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航運網站Splash最近的一篇報道,加拿大海洋工業(yè)和造船協會(CMISA)最近向政府發(fā)出呼吁,要求對中國制造的船舶征收100%的附加稅。這一舉措緊隨加拿大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100%附加稅之后,顯示出加拿大正在采取更加強硬的貿易保護立場。

加拿大船廠呼吁對中國制造的船只征收100%的關稅(來源:Splash)

根據報道,CMISA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科林·庫克(Colin Cooke)認為,中國造船業(yè)對加拿大構成了"戰(zhàn)略和道德威脅"。他指出,中國的船舶出口來增強軍事能力。這種做法不僅威脅到加拿大的國家安全,還涉及商業(yè)道德問題。此外,庫克強調加拿大擁有優(yōu)秀的勞動力和強大的公司,完全有能力為本國建造高質量的船舶。他認為,考慮到近期全球供應鏈面臨的問題,加拿大有責任確保其關鍵基礎設施在國內建造和維護。

4月17日,拜登總統在匹茲堡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總部講話時宣布了保護美國鋼鐵和造船業(yè)的新行動

早在今年4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啟動了對中國造船業(yè)實踐的調查(詳情:拜登政府欲振興美國造船業(yè):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這是拜登政府對工會和兩黨呼吁采取行動,遏制中國造船定價政策的回應。拜登總統宣布將提高對包括鋼鐵、鋁、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產、太陽能電池、岸邊起重機和醫(yī)療產品在內的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的

盡管面臨來自多方的壓力,中國造船業(yè)在全球市場中仍然保持著主導地位。根據Veson高級內容分析師Rebecca Galanopoulos Jones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船廠繼續(xù)保持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和氣體運輸船新船訂單的最受歡迎選擇,獲得了441份訂單,約占全球新船訂單的66%。這一數據凸顯出中國造船業(yè)的強大競爭力,也解釋了為什么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感到如此威脅。中國能夠以比競爭對手低30%到40%的價格提供船舶,再加上中國銀行提供的有利金融激勵,使得許多船東選擇在中國建造船舶。

然而,考慮到中國造船業(yè)的主導地位和競爭優(yōu)勢,加拿大所謂的反制措施能否真正實現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