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1991年5月23日,31歲的鄉(xiāng)村女教師魏淑敏(化名)帶著4歲兒子皮皮(化名)騎車去修武縣城趕集路上被強奸殺害。
警方接手后,收集到的信息實在是少之又少,而且當時的刑偵技術落后,人海茫茫根本不知道誰是兇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也毫無進展。
直到25年后,警方才掌握了破案的關鍵線索,他們用當年現場收集到的精斑進行DNA比對,終于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只可惜找到犯罪嫌疑人時,一切都為時已晚……
一、
31歲的魏淑敏,是修武縣屋里原鄉(xiāng)河灣村的一名小學老師,在學校很受學生們的喜歡。
魏淑敏家里有3個孩子,大兒子8歲,小兒子4歲身體不太好,經常容易生病,她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5月31日,這天是鎮(zhèn)上的趕集日,去往縣城的路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這天魏淑敏的小兒子皮皮,因為咳嗽感冒,她打算要帶兒子去醫(yī)院。于是魏淑敏便跟丈夫曹大山取些錢,便騎著單車帶著4歲的兒子去縣城看病,順便趕集給女兒冰冰買身衣服。
當天出門前,魏淑敏因為下午有課,還特意跟家里的老人說三點就回來,自己還有課要上,結果這一去就沒有再回來了。
出門的魏淑敏直到中午還沒有回家,丈夫曹正紅回到家沒有見到妻子身影,他心里就有些納悶,河灣村離縣城只有六七公里并不遠,不到15分鐘的路程,這時候也該回來了,怎么不見人影呢?
不見妻兒回來,曹正紅心里有些不踏實,下午就沒去干活,直接在家里等他們回來。
可直到傍晚時分,還是不見妻子身影,這時曹正紅急了,按說集市五點也收攤了,妻子在鎮(zhèn)上又沒有朋友,怎么會耽擱這么久還不回來。
于是他急忙拉上弟弟曹正清借了輛自行車就往鎮(zhèn)上方向去找,可一路上都沒找到妻兒的身影,兄弟兩人就在鎮(zhèn)上轉來轉去找人,直到晚上也沒有找到人,眼見實在找不到了,這才摸著來路往回找。
結果一路走到磨臺村附近,弟弟曹正清突然想起磨臺村旁邊有條通往鎮(zhèn)上的公路,公路旁邊有一個魚塘,嫂嫂不會在那發(fā)生意外了吧?于是直接拉著曹正紅往磨臺村方向走。
聽弟弟這么一說,曹正紅心里陡然慌了起來,兩人心情忐忑地來到磨臺村,兄弟兩人約定分開尋找,一個去魚塘邊找找,一個去公路附近找找。
來回找了一段時間,兩人都沒有發(fā)現什么異常,想來魏淑敏母子并沒有掉入魚塘里,于是就打算在附近的田地里找找線索。
但是到了晚上九點多,兩人依然沒有找到任何關于魏淑敏母子的線索。就在兩人萬分焦急時,突然有一位鄰居說今天自己中途在磨臺營村的機井旁,看到過一輛翻倒的自行車。
晚上十點左右,曹正紅兩兄弟趕了過去,但他們并沒看到鄰居說的自行車,只好拿著手電筒在旁邊找尋。
突然弟弟走到機井旁邊,拿起手電筒照去,這一照把他嚇的腿都軟了,他大聲地喊曹正紅。
“哥,快過來看,下面有具小孩的尸體……”
曹正紅跌跌撞撞跑向弟弟曹正清,探頭一看發(fā)現水面上漂著一個小男孩的尸體,仔細一看衣服,發(fā)現尸體就是自己失蹤的小兒子皮皮,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曹正紅發(fā)了瘋的嚎啕大哭……
曹正紅無法接受早上還有說有笑的母子,出了個門怎么晚上就變成了冷冰冰的尸體,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整個癱坐在了地上,弟弟見狀趕緊攙扶著他起來并報了警。
二、
接到警報,當晚值班民警范新河帶著一群手下趕到現場展開偵查,他們發(fā)現孩子的尸體下面還躺著一具赤裸的女尸,而這正是失蹤多時的魏淑敏,她跟兒子的身體都被水泡得發(fā)白,身上也有多處明顯的傷痕,警方猜測其身身很可能遭到強暴。
法醫(yī)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母子兩人進行了尸檢,發(fā)現兩人肺部不存在大量積水,初步確定不是溺水而亡,而兩人的死因都是頭部的致命傷,顯然是有人拿鈍器襲擊了他們,隨后拋尸到井里。
另外,法醫(yī)還在魏淑敏身上發(fā)現了男性的精斑,由此確認她生前遭受了性侵,而母子兩人身上的衣服都不見了,很可能上面沾了兇手的血跡,兇手給直接帶走了。
而除了衣服沒有找到之外,魏淑敏所騎的自行車也不見蹤影。
專案組通過現場收集的證據和對當地村民進行走訪,還原了案發(fā)過程,中午12點多,兇手將魏淑敏從鄉(xiāng)村公路上拖拽到機井房內實施強奸,而后殺害了她和孩子并拋尸機井。
“勘查現場時,成熟的麥子向一邊傾倒,有明顯拖拽痕跡,兩只鞋子也在麥田里發(fā)現了。”范新河說,隨后,還在機井房南側的一處水塘里打撈出了魏淑敏的自行車。
然而,魏淑敏的衣物以及作案工具,卻在現場始終找不到??磥韮词址浅=苹?。
通過走訪群眾,警方發(fā)現一名曾在機井房邊徘徊的光頭男子作案嫌疑最大,并很快鎖定就在案發(fā)現場附近的一處監(jiān)獄的新河農場畜牧隊。該隊共有48名勞改犯人,其中16人在案發(fā)當天出監(jiān)勞動。
于是范新河帶著隊員開始反復的摸排和調查,專案組認為新河農場畜牧隊的犯人梁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事發(fā)當日,出監(jiān)勞動的其他人都能相互印證,只有梁某某無法證明其在案發(fā)時間的去向,他的囚服上有血跡,這個血跡通過法醫(yī)比對與死者魏淑敏的血型一致。
然而,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卻傳回來一份令人意想不到的鑒定報告:魏體內精斑的血型為O型,而梁某某血型為A型,梁某某被排除了。
這一下又讓整個案件陷入了僵局,沒有放棄的警方又先后走訪了上千人,不斷地排查取證。
從夏天查到了冬天,整整7個月的時間卻依然一無所獲,完全找不到兇手的蹤跡,這個人就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警員范新河說,“25年前,我國還沒有DNA檢驗技術,只能做血型檢測,限于當時的刑事偵查科學技術,案件被迫擱置下來。
但是本案的關鍵證據——兇手的留在魏淑敏身上的一滴精斑被法醫(yī)王衛(wèi)華完好地保存下來。
老法醫(yī)王衛(wèi)華說,“每到夏季,我都會把這份關鍵證據拿出來抖抖、晾晾、通通風。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只要把物證保存好,就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p>
2010年,焦作市公安局建立了DNA數據庫,他們立即去做了DNA比對,但是仍然沒有結果。
2012年,公安部DNA數據庫進一步完善,專案組再次去做了DNA比對,仍然沒有結果。
這起奸殺案件一度被迫擱置,這一擱置就是25年。
當年負責此案的新任警察范新河也臨近退休了。當時母子被害的慘狀,像根刺一樣深深扎在他心中,他暗暗發(fā)誓,有生之年一定要讓此案真相大白。
好在不負有心人,2016年5月4日,范新河再次來到DNA數據庫比對時,終于有了重大發(fā)現,鎖定了商丘寧陵縣一個75歲的老漢史某。
三、
當喜出望外的范新河一行人急匆匆地趕到寧陵接觸史某后,心里涼了半截。他們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史某,就心存疑問,“根據之前的偵查,兇手應該是個30歲左右且有犯罪前科的人,可眼前的老人25年前就已經50多歲,他會是本案的真兇嗎?”
經警方走訪了解到,史某是個木工,很少出遠門,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200多公里外的修武縣,而且是在26年前的麥收前,而這也正是魏淑敏母子遇害的時間段。這讓民警興奮不已。然而,商丘市公安局DNA室出具的報告顯示,史某的DNA樣本和精斑樣本不屬于同一人。
為何會出現不同的DNA檢測結果?
回去后范新河又跑到鑒定中心去咨詢這個情況,工作人員說DNA可能存在幾代人之間有變異的情況。
于是他再次帶隊來到老漢家中,這一次他對老漢的三個兒子提取了DNA,并迅速做了檢測,但讓他想不到的是,三個兒子居然又排除了嫌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