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歐洲杯在德國激戰(zhàn)正酣,每四年一屆的歐洲杯引來了全球球迷的關注。
然而,與往屆歐洲杯朋友圈里不停刷屏、大量球迷朋友到現場觀賽的局面不同,今年的歐洲杯開賽10多天以來,我特意搜了下朋友圈動態(tài),幾千人的高質量朋友圈,卻鮮有熬夜為歐洲杯狂歡的球迷,IP在德國的現場球迷更是一個巴掌都能數過來。
頂級賽事是反映消費情況的一個重要窗口,今年歐洲杯期間中國人的相關消費情況到底怎樣的呢?
01
歐洲杯旅游產品銷售真相
近日,部分在線旅游平臺都發(fā)布了相關數據,攜程數據顯示,6月15日至7月15日歐洲杯比賽期間,國內游客赴歐洲旅游預訂訂單同比增長80%,赴德國旅游預訂訂單同比增長90%。去哪兒更是表示今年歐洲杯期間,以德國為目的地的國際機票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德國酒店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5倍,價格上漲了25%。
但是,在各大OTA平臺搜索歐洲杯相關的門票和旅游產品,發(fā)現可選項并不多,攜程平臺上的兩款門票產品截至目前出售只有寥寥30份左右。而在馬蜂窩平臺上,連歐洲杯相關的游記都搜不到。
作為起家于德國的凱撒旅游,當地旅游資源不能不說豐富,且近年來不斷發(fā)力體育旅游,但通過各種線上渠道和門店打聽其推出的歐洲杯旅游產品,能夠明顯感受到凱撒旅游在歐洲杯相關產品的研發(fā)和宣傳推廣上力度都很弱,沒有跟團產品,只有門票和定制旅游產品,門店對該產品的銷售熱情也不高。
眾信旅游相關人員向新旅界表示,歐洲杯作為疫情之后第一個全球性賽事,游客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有的游客單純?yōu)榱巳タ礆W洲杯,有的游客想借歐洲杯和暑假的機會再去周邊自駕和旅游,所以今年眾信旅游也沒有做跟團游產品,都是根據客戶需求來做定制或推出一些靈活的產品。
去年以來,德國旅行簽證、ADS簽證已相繼恢復,上海、廣州、北京、成都、沈陽、福州等13家簽證中心也已經開放,中國至德國的直飛航班恢復至每周95班。據德國旅游局披露的數據,2023年中國赴德國游客恢復至2019年45%,實現間夜數量130萬。
伴隨著暑假和即將到來的巴黎奧運會,很多商家也在積極爭搶這塊蛋糕。據眾信旅游介紹,伴隨著航班的增加和簽證的便利,今年暑假期間他們的歐洲旅游產品較去年豐富了50%-60%。
02
中國企業(yè)征戰(zhàn)國際賽場
作為全球矚目的賽事,嗅覺靈敏的商家們必然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2024年歐洲杯共有13家全球合作伙伴,其中,中國有5家,位列贊助來源國第一。
盡管絕大多數中國人無法達到現場,還是要把廣告打到中國。今年的歐洲杯期間首次運用了虛擬成像技術,支付寶、海信、booking、卡塔爾旅游局等十多個贊助商都采用了直播期間中文版虛擬成像,讓很多中國粉絲感到新奇。
在很多社交平臺上搜歐洲杯現場游記,除了體育界名人和少量散客的帖子外,很多中國企業(yè)有組織地行動讓人眼前一亮。
在小紅書上,能看到不少由支付寶贊助到現場觀賽的“歐洲杯特派大使”;
海信作為歐洲杯歷史上首家中國贊助商,今年更是組織了一票國內設計界的朋友組團前往現場;
vivo更加討巧,將歐洲杯與國內大熱的貴州村超結合在一起,推出了《帶啥子去》的宣傳片,將貴州村超的一位足球小將送到了德國歐洲杯現場觀賽。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酒店集團的國際化整合步伐,不少中國品牌酒店也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實現了不同規(guī)模的布局,在歐洲杯期間,中國的游客有機會在異國他鄉(xiāng)住上中國品牌酒店。
比如華住集團,其在海外的布局正好就在今年歐洲杯舉辦地德國。
2020年初,華住集團完成對總部位于法蘭克福的德意志酒店集團(DH)的收購,為華住集團拓展以歐洲為主的海外市場。2023年,德意志酒店經營84家租賃酒店以及47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
同時,國內老牌酒店開元酒店集團在2013年也征戰(zhàn)歐洲,收購德國法蘭克福原金郁金香飯店,將其改名為法蘭克福開元名都大酒店,2016年重新開門營業(yè)。2015年,錦江國際集團收購了法國盧浮酒店集團,并在歐洲推出了錦江之星等品牌。
誠然,當前的中國酒店品牌在海外拓展的數量和規(guī)模還很有限,中國企業(yè)出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3
拉動消費和經濟的強心針
前幾天有個飯局晚上喝了點酒,回家叫了個代駕,司機師傅吐槽稱,最近幾個月業(yè)務太難做已經掙不到錢了,如果不是因為最近有歐洲杯,他可能早已經卷鋪蓋回老家了。
其實不僅是網約車領域,今年,國內餐飲、零售等行業(yè)的恢復情況也是冰火兩重天,盡管今年歐洲杯比賽的時差讓很多球迷望而卻步,消費拉動作用有限,但一定程度上依然為中國的夜經濟、體育彩票和周邊消費打了一劑強心針。
據美團發(fā)布的數據,開賽以來夜宵時段小龍蝦、燒烤和缽缽雞等訂單激增,“歐洲杯酒吧”的搜索量環(huán)比增長了360%。餓了么數據顯示,開賽以來,夜宵時間段內冰品冷飲外賣量環(huán)比增長100%,運動飲料、啤酒、預調配制酒分別增長60%、50%和42%。
每到世界杯、歐洲杯等大型賽事之時,購買足彩的人數會呈現爆發(fā)式增長,有人抱以娛樂的心態(tài)購買,有人則幻想一夜暴富。據媒體采訪了解到,很多體彩店近期業(yè)務量大增,“現在一天的業(yè)績抵得上過去一個月?!?strong>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0萬家體彩店,據業(yè)界人士預估能有幾千家店單月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得益于速賣通(AliExpress)贊助此次歐洲杯,跨境電商的便利給不少中國生產商帶來了商機。據媒體報道,泉州的運動鞋服、義烏的足球小擺件、小旗幟以及深圳的氛圍燈、投影儀等都是歐洲專倉近期的熱銷商品。
04
一點思考
作為發(fā)源于中國的足球運動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而讓人感到可惜的是,當前與中國主要的鏈接竟限于兩類事情:廣告板上的中國贊助商和瘋狂的義烏小商品。
事實上全球范圍內的“足球人口”無時無刻都在通過各種形式分享著這份“足球產業(yè)的大餐”,其中也蘊含著巨大的文旅消費機遇。無論是“小球轉動大球”的大國文體外交,還是組團去看奧運會、世界杯,抑或是同樣吸引全球目光的F1賽事“進中國”,“文體旅”歷來就是一家。
反觀中國的足球產業(yè)現狀,基本上是“自己和自己玩”的慘淡狀態(tài),除去以省為單位的球迷固守自己的省會城市主場,鮮有定期旅行去其他省市看足球比賽、順便旅游度假的行為。
中國的足球相關產業(yè)不知從何時起,已經與普通民眾拉開了階級,偶爾看看中國球隊比賽的觀眾,看到的往往是被別國球隊虐的“友誼賽”或是亞洲范圍內的“狗打架”。傷心和失望不是在某個時刻,而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
這種現狀對于中國的足球產業(yè)而言是悲哀的。當前,中國足球人口(球員、教練、賽事運營、隊醫(yī)等角色)供給嚴重不足,由此帶來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難以供給,長此以往,足球產業(yè)將會失去其生存所依托的廣大球迷和消費者。
任何一項體育賽事的發(fā)展都離不開成績單。中國這次是否能夠進入2026年世界杯?這已經是一個不僅困擾著體育領域的管理者、足球從業(yè)者的問題,甚至成為了一個數學難題。
近日新加坡門將哈?!どD醽淼街袊?,由于在比賽后未能親自為球迷們提供服務,桑尼表示了誠摯的道歉,同時,順道邀請中國球迷們前往新加坡旅游,這次“救命之恩”足以見得足球很容易點燃中國十四億人的心。
其實,我們身邊的球迷既是一個個潛在的消費者,也是等待被綠茵場上的民族熱情點燃的活生生的人。大家愿意坐高鐵去看球,愿意出國為中國隊加油,愿意為自己喜愛的球隊買個助威的毛巾,但得讓消費者覺得這錢花的值才行。
通俗來講,民眾眼中的中國足球踢的不是球,是中國的文化自信和體育精神,哪怕成績差一點,但是該拼搏拼搏,該熱愛熱愛,都純粹點。那樣,吃不吃海參就沒人在意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