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不過是分了兩條路走,可看來以后就要走兩條不同的路了?!?br/>
王一行的一句感慨,是葉鼎之人生的判詞,也暗示了皇位最終的歸屬。
青王
葉家一片忠心卻被誣謀反,同樣讓人心寒的還有洛家。
北離開國將領(lǐng)笑虎將軍洛澤可能做夢也想不到,他的孫兒洛理有一天會淪落到靠偷東西才能生存的地步。
洛家在洛理父親這一輩家道中落。
父親死后,洛理的幾個哥哥分了家產(chǎn),絲毫不顧及弟弟只有九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年齡。
洛理肚子餓,身上又沒錢,他去偷饅頭,被家丁發(fā)現(xiàn)后差點死于拳腳之下。
易卜救了他,給他改名洛青陽,寓意平步青云,明堂東向。
曾經(jīng)的影宗平等地守護每一個皇族成員,但中立也意味著他們遠離了權(quán)力的核心。
易卜不甘心,他想讓影宗像唐門一樣開山立派,成為武林中讓人敬畏的一股力量,他也想如李長生一樣揚名天下,活得有頭有臉。
于是,影宗涉入了黨爭,扶持了太安帝。
到了這一代,最有可能的繼承人是青王、景玉王和瑯琊王。
青王年齡居長,母族勢力強大,但身世從來就不是太安帝考慮的因素,因為太安帝自己的出身就不算頂好。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愿意站在青王這邊,比如濁清。
濁清六歲入宮做太安帝的伴讀,三十年練成神功蓋世,本以為能橫行世間,卻偏偏遇到了彈指間就能將他打得跌境的李長生。
太安帝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濁清便想著通過扶植新帝的從龍之功而繼續(xù)留在宮里。
濁清不止一次地試探過太安帝立儲的心思,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fù),因為青王資質(zhì)平平手段狠辣,太安帝擔(dān)心他上位,另外兩個兒子都活不了。
但是,濁清只能選擇扶持青王,因為他要的是一個可以被他掌控的君王,而不是明君。
景玉王
青王背后有世家貴族和以濁清為首的宮廷勢力,相比起來年齡次之的景玉王似乎沒有勝算。
唯一看好景玉王的是他的胞弟。
瑯琊王蕭若風(fēng)出生在皇家,成長于軍中,無論是能力還是人脈都遠勝于景玉王,如果是他想當(dāng)皇帝,鎮(zhèn)西侯府、雷家、雪月城甚至暗河都會出于自身利益毫不猶豫地站在他這邊。
可偏偏蕭若風(fēng)志在江湖,他之所以參與奪嫡,也是希望明君繼位,以免北離落入北蠻和南訣之手而已。
景玉王意識到自己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勢力,于是用婚姻為媒與影宗聯(lián)姻。
五年前,他請?zhí)驳圪n婚將易卜之女易文君嫁與他為側(cè)妃,易文君不愛景玉王,她曾說:
“誰喜歡他啊。長得又不好看,為人又嚴肅,無趣?!?br/>
易文君想盡各種辦法離開,卻被父親關(guān)了起來,設(shè)下重重防衛(wèi),她想向百里東君求救,但易卜篡改了她的信件,騙百里東君她去遠游了,自然而然切斷了兩人的聯(lián)系。
易卜
葉鼎之回天啟暗殺青王,與百里東君重逢。學(xué)堂大考最后一關(guān),他與百里東君走了不一樣的路,意外見到了易文君。
早年,易卜想要攀附的是葉將軍,特意把易文君許配給了葉鼎之。
葉家雖然被抄,但葉鼎之還活著,按理說婚約就有效,可是易卜翻臉不認,還在葉鼎之不惜動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不動明王功搶親失敗后,想要斬草除根。
對于易卜來說,葉鼎之不是什么故人之子,而是影響他青云直上的絆腳石。
若不是蕭若風(fēng)力保葉鼎之,葉鼎之怕是沒有卷土重來之日。
不念舊情,這是易卜狠絕的第一點。
連蕭若風(fēng)這個外人都覺得拆人姻緣于心有愧,可易卜卻絲毫不覺得有錯。
婚期將至,易文君偷偷給守著她的洛青陽下了藥,準備偷跑。
虎毒尚且不食子,但易卜卻一掌把易文君打到吐血,易文君摔倒在地,易卜居高臨下地說:
“你現(xiàn)在回去,我可以不與你計較。”
易文君不想嫁景玉王,易卜不覺得應(yīng)該要尊重女兒的意愿,反而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卣J為易文君就該任他擺布,所以他才會在易文君逃跑的時候說我不與你計較。
不念親情,這是易卜狠絕的第二點。
葉鼎之和洛青陽都參與了搶親,易卜卻殺葉鼎之而保洛青陽。
他殺葉鼎之是因為葉鼎之沒有利用價值,可洛青陽對他已經(jīng)動了殺心,他還是沒殺洛青陽,因為洛青陽是太安帝欽點的侍衛(wèi)。
太安帝去世,景玉王繼位,封易文君為宣妃,蕭若風(fēng)為北離大守護,青王被軟禁,洛青陽一言不發(fā)獨自離開了天啟城,去了太安帝賜給他的城,發(fā)誓要做天下第一。
《少年白馬醉春風(fēng)》的魅力之處就在于,哪怕戲份不多的易卜都有完整的故事線,這才是群像劇的精彩之處。
景玉王上位,易卜本以為自己能得償所愿,但他的狠毒讓景玉王忌憚,而他的女兒和徒弟都與他劃清了界限。
終其一生,易卜都見不得光的蟑螂一樣居于暗處,朝堂之上永遠不會有他的立足之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