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國足會輸,但沒想到輸這么多。

比賽打到0:4我就已經(jīng)放棄了。

其實我早就放棄了,多少年不看國足,不看中超。

上一次看國足,主教練還是高洪波。

現(xiàn)在場上這幫球員,我就認識武磊和王大雷。

整場比賽,就聽見主持人黃健翔在嘆氣。

他回憶20年前中國足球的風光,然后暢想: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那時的國足,該有多么美?

結果只是想得挺美。

如今的國足,幾乎沒有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踢球的。

反觀對手日本隊,在歐洲踢球的不計其數(shù),這次直接召回來16個。

差距太大了。

我一直懷疑,世界杯擴軍就是想把中國囊括進來,太想要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了。

怎奈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中國男足為什么不行?答案就像禿子頭上的虱子。

中國從來沒有建立起真正市場化的聯(lián)賽。頭上一直有一個大家長指手畫腳。

于是足球市場化就像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有點像股市。

但是聯(lián)賽還真是達到了融資的目的,海量的金錢涌了進來。

別管是為了什么。

這就導致了兩個結果,一個是錢太多讓中國球員徹底失去進取心。

只要能進到這個遍地金錢的圈子里,就可以一夜暴富。

那還去什么五大聯(lián)賽?吃苦不說,還上不了場,賺不到錢。

大多數(shù)中國球員徹底絕了出國踢球的心思,躺贏不好嗎?

于是就“閉關鎖國”了。

但是想進到這個圈子分一杯羹又談何容易?

你得先花錢。

參加有門路的足球學校不得花錢?上場打比賽不得花錢?打高級別的聯(lián)賽不得花錢?入選帶字頭的球隊不得花錢?

你還別不信,進去那么些人就是證明。

到最后球踢得怎么樣不知道,反正中國球員家里條件應該都不錯。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這個市場并不純粹,手握選拔權的人與俱樂部的利益并不一致。

知乎上有人問,如果梅西生在中國會怎樣?高贊回答說:大概率在生產(chǎn)線擰螺絲。

所以,中國有天賦的小孩很多,但真正能擠進足球圈子的很少。因為選拔看的不是天賦。

結果我們已經(jīng)看見了,可以說積重難返,不是把幾個人送進去能夠解決的。

最絕望的是,如今的困境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也只能在漫長的時間里慢慢消化。

可以預見,未來很多年,中國足球恐怕也很難有什么起色。

照這么繼續(xù)下去,相信我,七比零絕不是國足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