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時任八路軍344旅旅長的徐海東率兵對日作戰(zhàn),最終成功殲滅敵軍500有余,并繳獲大量作戰(zhàn)裝備。然而朱德總司令卻在事后毫無留情的痛批徐海東,導致他告病休養(yǎng),這到底怎么回事?

(一)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后勤補給和單兵素質(zhì)讓人一言難盡,別說比不上日本人,就算和國民黨軍隊相比,那也是差距懸殊。

軍事素養(yǎng)絕非一日之功,想打勝仗那就得從武器和后勤上下功夫。于是戰(zhàn)爭繳獲,成了我軍改變困境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1938年5月下旬,徐州會戰(zhàn)結(jié)束后,中國軍隊對盤踞山西境內(nèi)的鬼子展開了如火如荼的反擊戰(zhàn),國民黨軍在衛(wèi)立煌的指揮下,勢如破竹,打的小日本節(jié)節(jié)敗退,此種情況下,日本火速增兵晉西南,企圖扭轉(zhuǎn)不利戰(zhàn)局。

為挫敗鬼子的囂張氣焰,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下令344旅和國民黨軍打配合,截擊日本增援部隊。徐海東受到指示后,根據(jù)以往作戰(zhàn)經(jīng)驗,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最后將截擊點選在了陽城縣町店一帶。

首先,此處距離日軍的出發(fā)地較近,只要時機把握的好就能給鬼子來個出其不意。其次,町店南北都是高山,非常適合打伏擊。確定好大方向后,戰(zhàn)前準備便工作緊鑼密鼓的展開。

7月3日下午1點,毒辣辣的太陽俯照大地,烤的空氣都扭曲變了形,日軍先頭部隊,約兩百騎兵就這樣毫無察覺的通過了八路軍伏擊圈。

緊隨其后的主力軍見沒有危險,便放松警惕,暫時停在原地稍作休息。烈日炎炎之下,只見五十多輛軍用汽車相繼熄了火,而后從上面走上大批日軍,他們中有的倚車抽煙,有的躲到樹蔭下小憩,還有的成群結(jié)隊到路邊的水洼里游泳,好不熱鬧。

彼時八路軍344旅眾戰(zhàn)士,則隱蔽在不遠處的綠林里,密切注視著鬼子們的舉動。

隨著徐海東的一聲令下,八路軍全體白刃出擊,大批正在睡覺和游泳的鬼子率先遭殃,還沒反應過來就丟了性命。

日軍長官回過神來后,立刻組織其他人馬依靠汽車或樹叢作掩護,展開反抗,由于日軍訓練有素,槍法精準,八路軍也出現(xiàn)慘重傷亡。

好在我方人數(shù)眾多,且占據(jù)地理優(yōu)勢,鬼子很難脫身。時間分分秒秒流逝,八路軍雖在不斷縮小包圍圈,卻始終無法徹底殲滅日軍,看到鬼子援兵趕來后,徐海東也不好繼續(xù)戀戰(zhàn),高聲下令部隊撤退,這時已經(jīng)到了晚上八點左右。

町店一戰(zhàn)雖有遺憾,但也收獲頗豐,最終殲滅日軍500有余,活捉4人,擊毀日軍汽車20輛,繳獲步槍900支、戰(zhàn)馬130匹、擲彈筒100具、迫擊炮23門,其他裝備、物資也數(shù)量可觀。

然而,誰都沒想到,戰(zhàn)報傳回總部后徐海東不僅沒受到表彰,反而挨了批。

朱德總司令當時親自趕到344旅,當著眾人半點不講情面的嚴厲訓斥徐海東,認為他在作戰(zhàn)指揮上存在很大問題,造成了344旅數(shù)百人的無辜犧牲。深感受挫的徐海東,事后不久便告病前往延安休養(yǎng)、學習。

那么,徐海東到底犯了什么錯誤呢?有分析認為:

第一、344旅在展開白刃沖鋒前,沒有事先利用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對日軍進行集中殺傷。如果徐海東在最開始就下令重創(chuàng)日軍的話,將士們的死傷不會那么大,日軍的反抗也不會那么激烈,屆時定能取得更大戰(zhàn)果。

第二、剛上陣就發(fā)起白刃沖鋒,不符合軍事作戰(zhàn)常理。熱兵器時代,白刃絕對不是首選,雖說八路軍當時的裝備水平較低,但也不至于如此。徐海東身為將領(lǐng),卻不講求方式方法,實在難辭其咎……。

因為身體原因,徐海東從1940年起就基本沒再擔任過一線指揮,換言之到全國解放的十多年間,他就沒指揮過任何戰(zhàn)役級別的對敵軍事斗爭。

(二)

然而在1955年授銜名單公布后,徐海東卻被評為了大將軍銜,而且還是僅次于粟裕,排名第二的將領(lǐng)。他當年曾主動要求降銜,但組織上卻拒絕說“徐海東同志,你的功勞,歷史早有公論,授予你大將軍銜非常合適?!?/strong>

徐海東早在北伐時期就已經(jīng)投身革命事業(yè),還在第四軍部隊當過排長。大革命失敗后,他就帶著1支游擊隊在湖北活動,最開始只有17個成員,到后來發(fā)展到了數(shù)千有余,而這支部隊就是后來紅25軍的前身。

長征開始后,徐海東突破國民黨重重封鎖,成功在鄂豫陜邊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為接應長征結(jié)束后的中央紅軍,立下不容置否的功勞。

中央紅軍剛到陜北時,條件非常艱苦,于是就有人建議先向紅25軍借2500元應急。徐海東的軍隊當時處境也不好,所以中央對這件事并沒抱太大希望。

但沒想到的是,徐海東直接從紅25軍僅有的7000元家底中,拿出5000給了中央,自己就留下2500元,此外他還抽調(diào)出一批輕重武器支援中央紅軍,這番舉動在當年簡直就是雪中送炭,極大的緩解了我軍的困難,以至于幾十年后,都有人對此記憶深刻,忍不住贊嘆徐海東的大度。

前面不是說徐海東告病嘛,那是1938年8月,這天他突然暈倒在地,身邊戰(zhàn)士發(fā)現(xiàn)后被嚇得不輕,中央也非常重視,當即派人將他接到延安后方,掏出部分經(jīng)費給他治病,干了那么久革命,人自然是閑不住,身體剛恢復,就堅持重返一線,組織給他安排到了新四軍,擔任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四支隊隊長。

剛上任沒多久,徐海東就在某次會議上吐了血,醫(yī)生的診斷結(jié)果是肺病復發(fā),他也因此再度返回后方修養(yǎng)。因為總是操心工作,他常常坐立不安,毛澤東得知后就發(fā)電報勸他“只管靜心養(yǎng)病,就算天塌下來你都不用管?!?/strong>徐海東看后眼圈翻紅。就這樣,一直來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

主持紅25軍戰(zhàn)史修訂過程中,徐海東再次舊疾復發(fā)大吐血,醫(yī)院方面曾一度下發(fā)病危通知書。

1955年,得知自己被擬評為大將軍銜后,他幾番推辭,并舉薦說若論功績,蕭克和王震比自己更加合適,但中央并沒有接受他的請求。

1970年,開國大將徐海東因病辭世,享年70歲。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林總在軍委治喪會議上做出五項安排:

第一、不對他做出評論;

第二、不再《人民日報》上公開許徐海東去世的消息;

第三、不送花圈;

第四、不蓋黨旗;

第五、《解放軍報》可以刊登消息,但不能附照片;

為革命事業(yè),國家解放操勞一生的徐海東同志,死后被這樣對待,很多老戰(zhàn)友、老部下都在心里為他鳴不平,但也沒有什么辦法??墒聦嵄砻饕磺袕暮喌脑岫Y,并不能抹去他的功績。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