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舉行的全軍授銜儀式上,在被評定為副兵團級的42位干部中,有19位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有22位被授予中將軍銜,只有一位將領比較特殊,僅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就是賀晉年,謝子長的接班人、西北紅軍的功勛將領,四野虎將。
賀晉年,陜西省安定縣(今陜西子長縣)人,與西北紅軍的奠基人謝子長是同鄉(xiāng)。學生時代的賀晉年,視謝子長為自己的偶像。當時謝子長在安定縣擔任團總,在當?shù)劓?zhèn)壓土豪劣紳,并在暗地里從事革命活動,被當?shù)厝朔Q為“謝青天”。在謝子長的影響下,賀晉年思想進步,很早就跟隨謝子長鬧革命了,并在年僅十七歲時就入了黨。加入組織后,賀晉年早期主要從事兵運工作,擔任我黨的安定北區(qū)區(qū)委書記。
隨后,賀晉年參加了西北地區(qū)的靖遠起義、清澗、渭華起義等一系列起義,與劉志丹、謝子長等人一起,成為了西北紅軍、陜甘寧革命根據(jù)地的奠基人。紅15軍團成立時,賀晉年擔任紅81師師長。紅81師恢復番號為紅27軍時,賀晉年榮升軍長。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就升到了軍長,從這個時期的職務來看,賀晉年甚至有被授予大將的資格。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賀晉年的最高職務是晉綏聯(lián)防軍警備第三旅旅長,依然保持著很高的資歷。到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賀晉年依然沒有落后,擔任過東北民主聯(lián)軍11縱司令員、第四野戰(zhàn)軍第48軍軍長、第15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1952年評定軍銜時,賀晉年被評定為副兵團級。
作為副兵團級干部,再加上紅軍時期超高的資歷,公道地說,賀晉年授中將都太低了,上將才是合理的。但是到了1955年評定軍銜時,賀晉年的軍銜最初僅僅是大校。這個事情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賀老總親自找到彭老總查證,彭老總聞訊也是非常不理解,他找到朱老總,詢問緣由。朱老總對這個情況也是難以接受,便找到主席詢問緣由。
主席聽說賀晉年要授大校后,也是非常不理解,他說道:大校實在太低了,賀晉年起碼也得是個少將啊。就這樣,賀晉年最終被提升一級,授予了少將軍銜。
賀晉年的少將軍銜實在是太低了,低得有點離譜了,賀晉年作為西北紅軍的奠基人之一,在紅軍時期就做到紅27軍軍長了,當時他的搭檔是王平政委,王平在1955年的授銜中,被授予上將軍銜,和賀晉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解放戰(zhàn)爭時期,賀晉年擔任東野第11縱司令員時,11縱的副司令是周仁杰,周仁杰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自己的下屬是中將,自己卻是少將,賀晉年的軍銜,屬實太低了。
賀晉年不僅有著極高的資歷,而且軍事能力非常出眾,是第四野戰(zhàn)軍的一員虎將,那么究竟為何賀晉年的軍銜會如此之低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賀晉年出身于西北軍系統(tǒng),授銜時要考慮各個系統(tǒng)的平衡性。在上將軍銜中,由于名額所限,早期三大根據(jù)地之一的湘鄂西蘇區(qū),也只有賀炳炎一位將領入圍,而作為比湘鄂西規(guī)模小得多的西北紅軍,原則上也差不多只會授予一位上將了,當時作為西北紅軍代表進入上將名單的是閻紅彥將軍,所以,賀晉年的上將資格就很難了。
第二,賀晉年是第四野戰(zhàn)軍的一員虎將,第四野戰(zhàn)軍戰(zhàn)績輝煌,賀晉年也是戰(zhàn)功赫赫。但是四野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是名將如云了。在當時的東北野戰(zhàn)軍中,已經產生了林帥、羅帥兩位元帥,黃克誠、肖勁光、譚政三位大將,上將更是多達19人,在這種情況下,四野的將領本身的軍銜就會相應的降低。
比如說當時的準兵團級干部,在四野擔任過縱隊司令的段蘇權將軍,也僅僅是少將軍銜,四野另一位戰(zhàn)功赫赫的虎將,同樣擔任過縱隊司令的鐘偉將軍,也僅僅是少將軍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賀晉年的軍銜過低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縱然如此,但賀晉年如果真的授予大校的話,確實是不太合適,最后主席做出了很好的安排,將賀晉年提升為少將,同時享受中將的待遇,薪水按中將級別發(fā),賀晉年的弟弟賀吉祥也被授予少將,后來,賀晉年之子也做到了少將,一門三少將,絕對是光耀門楣了。
賀晉年將軍是西北紅軍杰出的將領,傳承了謝子長將軍的革命精神,同時,賀晉年還是東野的一員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雖然他的軍銜不高,但他的戰(zhàn)功足以彪炳史冊了。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xù)關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