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力部落:專屬汽車人的技術(shù)交流與服務社區(qū)!
作者:猿大嘴(尾生常談) 編輯:猿東東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最近,特斯拉老板馬斯克在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的一句話頗有深意,連上帝都覺得這老錢的算盤聲,隔著九重天都聽到了。
馬斯克的原話是:中國車企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車企,如果歐美的汽車企業(yè)沒有設立貿(mào)易壁壘的話,中國汽車企業(yè)早就擊潰全球大部分的車企了。
省流版:無貿(mào)易壁壘,中國車企能干掉世界大部分車企。
看到馬斯克這樣說,估計很多人感動得一塌糊涂,總算有個明白的歪果仁了。但回想數(shù)年前他嘲笑比亞迪“比亞迪也能成為我的對手?”時的嘴臉,就讓人覺得這歪果仁前倨后恭的樣子實在大有可疑。
事實上,用一個樸素的常識來解釋馬斯克的行為就是——一切不過利益驅(qū)使罷了。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首先,中國是特斯拉起死回生的救命恩人,馬斯克對中國“頗有好感”,這一點毋庸置疑。
眾所周知,特斯拉能成為全球第一市值車企,轉(zhuǎn)折點源于2018年與中國上海的那起“百億豪賭”,數(shù)年后回過頭來看,這步棋對雙方來說,都走得高明至極。
彼時,也就是2018年,特斯拉正被“產(chǎn)能地獄”吞噬落入谷底,而美國車企不但沒有伸出援手,反而冷嘲熱諷,前通用汽車副總裁鮑勃.盧茨就不無興致地說,“我完全堅信特斯拉將破產(chǎn)”,其他美國車企也大都隔岸觀火,等著看特斯拉的笑話。
反倒是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上海伸出了援手——用“獨立控股、貸款支持、政策扶持”等國產(chǎn)車企都求而不得的前所未有的高級待遇,引進特斯拉,啟動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待遇之高,別的不說,就單單“市場價一成價格拿地,185億元貸款,年化利率低至3.9%”這一條就該讓馬斯克感恩戴德。
事實上,上海也用“短短9個月搞定特斯拉上海工廠”的中國效率證明了馬斯克此次豪賭的大獲成功。要知道,同類型的特斯拉歐洲工廠,前后經(jīng)歷了4年,才算投產(chǎn)。
孰是孰非,誰是救命稻草,哪個是特斯拉的搖錢樹,一目了然。在這個過程中,馬斯克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鏈崛起的事實和恐怖實力,所以他說中國車企具有全球競爭力,是由衷之言,也有知遇之恩的好感成分。
第二點,中國已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特斯拉需要中國,需要中國市場,依賴中國市場,馬斯克自己當然也知道,他在中國有巨大的生意要繼續(xù)做,這樣就不難理解他為何猛夸中國汽車了。
有一個事實不得不承認,就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的建立,是個雙贏局面。對于國內(nèi)的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鏈來說,特斯拉的輻射作用很是明顯,而上海市與特斯拉合作的要求——要求特斯拉實現(xiàn)100%的零部件國產(chǎn)化,這步棋走的也的確精妙。
雖然受限于部分核心芯片只能進口,導致特斯拉目前的國產(chǎn)化率只有95%,但是也足以讓國內(nèi)的一眾新能源零部件廠商——寧德時代、旭升股份、拓普集團、三花智控、中科三環(huán)等成為了特斯拉的核心供應商,逐漸成長了起來。
這一點,極其關(guān)鍵!燃油車時代的國外汽車產(chǎn)業(yè)為什么這么強大,幾乎不可戰(zhàn)勝?問題的根本不是因為有大眾、豐田、BBA這樣的汽車品牌,而是因為燃油車時代的供應鏈幾乎牢牢掌握在國外企業(yè)手中,因此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專利壁壘,如博世、愛信、電裝、舍弗勒等供應鏈巨頭,幾乎決定了全球燃油車的發(fā)展方向和市場格局。而在新能源時代,輪到國內(nèi)供應鏈企業(yè)當家做主了,因為在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供應鏈方面,中國是目前最完整、整體技術(shù)實力最強的,如今的話語權(quán)掌握在我們手中。
目前,要說中國已經(jīng)形成了從上游鋰礦等原材料采選,到動力電池制造,以及智能駕駛、操作系統(tǒng)、芯片,再到整車制造方面的全要素、全環(huán)節(jié)領(lǐng)先,毫不為過。
正是在這個龐大、高效的產(chǎn)業(yè)鏈支持下,2022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2023年更是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爸袊嚻髾M掃全球市場”已然是事實。
對馬斯克來說,承認這個事實,何樂而不為?更何況,中國市場仍然是特斯拉目前最大的汽車市場——雖然2023年在華180多萬的銷量沒有達到馬斯克200萬輛的目標,相比比亞迪300多萬的銷量也有一大段距離,但要知道其在美國本土的銷量也不過才65萬輛多一點。
顯然,中國市場仍然是特斯拉的搖錢樹。
第三點,特斯拉2024年開年表現(xiàn)不佳,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你看——雖然我考試成績不行,但是態(tài)度良好立場端正,該買特斯拉的還是來買特斯拉吧,不要讓我這一年太難堪。
近日,理想一直搗鼓的新勢力最新銷量“周榜”數(shù)據(jù)顯示,1月份前三周銷量,問界、理想、深藍等品牌霸榜,沒有特斯拉的影子……即便在更權(quán)威的新能源車排行榜上,比亞迪、五菱、問界、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也是特斯拉繞不開的攔路虎,特斯拉的銷量仍然被甩開一截。
在各大造車新勢力的新能源攻勢下,特斯拉在華表現(xiàn)不復榮光,終于頂不住了,銷量上節(jié)節(jié)敗退。
價格上似乎也不能同日而語。去年9月份新款Model 3上市時,配置還極其簡陋,但卻賣到了26萬+,彼時,特斯拉還是“不考慮國產(chǎn)車,只考慮洋品牌,然后又要買新能源車”人的不二之選。這可以理解,入華之時,特斯拉風頭正盛,銷量與比亞迪一時瑜亮,而今卻跌到了前十級別。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產(chǎn)品力跟不上了。畢竟,F(xiàn)SD遲遲無法入華,“毛坯”內(nèi)飾這些老問題也遲遲沒有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光靠情懷苦撐,確實不是長遠之計。
馬斯克自然清楚問題所在,他也知道,除了給Model 3入門版和長續(xù)航版分別降價1.55萬和1.15萬外,其他車型的降價或再次降價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
效果不知如何,馬斯克想起來要雙管齊下——這時表表態(tài)度擺擺立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四點,馬斯克的話,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歐美日韓國家想要保住自己的汽車產(chǎn)業(yè),就需要對中國品牌加大貿(mào)易壁壘,限制中國車在發(fā)達國家市場的銷售。
因為,中國車企的新能源車真的可以做到,全球價格最低、性能最強、性價比完勝,并且好開還黑科技——連全球市值第一的特斯拉都不是對手,歐美的奔馳、寶馬、大眾、日本豐田本田等車企豈不是更如坐針氈?
可能,馬斯克自己想想也后怕,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最卷的市場,任何一個汽車品牌能夠在中國汽車市場殺出重圍,不斷成長,那么它就具有世界級的競爭力。
而現(xiàn)在,這樣的中國汽車品牌名單,可以開出長長的一大串!
馬斯克此時內(nèi)心OS:不要再仰著你們那高貴的頭顱了啊喂,看看我這全球最大市值的車企都低頭了,你們就不要再裝了,這里雖然錢多,但人不傻!
一切,不過利益作祟。
所以,你要因此說馬斯克是目前汽車領(lǐng)域比較清醒的歪果仁,也不是不可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