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月品茗,燃燈猜謎,人間的幸福時刻,就在月色清輝和歡聲笑語中一波波蕩漾……
今年的中秋,是朱令父母在朱令去世之后過的第一個中秋。
去年今日,雖然朱令的情況已不太好,但有熟悉的容顏,熟悉的聲音,熟悉的氣息,熟悉的忙碌,那也是一家人一起過的節(jié)日。
如今,朱令在那邊,父母在這邊,縱有萬千語,更與誰人言?
二老余生最大的愿望,應該就是親眼看到正義的到來,盡管“遲到的正義”已不是正義。
他們做出了自己能做到的所有努力,寫信,呼喊,追問……他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他們始終在法律的軌道上邁著蹣跚的步伐。
早在4月15日,朱令父母向最高檢提交了《偵查監(jiān)督申請》,3個月后的7月30日,北京檢答復“需延長辦理期限”,二老只好接著等——只要在積極推進,多等些日子又何妨,延長總不會無限期地延長。
又過了將近1個月,據多個自媒體發(fā)文報道,8月22日,二老再次致電京檢,詢問辦理情況,依然未得到明確答復。8月26日,二老接到京檢電話,被告知,此申請屬信訪事項,是按最高檢有關信訪工作規(guī)定進行的延期,延長期限應為3個月,但還有可能因案件復雜再次延期。
吳老先生和朱阿姨是相當有耐心的人,漫長的三十年都一天天、一年年等過來了,但對這一答復,仍感失望,主要是最后這句話“彈性”很大。
二老表示,他們今年都已經八十多快九十了,不知這樣的等待還能堅持多久!
是啊,二老沒有諱言,時間對他們來說,流逝是飛快的,一眨眼一年,一眨眼一年,誰又說得準能眨多少次眼呢……
說句可能不該說的實在話,如果“正義”在他們百年之后才來,意義還有多大?
更何況,到時沒有了他們作為父母的長追不舍,后續(xù)情況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基于這種正常人都能夠理解的考慮,二老在律師幫助下提出了相應法律意見,于9月5日將法律意見書(見文末長圖)分別寄送最高檢和北京檢,并確認已簽收。但截至9月16日中午,仍未收到關于此意見書的答復。
如有些人所愿,朱令的事熱度消退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依然牽動著許多人的心——香已消,冤未了,它已凝結成一個時代的符號。
而朱令父母早已兩鬢斑白,老態(tài)龍鐘,不像六七十歲時還等得起。他們的著急,為人父母者,春秋已高者,心懷正義者,皆能體會。
在深入推進法治建設的今天,大家也相信有關方面正在辦理,只是希望考慮到二老年邁體衰的實際,能否真正以“如我在訴”的意識,抓緊些,再抓緊些!
可以想想,如果下一個什么節(jié)日,或朱令的祭日,二老能夠告慰朱令,“這一天終于來了!”該有多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