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誰是東京奧運會最火的中國運動員,那肯定是楊倩莫屬,00后的她不但為中國代表團射下首金,而且還拿到兩枚奧運金牌,很快火遍國內(nèi),各種獎勵和榮譽接連而來。然而在巴黎奧運會上則沒有她的名額。對此楊倩進行了回應(yīng),表示一方面母親身體不好需要多陪伴她,另一方面是運動員成績起伏很正常。

然而事實恐怕并非如此。按道理來說,現(xiàn)年24歲的楊倩正是當(dāng)打之年,如果能夠嚴格堅持訓(xùn)練,進入奧運名單并不困難。我們從橫向來看,本次中國奧運代表團里有42名奧運冠軍,小將有全紅嬋、孫穎莎這樣00后,老將有馬龍、朱婷等上上屆的奧運冠軍,也有張雨霏、汪順、葉詩文這樣極度考驗體能的項目選手。如果再從縱向來看,中國射擊隊也不乏常青樹,王義夫參加6屆奧運會,并最終以44歲高齡拿到雅典奧運會10米氣手槍冠軍,還有龐偉杜麗等選手,也是能保持穩(wěn)定的成績。

但是楊倩在拿到奧運會冠軍之后,接下來的情況讓很多人失望,奪冠之后幾乎一直都在參加社會活動,不但有各種的代言,還有各類電視節(jié)目。但是比賽成績則一落千丈,在東京奧運會全運會之后,楊倩幾乎沒有什么高光表現(xiàn),2022年8月落選世錦賽,隨后無緣家門口的亞運會,直到現(xiàn)在無緣奧運會。

其實每個運動員個人的選擇,都無可厚非,尤其是00后的運動員,想法可能更加個人化,更傾向于物質(zhì),而非個人榮譽成績,楊倩的情況并非個例。因此如何對正在成長的年輕小將進行正確引導(dǎo)無疑是運動隊和大眾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多少年之后,楊倩是想看到曇花一現(xiàn)的自己,還是想看到一個一直閃耀賽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