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pop-up markets ]
我們好像比以往任何時候,
都不需要社交。
但同時,
無比需要。
網(wǎng)紅養(yǎng)育了我們的人生經(jīng)驗,
看過就活過。
不管你同不同意,我覺得網(wǎng)紅在重新定義生活方式,比如“離職博主”、“結婚博主”、“禪修博主”…我覺得是他們讓非凡變尋常。如果這世界上有一種“趕集博主”,一定是讓尋常變非凡的那位。因為“趕集”對現(xiàn)代年輕人來說,有超群的土味。
到一個新的地方,我偏愛逛市場,如果是網(wǎng)紅發(fā)過的限量版市集更好。那里,我自己是極度放松的,期望也不高。比如,我現(xiàn)在在泰國,去往網(wǎng)紅熱衷的乍都乍市集,非周末不開。穿過森林一樣的便宜衣服,是書攤,學習之余可以倒頭按摩。像我這樣有理想的人,怎能忘變美的初心,于是砥礪前行,再往前是首飾…
到這里,不需要做預算,更不需要預約,也不需要預判。這是從世界各地到這里的年輕人,想得到、湊得上,就難免來狂歡一下的地方。這種享受荒誕奇遇的時刻,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的線下,太難得了。
我想起爸爸跟我描述過,他小時候在蘇北農(nóng)村的生活。物資當然是匱乏的,雖然也是沿海,可是村落離開鎮(zhèn)上能接觸到發(fā)達貿(mào)易的地方仍然很遠。城鄉(xiāng)結合部處,就會有一種叫“集”的好玩“聚會”萌發(fā)出來,南來北往的小商品與吃喝玩樂混合在一起,有肉有魚有蛋有菜,還有家居百貨,甚至有村里的劇團表演。高高的三輪車,繩扎草捆的,人們從各處把“夢想”蹬到一個固定的空地上。因為是鄉(xiāng)親,大家給的價格甚至都不能用低廉來定義,以貨換貨的狀況時常出現(xiàn),這讓人想起貨幣起源時候的貝殼。因為在偏遠的小村子,人們其實也不大需要很多現(xiàn)金,大家甚至是用“互助”的方式經(jīng)營。“集”是米其林,是嘉年華,是烏托邦。這對我來說,有點原始,也有點超前。
歷史總是以驚人的相似性,在重演。爸爸那時候的“集”與現(xiàn)代年輕人的“集”,其實是不同時代的相同產(chǎn)物。
“在一個學期甚或更長時間的課堂上,你和學生逐漸熟悉起來,像茶葉慢慢被泡開,茶香彌漫到時間中。這是一個微妙而有意思的過程。這是賽博課堂所無法擁有的靈暈。”
這是著名批評家陳培浩有關疫情結束之后我們“曾經(jīng)、正在或?qū)⒁?jīng)歷的情感裂變和轉(zhuǎn)型”的思考片段(見《天涯》2023年第3 期《情感轉(zhuǎn)向和生命之思》)。在他看來,人與人的面對面交流是能激發(fā)“靈暈”的——《早餐中國》總導演王圣志關注到了這篇文章,進而有了《趕集故事會》的發(fā)生。
之前我看見一篇文章,叫做“網(wǎng)紅文化,催生一個公共自戀的時代”。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董晨宇有個論斷特別有趣,叫做“不可能三角”。第一個角是高質(zhì)量的視頻,第二個角是這個視頻可以日更,第三個它是真的。如果你達到兩個就必須放棄第三個。他說的網(wǎng)紅場景是在城市過度商業(yè)化的環(huán)境,如果把“網(wǎng)紅”放到“集”里,我個人認為是可以打破這個規(guī)則的。至少,我在王圣志導演的《趕集故事會》里看到的是這樣。
王導說,他在展現(xiàn)一種獨特的“生活的連續(xù)性”。我現(xiàn)在腦子里還在思考,他拋給我的問題:“比如說如果有一天我們一覺醒來,網(wǎng)購、淘寶、拼多多類似這些方便沒有了,我們還要怎么去面對日常生活所需?或者,如果有一天醒來我們停電了,那我們要怎么生活?集市上面的這些人仿佛是給我一種啟示?!?/p>
我參加了觀影會,感到《趕集故事會》是王導的掘地三尺的“業(yè)余作品”(王導強調(diào)“業(yè)余”),解構又重組紀錄片的固有樣式,題材在低處見月光,“土味”又“詩意”!
這六集野生大集紀錄片《趕集故事會》,從6月22日開播,目前已經(jīng)播放過半。我才又重新回想起王導說過:“新的技術跟新的媒介正在前所未有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的環(huán)境,改變我們的情感模式。那么我人如何生,如何活,真的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體現(xiàn)在我們面前。趕集跟游神一樣,它是一種具體肉身能量的釋放。然后進去“集”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新媒介,新技術其實都構不成威脅。我們得重新考慮,當在城集市里面,我要怎么生活。”
現(xiàn)在,人與人的關系,其實是后退的,“社恐”成為過度城市化后的一種蟄伏自保。人們似乎對過于豐富且無效的社交感到間歇性厭煩,“鄉(xiāng)親”與朋友圈畢竟不同。而且因為發(fā)達的商業(yè),我們也不再需要物資為基礎的緊密社交關系。當然,也有特例,譬如疫情之后的SH那些囤貨的社群,現(xiàn)在健在,并且熱度不減。我個人認為,“集”是一種社群的具象化存在。物極必反。
還有一些交通不太便利的景區(qū),人們似乎因為習慣了“叫賣”式營銷,而變得“松不下來”。前段時間,我為了文章采風,去了宏村。走過古老石橋,對岸就是徽派水墨畫,只是迎面而來的,不是想象里的青山云霧深,白屋煙中出,迎面而來的主播、主播、還是主播。白墻黑瓦,等于眼白一翻,四周一黑。溪水的倒影,連著口若懸河。路上遇見一位實在的茶葉老板,他搖搖頭,疫情之前不是這樣的。
市集上,是天生接納和鼓勵這種“叫賣”的。真正的集市,我的意思是保有一點集市原始需求的那些,它們更像野攤販,普遍聚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攤主們都互相熟悉,比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坦誠。網(wǎng)紅,確實是實現(xiàn)自我商品化的表演性勞動職業(yè)。?????????但??“趕集?”??的?”集合?”是一個特殊容器,一切飛行都降落到地面上。網(wǎng)紅變成一種低處的謀生手段。集市里的“明星”,就是攬人的。
“集”里的一切都變得可親起來,譬如《趕集故事會》里的炒魚骨的小胖,坐擁百萬粉絲,卻沒人知道他的真實名字。鏡頭下露出招牌微笑,笑累了只能在鏡頭后蒙頭睡覺。
我也會看網(wǎng)紅的高頻種草,人家吃過等于我撐過,人家游過等于我浪過。我相信身邊人看網(wǎng)劇也是這種心態(tài),人家愛恨過,沒精力戀愛的人也情仇過。但這是第一次,一個像《趕集故事會》這樣的紀錄片,讓“網(wǎng)紅”這樣令人覺得“工業(yè)化”的人變得有血有肉起來。
這一切,已經(jīng)回答了這樣的問題:中國地大,物美而豐。賽博商城,天南海北隨時一鍵下單,可免交通奔波、人潮涌動,那為什么還要趕線下之集?
《趕集故事會》看到的當然也不僅僅是集市的豐美多樣,更令人回味無窮的是集市上的百種人生。
烹出費縣大集霸榜第一名羊湯的“羊湯姐”劉澤玉,美的可不僅是顏值和手藝。你喝完湯,不急著走,坐一會兒,能聽到她的愛人王凡義對她的絮絮關懷。老夫老妻,胼手胝足一起走過生活的磨刀石,將愛情熬成一鍋滋味悠長的羊湯。
焦岱大集賣麻花的大哥,清爽的發(fā)型有那么點與眾不同的精致——這份精致,或許來自于曾經(jīng)的3M(著名跨國企業(yè)明尼蘇達礦務及制造業(yè)公司)高管身份留下的痕跡。為什么要拋開光鮮亮麗吹冷氣的身份來街頭吹自然風——大哥有著歷盡千帆后的理由。
還有,自媒體人耿榮沛,從早到晚趕集。他搜索播報著集市上各種吸人眼球的事件、人物,在線上的“趕集”熱中分一杯流量羹。他是萬千“網(wǎng)紅”中的一員,很會鉆研噱頭。但他并不是一個全然鉆營的人。把鏡頭對準一手好廚藝卻無法與觀眾互動的啞巴大叔、順手買下老奶奶滯銷的杏子……用他的話說:“明明自己過得一地雞毛,也看不得別人疾苦。”
《趕集故事會》執(zhí)行總導演楊?喜歡紀錄片很多年。他贊賞一段話:紀錄片就像這個時代最鋒利的一把手術刀,把社會的表層劃開,然后讓觀眾走進生活的肌理里去看到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細節(jié)。
集市并不等同于歲月靜好。煙火之中有人情,煙火之下是柴米油鹽一地雞毛。也許瑣碎,卻充滿著無可比擬的——野生力量。
集市上的物品,大多是農(nóng)民自家種的,逃離了集約化標準化生產(chǎn),也沒有經(jīng)歷過千挑萬選的層層篩選,保留了天然的“姿色”:它們不那么規(guī)整,和“千篇一律”“標準美”往往唱著反調(diào)。
筆直的青瓜在這里不筆直了,身形各種妖嬈;圓滾滾的土豆也不滿足于只用一個球體表達自己了,大球連小球做“萌鴨”“米老鼠”狀,也是常有的事;其它的,茄子、蘿卜、西紅柿等等,也都放飛了自己,在地里任性生長,又被它們的主人興興頭頭地帶到了集市上。
集市上也多的是勇于表達自我的藝術家,有為每根木頭量身打造各種造型的“拐杖藝術家”,也有對自己悉心養(yǎng)成的歪瓜抱持自矜態(tài)度的大哥……大家的態(tài)度,都主打一個天然、野生。
也是,趕集這個上古時期就存在的商貿(mào)形態(tài),延續(xù)數(shù)千年,支撐其中的,不就是這股子“野”的生命力嗎?那種天然去雕飾——你給我個笑臉、我回你點折扣的交流嗎?
因此,也注定了,紀錄這些零零碎碎“野生”事物的《趕集故事會》是一部“野生”紀錄片。
陳培浩看過《趕集故事會》后這樣說道:“這部片子講出了后疫情時代反蝸居、反原子化的狀態(tài)。趕集,其實就是人與人去集市上相遇,甚至相愛?!?/p>
一同來愛一場吧!與這廣袤的大地,與這煙火可親的人間。
六集野生大集紀錄片《趕集故事會》,每周六18:00騰訊視頻首播;每周六22:25海峽衛(wèi)視、每周一21:15東南衛(wèi)視陸續(xù)播映。
好朋友邢娜說,因為“除了老王的文人情節(jié)及酒量,這片子還要感謝麥太的事無巨細,洪臺的溺愛,魚露的語言張力,楊眼導演真切的關懷,還有騰訊視頻的慧眼獨具…”聽說,著名美食家沈爺曾對王圣志導演說:“陳曉卿導演占領美食紀錄片高地,你占領洼地就可以了?!鄙驙斝χf自己沒說過。你們看完會找到自己的答案。感謝每位和我一樣在屏幕前大笑,又思考良久的觀眾!
神 婆 問
你 喜 歡 趕 集 嗎 ?
“我用盡了全力,
過著平凡的一生。”
——《月亮和六便士》
Food Bless You!
《風味人間》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主人
《食野中國》《人間值得369》制片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