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林志玲的老公在芒果臺披荊斬棘,郭碧婷的老公就是那個荊棘。

黑澤良平帶著向佐練舞摳動作15個小時,后者臨陣脫逃,上演“外邦使者整治內娛”的年度名場面。

六邊全不行戰(zhàn)士,再沒有特權。

向佐一輪游淘汰,黑澤良平還自責落淚。

看起來像黑社會的男人,原來是哭包。

會武功的太子,終于臉面全無。

于是網友從質疑林志玲,到理解林志玲,并好奇郭碧婷。

其實也是巧,林志玲和郭碧婷剛好相差10歲,同樣在29歲那年迎來爆紅。

某種程度上,她們的命運軌跡也非常相似——

都是統(tǒng)一審美的大美女,都成于美貌又困于美貌,也都選擇在婚后退圈、淡圈,成為妻子和母親。

而待到剝開她們的故事,你會看到另一個不同的版本。

郭碧婷40歲了。

但美女的40歲,看起來依然毫不費力。

早在向佐上《披哥》丟人之前,郭碧婷率先在《浪姐》“淡”出了圈。

別的姐姐都卷妝造、拼舞臺,只有她頂一頭黑長直、踩一雙帆布鞋出場,從外到內淡得像是來參加減肥興趣班。

當隊長,她招不到隊友;比唱跳,她兩樣都不行。

最險的是她,最佛的也是她。

不打雞血,不拉攏小團體,主打一個老子的智慧——無為而治。

說實話,但凡《浪姐》換一個姐姐這樣“擺爛”,早就被罵得狗血噴頭,但郭碧婷就厲害在,她有著不可思議的國民好感度。

胖到暴露雙下巴,在她這里,是發(fā)福的貴婦感。

“爆炸撕裂下墜”的reader水平,是豐富了舞臺的層次。

向佐一輪游,郭碧婷可是一路唱跳進了總決賽。

觀眾真的好寵她。

“我真的覺得,輸贏沒有那么重要......朋友都交到了,我就滿足了?!?/p>

那么多姐姐,這番話也就郭碧婷說出來,大家能信。

畢竟她美貌依舊,又背靠向家大樹,別人急著翻紅,她來交個朋友。

只有真正坐擁一切的人,才能如此淡如菊,一旁的戚薇都感嘆:

“看她美得多輕松,我們美得多復雜?!?/p>

另一個像郭碧婷一樣臉美人淡的,便是曾經的“臺灣第一美女”。

林志玲。

去年,她在老友蔡康永的節(jié)目里宣布退圈時,沒有煽情的眼淚,沒有濃重的情懷。

一切都是淡淡的,似乎告別鎂光燈和舞臺只是尋常。

這些年,她永遠都是善良的、柔軟的、情緒穩(wěn)定的志玲姐姐。

小S以前在《康熙來了》時常拿她開涮,說她“假”“裝嗲”“林志玲私下就是煙酒都來啊”......

她永遠都微笑以對,讓她回嗆都說不出一句重話。

最后還體面感謝小S,一直在節(jié)目中提到她。

在綜藝里玩挑戰(zhàn)游戲,她泡在海水里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嘗試。

岸上的嘉賓都開始心疼,但鏡頭拍到的林志玲,依然是一臉甜美的笑容。

前段時間,她去給棒球比賽開球,大家都驚嘆,好久不見的志玲姐姐狀態(tài)還是那么好。

美貌依舊,笑顏滿分。

無論外界如何揣測、非議,從走紅到現在,她一直踐行著自己宣布退圈時說的那番話:

我希望永遠是大家心中的志玲姐姐,大家記得的是溫暖的、帶著微笑的我。

郭碧婷和她很像,明明都是血雨腥風的體質,偏偏在風暴中心淡淡地不動如山。

只是,倆人的淡人氣質看來相似,卻又經歷過截然不同的淬煉。

是的,所謂女神,并非天生如此。

回看郭碧婷和林志玲的成長,她們都是那么典型的東亞乖女孩。

生長在傳統(tǒng)的父權家庭中,承擔著乖女兒身份的期待,然后在沉默中學會順服。

比如郭碧婷經歷的,是無情的修剪。

童年時,父母送她去學畫畫,不久她便展現出天賦,一度畫到癡迷,接著父母又擔心她在畫紙上荒廢學業(yè),急忙叫停。

待到中學,郭碧婷又愛上了踢足球,她天生容易過敏的身體終于在運動的熱汗中感到舒爽。

在足球上,她也確實有實力,所在的校隊是當時全臺灣的第一名。

但是家人接受不了她的愛好,父親鬧到校長室發(fā)飆,要求學校放人。

“把你生的漂漂亮亮,你給我踢球?”

在父母的期待里,郭碧婷這個生來貌美的女兒一直活得漂亮就夠了。

亭亭玉立,成為一道風景,不必有什么出格的愛好。

這種權威而有力的扼殺,可以看作郭碧婷“淡人”氣質的源頭之一。

足球夢碎之時,她第一次體驗到絕望,意識到即便是自己的人生,她也無法自由地決定任何事情。

所謂看淡,其實也是深知無力反抗后,不得不做出的妥協(xié)。

郭碧婷面臨的,是殘酷的規(guī)訓,而林志玲經歷的,則是過早的獨立。

她也從小也是聽話的乖乖女,家境優(yōu)渥又家教嚴格。

父母唯一教她最重要的事,就是“女孩子要得體、自愛、自重、自律”,成為優(yōu)雅的淑女。

從林志玲后來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到,這四個詞在她身上留下了深刻烙印。

乖女兒的修煉,遠不止于此。

初中一畢業(yè),15歲的林志玲便拖著行李、帶著為數不多的現金,一個人遠赴加拿大上高中。

父母為她選的,是一所管教相當嚴格的教會女校,到后來念大學,林志玲在異國他鄉(xiāng)獨自度過了整整七年。

她很少講起那七年的孤獨和不易,但過早的被迫獨立,必然會留下一些痕跡。

蔡康永這樣形容過林志玲:

“一個那么認真地追求愛,而愛常常讓她失望的人?!?/p>

娛樂圈很少有人像林志玲一樣,每當談起愛情都會認真又坦誠地表達向往和需求。

在節(jié)目里說深夜會寂寞的,發(fā)愿要嫁給愛情的,流著眼淚征婚的,都是林志玲。

在那些年,她太渴望高質量的愛和陪伴,也許,這便是少年時過早獨立所映射的另一面。

其實東亞的乖女兒大多如此。

小時候在沒有覺知的時候,為了讓父母滿意,有種出自本能的聽話懂事,直到長大后面對了真實的自我,才知道有太多累積的創(chuàng)傷需要和解。

郭碧婷和林志玲,便是沿著這條路,闖入了娛樂圈。

正像家人所期望的那樣,郭碧婷一直活得漂漂亮亮,一張臉就是最大的生產力。

只是,她成于美貌,也在很長時間里困于美貌。

郭碧婷舊照,圖源:網絡

18歲美少女選秀出道,拍平面、出演MV,人生第一個代表作是火遍全國的“益達女孩”。

顏值的價值,發(fā)揮到極致。

在那之后,又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

直到29歲,她才等來真正的代表角色——南湘。

然而,那讓顧里“穿件衣服”、姐妹決裂的刁鉆演技,終究做實了花瓶之名。

林志玲同樣也扮演了多年花瓶。

29歲那年,她取代蕭薔成為“臺灣第一美女”,迎來事業(yè)高峰,好身材和嬌嗲娃娃音全民皆知,赤裸的偏見和惡評也隨之而來。

裝嗲做作、賣弄風情、身材造假、搏眼球炒熱度、私生活傳聞......

頒獎禮上一次“愛的抱抱”,更是把她推上黑紅巔峰。

名氣和惡意一起涌來,那像一個溺水的過程,她說,“我在波濤洶涌的海里努力呼吸,沉下去,浮起來”。

林志玲其實沒有絕對的自信。

演戲沒有多么好,主持不見得多專業(yè),也不會唱歌,她坦言過花瓶背后的不安:

我還在演藝圈,也是一個奇跡吧。

那時的觀眾,對林志玲沒有任何內在思想上的期待,她扮演好腦袋空空的美麗花瓶即可。

可現在我們知道,林志玲不可能是花瓶。

她大學時修習經濟學和西洋美術史,提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她侃侃而談。

外表只是她豐富面向中極為狹窄的一面,內里的錦繡少有人關心,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悲哀。

也許不知不覺中,性格就是這樣被塑造的,命運也是這樣一點點被書寫出來。

試想,如果當初郭碧婷不被父母阻攔,能繼續(xù)畫畫、踢球,而不僅僅被要求做一個漂亮女孩的話,她會走上怎樣的道路?

如果當年大眾的能給予林志玲更多的善意,又會有怎樣的志玲姐姐?

一切都沒有如果。

現在的郭碧婷和林志玲,已走到人生的另一階段,成為他人的妻子。

在鏡頭前,郭碧婷曾分享過自己獨立的愛情觀。

她不喜歡有人說她適合結婚,不想成為傳宗接代的美麗空殼,也不愿做依附男人的女人。

她也曾許愿想要大紅大紫、星途璀璨,有演藝事業(yè)上的期待和抱負。

但2019年之后,這樣的郭碧婷漸漸消失。

當初很多人想破頭都不理解,為什么郭碧婷要選擇向佐,她有那么鮮明的愛情觀,為什么還是走向反面去擁抱另一個極傳統(tǒng)的父權家庭。

況且,她看起來也不一定真的需要婚姻。

網友寧愿相信,“她沒那么愛所以選誰都沒差”。

也許,大美女也迫于父母的催婚的壓力:三十五還不結婚,是老孤女預備役。

或許,她不是選了一個深愛的丈夫,而是一個合得來的婆婆,就像向佐選了一個媽媽認可的兒媳。

但不論如何,郭碧婷婚后的變化是顯著的。

她個人的面目漸漸變得模糊,我們旁觀她訂婚、做新婦、迎接新生兒的熱搜,看她如何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一步步融入家底豐厚的向家。

如同見證一種女性成功學。

關于她的新聞,不再是個人的活動、作品,而圍繞著婆媳關系,生一胎二胎的豪門巨額獎賞,或丈夫疑似出軌的傳聞。

誰能想到,那個看起來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女青年,會成為向佐口中“偉大的女人”。

她失語、隱身,“妻子”的身份似是吞掉了郭碧婷作為個體的鮮活。

直到《浪姐》出鏡,我們才看到從前的女明星郭碧婷。

而退圈的林志玲,則是全然地享受婚姻生活。

她對愛情向往已久,婚后回歸了真實的自己,對鎂光燈沒有過絲毫的留戀。

偶爾被鏡頭拍到,都是她帶著孩子外出,背著大包小包,扎一個尋常的馬尾,享受做母親的時刻。

她就這樣轉身離去,親手結束了“志玲姐姐”的時代。

有人會說,郭碧婷和林志玲選擇結婚生子、退圈淡圈,娛樂圈只是少了兩個花瓶,沒什么好可惜。

只是,想到她們曾經以自己的身份站上過高峰,一時說隱退就隱退,終究是令人嘆息。

我一直覺得,美貌也好,才華也好,當一位女性能用自己的姓名行走世間,發(fā)出自己的光芒,留下自己的痕跡。

最終,她們會讓人看到女性更多的面向,更豐富的體驗,更多元的選擇......

那里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女性頭頂的天空,比我們想象中要自由得多。

好在,郭碧婷似乎是要回歸了。

她最近說:

“我不可能停留在現在,我還想要學更多東西。我想要我的閱歷很豐富,我想要我的思想很豐富,我肯定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我不懂的東西?!?/p>

去學習,去思考,去蛻變。

這世界,迎接步履不停的女性。

監(jiān)制 / 費加羅夫人

微博 / @費加羅夫人

部分素材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