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無論歷史上,還是影視劇演繹著,皇子們之間的儲君斗爭屢見不鮮,康熙年間,黨派之間斗爭更是激烈,其中“九子奪嫡”最為激烈,所以康熙帝晚年一直都在惶恐中度過,也沉痛于奪嫡事件中。

康熙皇帝共有24個兒子,他們雖然貴為皇子,但絕大部分最終下場非常凄涼,康熙帝駕崩時,有五位尚未成年的兒子,幸運地躲過了這一政治漩渦,最大的皇二十子胤祎,也才16歲,最小的皇二十四子胤祕,當(dāng)時才6歲,所以這些沒有參與皇位之爭,下場都算比較好。

奪嫡的九位皇子,他們并不是每個人都想當(dāng)皇帝,而是各找山頭派系林立,真正對皇位有欲望之心的,除了可憐的太子二阿哥外、還有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剩下的阿哥都是各忠其主。

那我們來盤點一下,參與“奪嫡”的九位皇子的結(jié)局是如何的?

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結(jié)局

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結(jié)局

都知道,九子奪嫡,最終胤禛脫穎而出,繼承了皇位,而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鐵桿兄弟,自然也跟著沾光,不過雍正一生有兩個謎團,一個是繼位之謎,另一個是死之謎,對于這兩個謎團,眾說紛紜。

不過從性情上看,雍正是清代歷史上一位極為有趣的皇帝,因繼承皇位遭普遍的懷疑,還專門撰寫《大義覺迷錄》進行辯白。眾所周知,雍正到了不惑之年才有機會當(dāng)皇帝的,因而工作異常的勤奮,也是清朝最勤政的帝王,因為雍正對康熙晚年的官場腐敗,政治弊端,看得很清楚。

所以雍正一上臺,就下定決心大刀闊斧整治康熙晚年留下的隱患,整頓吏治,打擊腐敗,并且全面的改革了體系。但是英雄遲暮力不從心了,雍正在位只有13年,58歲就駕崩了,有的說可能過于勤政,勞累過度,又或者身體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吃藥過多,導(dǎo)致雍正帝不長壽的原因,所以他的兒子弘歷年紀(jì)輕輕就繼承皇位了,也就是自詡“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

而十三阿哥胤祥年少的時候,曾代父去泰山祭天,很受康熙的寵愛,據(jù)說十三阿哥“詩文翰墨,皆工敏清新”文的也來,武的也不賴,“精于騎射,發(fā)必命中,馳驟如飛……”,據(jù)說,胤祥還獵獲過一只老虎,典型的文武全才。

不過在一廢太子時,十三阿哥受到了牽連,也因此退出政治舞臺,但也有說法,他為了保全胤禛而獲罪的,所以雍正繼位后,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對這個弟弟非常關(guān)照,不僅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wù),后來還加封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但十三阿哥的身子不怎么好,當(dāng)時得了一種病,不能勞 累,容易復(fù)發(fā)。但固然因其的病,在雍正八年胤祥就去世,終年44歲。死后,雍正對他評價有八個字“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并賜溢號“賢”。

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的下場

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的下場

大阿哥胤禔,生母為惠妃納蘭氏,雖說是康熙長子,但是庶出,惠妃雖不出名,但她的哥哥明珠和侄子納蘭容若都很有名,明珠曾力主撤藩滅掉吳三桂,不過大阿哥既不像康熙的文韜武略,也沒有他舅舅工于心計。

大阿哥早年很得寵,立過赫赫戰(zhàn)功,但大阿哥胤禔智商情商都欠佳,可以說非常愚蠢,為了登上皇位鬼迷心竅,用魘鎮(zhèn)來詛咒太子胤礽,甚至說替父拭子之類的話,讓康熙非常痛心,最后在三弟胤祉的揭發(fā)下,康熙覺得這兒子已經(jīng)喪心病狂,無藥可救,便將其終身囚禁,死于雍正十二年,終年63歲。

太子胤礽,生母是索尼孫女赫舍里,在生產(chǎn)時恰逢吳三桂叛亂,因受了驚嚇,導(dǎo)致難產(chǎn)而死,而康熙與赫舍里感情非常深厚,為了彌補發(fā)妻,便對這個兒子疼愛有加,在胤礽不足兩歲的時候,便將他立為太子。

胤礽也曾親自坐京監(jiān)國,表現(xiàn)可圈可點,康熙表示也非常滿意,但時間久了,其他兄弟虎視眈眈,所以太子開始不甘心手中權(quán)力,多次有怨言,而皇帝又害怕被奪權(quán),于是父子二人矛盾日益激化,這也是太子第一次被廢的原因。

但康熙對胤礽的感情深厚,說胤礽迷失心性,是因為大阿哥魘鎮(zhèn)的詛咒導(dǎo)致,所以第二年又復(fù)立了他的太子之位,不過胤礽經(jīng)過一次廢黜后,非但沒有吸取教訓(xùn),反而集結(jié)黨羽。這下康熙徹底寒心,在康熙五十一年時,再次廢黜太子之位,永久圈禁而死,終年五十一歲。

三阿哥胤祉也逃不過圈禁的下場

三阿哥胤祉也逃不過圈禁的下場

三阿哥胤祉是研究學(xué)派,跟胤礽關(guān)系不錯,還是個文武雙全的皇子,并且對康熙十分孝順,康熙對他的才華頗有欣賞,他聚集一些知名度高的文人,諸如陳夢雷、李鈸、方苞合力編書,當(dāng)時三阿哥胤祉在清流中是頗有影響力的人。

康熙的確很喜歡這個有才華的兒子,他又很孝順,所以經(jīng)常到他園子里逛,覺得可以在那里共享天倫之樂。不過三阿哥似乎也因有爭奪之心,還請過方人替他算命,他的門人曾經(jīng)四處活動,聯(lián)絡(luò)黨羽,但后來他認(rèn)清形勢比較早,早早就放棄了奪嫡之心,專心研究學(xué)問。

康熙朝的時候,三阿哥胤祉已經(jīng)是親王了,妥妥的是個富貴王爺。但到雍正繼位后,這個哥哥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先是被雍正派去遵化給康熙守陵,后來又因舉報受賄,加之因為十三阿哥胤祥的葬禮上,表現(xiàn)的不夠哀傷而被雍正削爵,所以他也逃不過圈禁的打擊,于是郁郁而終,享年55歲。

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悲慘下場

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悲慘下場

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是康熙從辛者庫里發(fā)掘出來的美人,出身較微賤,在清朝,都是子憑母貴,八阿哥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已經(jīng)輸在起跑線上了,但八阿哥確實挺有本事,后來生母良妃還因為他的爭氣,得以晉升了妃位呢。

八阿哥是個很有才華的皇子,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跟著八阿哥,就連康熙的哥哥福全都夸胤禩“心性好,不務(wù)矜夸”,甚至在朝堂上下交口稱贊,稱之“八賢王”。

但是康熙始終不看好八阿哥,八阿哥相對四阿哥來說,太過于出風(fēng)頭了,奪嫡的鋒芒早早暴露老爹面前,康熙連最心愛的兒子胤礽權(quán)力過甚,都心存不滿,更何況一直不看好的兒子呢。后來八阿哥還請人算命,言其貴不可言,康熙知道后十分惱怒,并削去八阿哥爵位,因此八阿哥徹底失去了奪皇位的希望。

雍正繼位后,為了穩(wěn)固地位,晉封八阿哥為和碩廉親王,這期間八阿哥倒是沒有興風(fēng)作浪,還沒過上幾年,反而因種種欲加之罪,就被雍正削爵圈禁,并削除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據(jù)說胤禩圈禁期間瘦如柴骨,最終死于雍正四年,享年四十五歲。

九阿哥胤禟,是一個很有語言天賦的皇子,喜好西學(xué),自學(xué)多種外語,有俄語、英語等,生母是郭絡(luò)鑲黃旗宜妃,康熙寵妃的之一,康熙對這個兒子也特別喜愛,畢竟子憑母貴嘛。

九阿哥為人重情重義,對八阿哥這個哥哥很忠實,忠實到他隨身攜帶毒藥,萬一遇到事情不妙,他就會以服藥而死,絕不會出賣八阿哥。雍正繼位后,被雍正發(fā)配到西北,目的是讓年羹堯看管他,不讓他跟八阿哥聯(lián)絡(luò)。

但九阿哥很執(zhí)著,鐵了心跟雍正斗到底,他用西洋文制作密碼,跟自己的兒子偷偷保持聯(lián)系,互通信息,但被雍正發(fā)現(xiàn)了后,視他為眼中釘,對這個弟弟恨之入骨,所以胤禟的命運很是悲慘,被雍正枷鎖囚禁折磨,改名為“塞思黑”,帶有侮辱之意,最后死于雍正四年,比八阿哥胤禩要早死一個月,終年四十三歲。

十阿哥胤?和十四阿哥胤禵得到自由

十阿哥胤?和十四阿哥胤禵得到自由

十阿哥胤?生母,來歷不凡,是個皇貴妃,大臣遏必隆的小女兒,溫僖貴妃鈕祜祿氏,不過死的比較早??滴醯膬鹤觽€個都很優(yōu)秀,很明顯,十阿哥顯得比較大條,笨笨的,所以康熙比較喜歡他這個笨笨兒子,在十阿哥27歲時被封為敦郡王,地位遠(yuǎn)高于八阿哥和九阿哥。

雍正繼位后,十阿哥與胤禩交好,之前處處和胤禛作對,所以雍正對這個弟弟下手最早,雍正下令讓十阿哥護送哲布尊丹呼圖克圖靈龕回漠北,但走到張家口時,就稱病在那里長居了。

所以雍正將其圈禁革爵,十阿哥人傻有福氣,竟然熬死了雍正,到乾隆第二年得到自由,乾隆六年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晚年,胤禵比較受康熙寵愛,早間也是站八阿哥那邊的,后來八阿哥徹底出局后,自己也有小心思,有當(dāng)皇帝想法,十四阿哥雖和雍正一母同胞,但是他們并不合,是對立面的,不過他們兄弟之間相比之下,十四阿哥征戰(zhàn)沙場可以,但當(dāng)一國之君就不合適了??滴跷迨哪?,康熙封他為“大將軍王”,掛帥出征西藏平叛。

雍正繼位后,親弟弟胤禵雖然也遭受了打擊,在雍正三年,被降為貝子,但畢竟是親弟弟,雍正也不至于把他整死,于是便被打發(fā)他去守皇陵,胤禵雖郁郁不得志,但日子過得還比較舒坦,比起其他政敵的那些兄弟要好很多。

乾隆繼位后,便恢復(fù)了自由,十四阿哥也算是長壽的,活到乾隆二十年病逝,享年六十七歲。

結(jié)語

結(jié)語

康熙的兒子眾多,皇位僅有一個,都身為皇帝兒子,有著繼承權(quán),誰都想搏一搏,因此造就了奪嫡之爭,這也是康熙生涯的一大敗筆,兒子們幾十年的明爭暗斗,終究有曲落人散之時,病死的病死,圈禁的圈禁,郁郁寡歡而死的,被折磨致死的,結(jié)局很是悲慘,當(dāng)然,也有幸運重獲自由的,不得不說,最無情是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