簽買的人,則會看到鐵礦石2312合約的最新成交交割價下跌。
所以,我們看到的期貨行情,其實是獨立于現(xiàn)貨市場之外的另一個市場行情,它的走勢是由參與到期貨市場的買賣雙方?jīng)Q定的結果,理論上講,這個結果有可能跟現(xiàn)貨價格行情反著走。
然而,前面提到這個過程還沒涉及到“保證金”,所以是無限杠桿。而交易所為了抑制杠桿率,于是推出保證金制度。
保證金就是按最終交割日約定的交易總金額的一定百分比上繳給期貨交易所,一般是10%。例如你簽訂了每噸1000元的5月交割買入合約,交割量10噸,也就是到時候交割交易總額是10000元,這時候你只需付出10%也就是1000元作為保證金;同樣,跟你簽合約的空頭也一樣,也是上繳1000元作為保證金。
而你的浮盈浮虧怎么計算呢?就是以你簽訂的合約標的總交割交易金額為基準,根據(jù)期貨市場合約最新成交價的漲跌比例來計算浮盈或浮虧。
那樣就意味著,你的資金成本是1000元,但漲跌幅帶來的浮盈浮虧是按10000元為基準去計算,如果期貨合約交割成交價漲了10%,也就是從1000每噸漲到了1100每噸,那你的浮盈是去到1000元,也就是你浮盈了100%,資金翻倍;反過來,如果期貨合約交割成交價跌了10%,那你就浮虧了1000元,浮虧了100%,如果這1000元就是你的全部資金,那就意味著爆倉,財富清0。
這就是為什么說期貨市場風險大,實際上你是以一筆金額撬動了10倍價格的交易,所以說是10倍杠桿。
但注意一下,期貨市場浮盈浮虧的本質(zhì)是如果你選擇在交割日之前平倉所帶來的利潤或虧損,但如果你不平倉,你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套期保值等交割,那么不管期貨市場合約價怎么變動,都對你無影響,浮盈浮虧對你沒意義的,因為到時候你只需按約定的價格交割就好。
如果對上面期貨市場的講述還沒看明白,不要緊,你只需要記住兩點:
1、做多的資金盤多了就會推動期貨價格上漲,做空的資金盤多了就會推動其下跌;
2、多頭平倉就是在做空,也就是他的平倉行為會讓期貨價格下跌;空頭平倉就是在做多,他的平倉行為會推動期貨價格上漲。
另外還有第3點:期貨賬號分為有交割權限跟沒有交割權限的賬號,如果是沒有交割權限的賬號,如果在交割月份到來前沒有平倉,那么期貨公司就會強制平倉——這個機制非常重要,別的文章就會談到,那些大機構就是利用這個規(guī)則來收割散戶的。
理解了期貨的運作原理,接下來我們可以探討下股指期貨又是怎么回事呢?
股指的形成已經(jīng)講過了,是所選取的股票的股價的加權數(shù)。而股指期貨,則是以股指作為標的的期貨合約。
而它跟一般期貨市場最大的一點不同,在于它雖然有交割日,但沒有實物交割。
那么到了交割日交割的是什么呢?
其實就是根據(jù)當初所簽訂的交割指數(shù),與交割日當天的股指進行相減,以此來衡量買賣雙方的盈虧,如果那天的股指高于簽訂的交割指數(shù),那么買方獲勝盈利,賣方就要給相對應的資金給買方;如果反過來,則賣方獲勝,買方就要給錢給賣方。
這個交割方式稱之為“現(xiàn)金交割”。
是的,股指期貨,其本質(zhì)就是純粹的賭博。
這時作為散戶的你,可能以為這有利于散戶,畢竟不用準備實物。但其實這反而更有利于機構收割散戶。
——至于具體怎么做到,我們會在后面詳細解讀。
接下來,我們開始探討最后一塊、亦是最重要的拼圖——期權市場。
理解了它,你就可以為下一步理解對沖基金是如何盈利的做準備。
三、期權
期權在百度與教材上的定義是這樣:
期權是一種權利,一個期權合約必須有買方與賣方,期權的買入方(也就是期權持有方、亦稱權利方),有權以事先約定的價格(執(zhí)行價格或行權價)在未來約定的時間向期權的賣出方(亦稱義務方)買入或賣出某個資產(chǎn),而期權的買入方可以選擇行使權利(下面簡稱行權),亦可以選擇放棄這個權利不去執(zhí)行(簡稱放棄行權),但期權的賣出方不能自己選擇,他只能順從期權買入方。
而期權合約又分為看漲期權(認購期權)與看跌期權(認沽期權),看漲期權的買入方就是以約定價格在約定時間向期權賣出方買入某個資產(chǎn);看跌期權的買入方就是以約定價格在約定時間向期權賣出方賣出某個資產(chǎn)。
以上這兩段基本上講完了期權市場最基本的設定。其實上面每個字都是對的,然而卻離真正理解期權市場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例如不少人困惑的點在于,這樣看的話,期權的買入方豈不是很香,看上去貌似沒有任何風險啊,如果是看漲期權,那么買入方可以根據(jù)期權標的的資產(chǎn)的市場價來做出決策,如果期權到期日的時候此類資產(chǎn)的市場價高于期權合約里約定的價格,那他肯定選擇行權,如果市場價低于期權合約里約定的價格,他可以放棄行權,畢竟這時候直接去市場上買更劃算啊。
所以很多人在這里就懵逼了,明明這么香這么無風險,為什么說期權市場的風險比期貨市場還大呢?
另一方面,相對期權買入方的有限風險,期權賣出方的風險可是無限的,因為到時候不管期權標的資產(chǎn)的市場價漲到什么地步,他都必須要以約定的價格滿足買入方的行權。
那為什么有人愿意去做期權賣出方呢?那些人是傻子嗎?
因為期權賣出方可不是一點好處都不拿的,你要人家滿足你這個權利,那必須得有報酬人家才肯干啊,這個報酬就是“合約價格”,一開始就支付給期權賣出方的,亦可以視為這個期權的賣出價格——這是整個期權市場最重要的概念。
所以,名義上講,期權的買入方是虧損有上限(虧損上限就是他買入合約支付的價格),收益無上限。(但如果你認為這樣就意味著風險有限就大錯特錯了)
而期權的賣出方是收益有上限(就是他賣出合約收獲的價格),虧損無上限。(但并不意味著他的風險一定比買入方高,后面會解釋)。
那么,期權市場投機的對象是什么呢?說直白些,賭的是什么呢?
其實賭的就是這個合約價格,也就是這樣的一種權利值多少錢?你要出多少錢才能讓有人愿意做義務方滿足你的這個權利?
期權合約里,標的資產(chǎn)、行權日期、執(zhí)行價格都是固定不變的,我們稱之為固定參數(shù)。
而唯有合約價格,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它是期權市場唯一的變量,正是這個變量決定了期權買賣雙方的盈虧。
就用直白點的話講,現(xiàn)在約定一噸玉米以3000元的價格在2023年1月份交割,行權方、也就是期權買入方有行權與放棄行權的自由,那么期權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愿意收多高的合約價格,才會簽訂這樣的合約呢?
由市場決定,采取的是跟股市與期貨同樣的撮合成交方式,我們看到的期權分時走勢,實際上就是每一分鐘成交的最新的合約價格連成的線。
直接上圖:
上面畫橫線的地方,玉米2301,意思是行權日期是在2023年1月份。
下面畫橫線的地方,就是玉米2301下面的其中一個執(zhí)行價格為3000元的期權合約的最新行情,畫圈的地方就是這個合約的最新合約價格,是20元,也可以說這樣的期權現(xiàn)在市場價是20元。(其中買入、賣出,可以就類似股票市場的掛買單與掛賣單)
然后我們點擊這個合約進去,就能看到過去到現(xiàn)在每一分鐘的最新合約價格連成的分時走勢:
看到左上角 c2301-C-3000沒?這就是這個合約的簡稱,里面可看到所有的固定參數(shù),c2301就是約定2023年1月份交割玉米(其中c就是玉米的簡稱,跟國內(nèi)期貨市場一樣);中間的大寫C指的是這是一個看漲期權(認購期權),如果是看跌期權(認沽期權)則中間的是個大寫字母P;3000就是執(zhí)行價格為3000元的意思。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 c2301-C-3000合約的最新價格為20元。
這20元是由期權的買入方與賣出方共同決定的。
(需要說明的是,國內(nèi)大宗商品期權,其實是期貨期權,而不是實物期權,也就是實際標的是期貨,例如這個c2301-C-3000,實際上標的是玉米期貨c2301,并且這個期權是美式期權,美式期權的意思是權利方可以在到期日前任意一天行權,而一旦行權,實際上就是轉換為權利方與義務方簽訂一份交割價為3000元的c2301玉米期貨合約,這時候會按期貨市場最新行情來計算雙方盈虧。但為了方便新人理解,下文會看為這個其實是實物期權)
顯然,期權的買入方,也就是權利方,他肯定是看漲未來玉米的價格,才會愿意出20元買這樣的合約。
而期權的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他肯定是覺得未來玉米不會再漲,才會愿意賣出這樣的合約,成為義務方賺取那20元。
所以如果你看漲未來玉米價格,在期權市場里有兩種做多的方式,一種是買入看漲期權,成為權利方;另一種是賣出看跌期權,成為義務方。
同樣的,如果你看跌未來玉米價格,在期權市場也有兩種做空的方式,一種是買入看跌期權,成為權利方;另一種是賣出看漲期權,成為義務方。
而期權合約的價格走勢,就是多空雙方角力的結果,看多或看空者根據(jù)自己這樣或那樣的分析,去做出買入或賣出的決策。
跟期貨市場一樣,它是獨立于現(xiàn)貨市場之外的,理論上講它是有可能跟現(xiàn)貨市場的行情反著走的,它完全是這個市場里面做多者與做空者角力的結果。
雖說如此,現(xiàn)貨市場對期權市場的影響力非常大。
想象一下,假如玉米的現(xiàn)貨市場已經(jīng)漲到了5000元一噸,那么 c2301-C-3000這樣的合約值多少錢?肯定非常值錢,因為這個合約的執(zhí)行價格是3000元,而市場價卻去到了5000元,這時候必然有人會爭先恐后的買入這個期權認購合約,于是自然就會推高這個期權合約的價格。
作為合約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的角度,現(xiàn)在市場價都5000元了,你卻要找我簽3000元的執(zhí)行價格,可以啊,你只要給的合約價格足夠高,我就滿足你咯。
反過來,如果玉米的現(xiàn)貨市場價格跌到了2000元一噸,那么 c2301-C-3000這樣的合約值多少錢?肯定非常不值錢,作為買入方的角度,市場價都2000元了,我干嘛還去買執(zhí)行價格為3000元的合約??!要我買也可以,畢竟說不定到了2023年1月份的時候,玉米價格會反彈漲破3000元也說不定,就算這事沒發(fā)生,我也有不行權的自由,但合約價格你給我便宜點,我才會去簽。
作為合約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的角度,現(xiàn)在市場價都2000元了,哪還有傻子去買執(zhí)行價格為3000元的期權啊,所以這期權價格多低我都愿意賣,不賺白不賺。于是必然有大量人愿意賣出這樣的合約成為義務方,于是自然這個期權合約的價格不斷走低。
至于合約價格會被推高或壓低到怎樣的價格區(qū)間,我們放到后面談。
現(xiàn)在來談談,為什么說期權市場是風險最大的市場?按道理,不管期權價格、也就是行權費怎么變動,都不影響已經(jīng)簽訂合約的雙方,都是買方虧損有上限收益無上限,賣方收益有上限虧損無上限。
那么期權合約價格的變動,是如何帶來買賣雙方的浮盈浮虧的?
這里就要引入“平倉”的概念,是的,就是跟期貨市場類似,就是買賣雙方在合約還沒到執(zhí)行日期的時候,選擇提前離場的一種操作。
是如何實現(xiàn)平倉的?
這要回到期權市場剛誕生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現(xiàn)在的統(tǒng)一結算系統(tǒng),那時候的人們是如何平倉離場呢?
先說期權的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如果你作為 c2301-C-3000期權的賣出方,什么情況下對你有利呢?
就是c2301-C-3000期權合約價格不斷走低的情況對你有利。
你原本是20元一手賣出這個期權合約成為義務方,現(xiàn)在因為玉米現(xiàn)貨市場價格下滑,大家對玉米未來的價格預期普遍呈現(xiàn)悲觀,導致 c2301-C-3000期權合約價格不斷下滑,假設下滑到10元。
你作為義務方,就會想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提前鎖定利潤?
你只需這么操作,你可以以現(xiàn)價10元的價格買入同樣手數(shù)的c2301-C-3000期權合約,現(xiàn)在你成為了權利方。
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利潤被鎖定了,因為不管玉米現(xiàn)貨價格如何變動,你只需要在合約執(zhí)行日期的時候,先是作為權利方行權,以3000元一噸的執(zhí)行價格向你的義務方買入玉米,然后拿著這些玉米,去到你的權利方,同樣以3000元一噸的執(zhí)行價格賣給他。
而你的利潤,就是期權合約價格1手20元-10元的差價。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凈賺了1000元。于是你在無需準備任何貨物的情況下,空手套白狼了1000元。
然后你會想到一種更騷的操作,那就是你無需等到執(zhí)行日期,你可以提前鎖定利潤套現(xiàn)離場,提前擺脫這樣的義務。
你只需這么操作,你同樣以現(xiàn)價10元的價格買入同樣手數(shù)的c2301-C-3000期權合約,現(xiàn)在你成為了權利方,只不過你跑到準備跟你簽訂合約的賣出方那跟他說:“你不需要滿足我,恰好我之前跟另外一個人簽訂了同樣的c2301-C-3000期權合約,我是那人的義務方,現(xiàn)在由你來做那個人的義務方,他到時候行權的時候你滿足他就好,就算是滿足了我,你對我的義務就算完成了,怎樣?這合約簽不?”
而對方也答應并與你簽訂合約了,畢竟對于他來說,不管是做你還是做另外一個人的義務方,沒有任何區(qū)別。
于是整個過程,可以看成是你最初以20元一手的價格賣出期權合約成為義務方,然后以10元一手的價格把這義務轉給另外一個人去承擔,你擺脫了這個義務,并且賺取了每手10元的差價,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凈賺了1000元。
這就是“平倉”,跟期貨市場類似,通過相反的操作來對沖掉原來的合約,這時候手上沒有任何合約了。
上面講的是作為期權合約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的止盈平倉。止損平倉也是類似,我就不多說了,你可以自己去推演下。
現(xiàn)在講講期權合約的買入方、也就是權利方,是如何平倉離場的。
很多新人,還有一些院校教授專家會犯這樣的錯誤,就是把期權買入方的平倉等同于行權,這是大錯特錯的。
平倉≠行權。
認購期權的行權,意味著權利方要準備好現(xiàn)金去執(zhí)行買這批貨。
但平倉是讓你提前離場,其過程跟上面的期權合約賣出方、也就是義務方的平倉類似。
你作為 c2301-C-3000期權合約的買入方、也就是權利方,什么情況下對你有利呢?
就是c2301-C-3000期權合約價格上漲的情況,對你有利。
假設你原先簽訂的c2301-C-3000期權合約價格是20元,現(xiàn)在漲到了30元,你如何提前鎖定利潤呢?
你只需這么操作,你可以以現(xiàn)價30元的價格賣出同樣手數(shù)的c2301-C-3000期權合約,現(xiàn)在你成為了義務方。
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利潤被鎖定了,因為不管玉米現(xiàn)貨價格如何變動,你只需要在合約執(zhí)行日期的時候,先是作為權利方行權,以3000元一噸的執(zhí)行價格向你的義務方買入玉米,然后拿著這些玉米,去到你的權利方,同樣以3000元一噸的執(zhí)行價格賣給他。
而你的利潤,就是期權合約價格1手30元-20元的差價。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凈賺了1000元。于是你在無需準備任何現(xiàn)金的情況下,空手套白狼了1000元。
然后你會想到一種更騷的操作,那就是你無需等到執(zhí)行日期,你可以提前鎖定利潤套現(xiàn)離場,提前擺脫這樣的義務。
你只需這么操作,你同樣以現(xiàn)價30元的價格賣出同樣手數(shù)的c2301-C-3000期權合約,現(xiàn)在你成為了義務方,只不過你跑到準備跟你簽訂合約的買入方那跟他說:“之前有個大聰明賣了同樣這個期權合約給我,我是那人的權利方,我把這個權利轉讓給你,你想行權的話找他就好,這樣我就算履行了我的義務了。怎樣?這合約簽不?”
而對方也答應并與你簽訂合約了,畢竟對于他來說,不管是做你還是做另外一個人的權利方,沒有任何區(qū)別。
于是整個過程,可以看成是你最初以20元一手的價格買入期權合約成為權利方,然后以30元一手的價格把這權利轉給另外一個人,你轉讓了權利,并且賺取了每手10元的差價,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凈賺了1000元。
跟上面一樣,通過相反的操作來對沖掉原來的合約,這時候手上沒有任何合約了。
期權市場發(fā)展到了今天,實現(xiàn)了電子化統(tǒng)一平臺統(tǒng)一管理。你不需要像上面的時候那樣找到你的對手盤跟他談,平臺會幫你撮合成交,你無需去見面。
認沽期權(看跌期權)的買賣雙方平倉原理跟上面一樣,我就不重復了,讀者們可以自己去推演下。
總之記住,不管是認購期權還是認沽期權,都是期權合約價格上漲的話買方(權利方)浮盈,賣方(義務方)浮虧;如果期權合約價格下跌,買方(權利方)浮虧,賣方(義務方)浮盈。
好了,回到一開始提到的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期權市場風險大,甚至比期貨市場還大?
從上面可以看出,期權市場是“期權合約費”交易,那么就會有投機者并不想做實物買賣,就是沖著那期權合約價格浮動帶來的平倉利潤。于是,就可以用少量的合約費,撬動數(shù)十倍甚至上百倍價值的交易,而享受到的浮盈與浮虧是按照這價值于數(shù)十倍甚至上百倍期權合約費的標的資產(chǎn)的價格變動來計算,所以期權市場投機就是個高杠桿投機。
那么杠桿有多高呢?想象一下,假如現(xiàn)在玉米期權c2301-C-3000的價格是20元,而現(xiàn)在玉米的價格是3000元一噸。假如后面玉米漲價到3300元一噸,那么期權價格會怎樣變動?
作為玉米的買方,會想到可以先買玉米期權,按行權價格3000元買到一噸玉米后,再去現(xiàn)貨市場以3300元賣出,凈賺280元(扣去20元期權合約費)。也就是說,當現(xiàn)貨市場價去到3300元的時候,這樣的一個期權合約能給他帶來300元的現(xiàn)金流入。
那就意味著,這時候c2301-C-3000的合約價格會漲到不會低于300元,因為如果低于300元,必然有人會通過上述方法賺取差價,于是推高其合約價格,使套利空間壓縮到極致。
所以你瞧,只需要初始資金20元,當玉米一噸市場價漲10%的時候,其合約價格漲了15倍,150倍的杠桿。
并且這個杠桿率,是隨著合約價格變動而變動的,合約價格越低,杠桿率越高(如果你研究更深入的話,即使你買了一個合約,當去到不同的價格區(qū)間,杠桿率也會不一樣)。這就是跟期貨市場不同的地方,期貨市場是固定杠桿,期權市場則是在不停變化。
那為什么說即使作為權利方,也不能說風險有限呢?因為作為投機者,所付出的合約費就是他的本金,假如標的市場價一直到最后行權日,還是保持原價,那么其合約價格就會清0,那么就相當于一次爆倉。
為什么如果標的價格直到最后行權日都不波動,合約價格就會為0呢?很簡單,既然市場價都是這個價格了,我干嘛還要買這個明天就到期的期權呢,直接去現(xiàn)貨市場買不好嗎?
——這時候就要引出時間價值的概念??梢哉f時間是義務方的盟友,隨著時間的推移,期權合約價值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間價值會不斷減少,從而有一股力在壓縮其合約價格。而權利方則是要對抗這股力。所以很難說做義務方就一定不如權利方。
后簡單說說股指期權。
跟股指期貨類似,采取的交割也是現(xiàn)金交割。
當?shù)搅诵袡嗳?,如果是看漲期權,其股指高于執(zhí)行指數(shù)價格,那么權利方可以選擇行權,行權方式就是義務方按照現(xiàn)在股指與執(zhí)行指數(shù)的差價補回給權利方。
如果是看跌期權,則相反。
以上三大塊內(nèi)容,基本講完了,能看到這里的小伙伴,如果你完全理解了以上內(nèi)容,那么你對整個金融學的認知打下堅實的基礎了。
接下來,就到了相信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頂層對沖基金是如何通過在這三大市場對沖交易來處于不敗地位去收割散戶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