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guān)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首先希望大家月圓人團圓。
但是,我也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是不夠完整的,在這個日子也無法團圓。
在從事青少年生涯規(guī)劃的工作中,我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很多都是單親媽媽請我給孩子做規(guī)劃。我也因而了解到了他們的家庭故事。當然,對于這些故事,我都會保密。
我感到,單親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真的很不容易,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缺失。
盡管家長也不想這樣,也在盡力去彌補,但畢竟還是“獨木難支”。
面對這樣的情況,從規(guī)劃的角度,我就常常想,如果能讓人們做好感情的規(guī)劃,減少感情破裂的可能,就可以避免后續(xù)種種問題。
既然我給人們做規(guī)劃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生活幸福,而感情生活也是我們?nèi)松闹匾糠郑彩怯绊懳覀兩?a class="keyword-search" >幸福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也是需要讓大家學會規(guī)劃感情生活的。
家長們,也需要幫助孩子學會規(guī)劃感情生活,教孩子學會去愛,減少他們將來感情破裂的可能,讓他們的家庭關(guān)系更加和諧,感情生活更加幸福。
說起來,我們的教育中,真的很缺乏生涯教育,包括生命、生活、生存等相關(guān)內(nèi)容,都沒有很好地教到孩子。
其實,他們將來要面對的人生、職業(yè)、家庭、婚姻等等,才是他們的大事,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必修課,但這些內(nèi)容,在我們的教育中卻很欠缺。
所以,我們需要在學校教育之外,給孩子補上相關(guān)的生涯教育內(nèi)容。
我當年在學校工作時,就熱衷于給學生們談人生相關(guān)話題,比如三觀、幸福、愛情等,在我看來,這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
接下來,我就轉(zhuǎn)載一篇我在12年前大學工作期間寫作的關(guān)于愛情的文章,希望對大家(包括家長和同學們)有所啟發(fā)。
當時,我寫這篇文章,是在給大一學生做了一次《愛的藝術(shù)》心理講座之后,目前是跟大學生繼續(xù)深入談談愛情問題,原題為《愛,你準備好了嗎?》,作于2012年3月23日,發(fā)表于當時我跟大學生互動的常用平臺人人網(wǎng)。
以下是文章正文:
1
愛情它是個難題
昨天下午給同學們講了一次《愛的藝術(shù)》,看起來大家很有興趣。
是啊,情竇初開(也可能是“已開”了)的年齡,“哪個少男不善懷春?哪個少女不善鐘情?”這正是大家最關(guān)心最向往的話題吧。
我知道要寫些大家關(guān)心的話題,才可能對大家的作用更大。只是,對于這個話題,我一直沒來談論,因為我已經(jīng)過了關(guān)注這個的季節(jié)吧。
所以,以前我寫的東西中一直沒有“投大家所好”地涉及這個。這次,趁著我剛講過,有點印象,也有點余味,就來趁熱打鐵地寫上幾句吧。
愛情之所以讓我們——尤其是青年人——那么關(guān)注,那么向往,還總是那么津津有味,可以說就是因為它太重要(算是人生大事甚至終身大事吧),又并不是那么容易處之吧。
關(guān)于愛情的好話,比如其美好、甜蜜、浪漫、溫馨等等,我就不說了。我寧愿“把丑話說在前面”,為的是讓你先苦后甜吧。如果一開始只說好的,讓你太理想化,在現(xiàn)實中就容易失落而成了先甜后苦。你說呢?
愛情的確不容易,假如只是家常便飯一樣的事,一口氣就能解決,又有什么必要來談論呢?
我說了,愛情它是個難題,“一個人怕孤獨,兩個人怕辜負。”又常見“圍城”現(xiàn)象。真是愛也不是,不愛也不是。
而且,“相愛沒有那么容易,兩個人有不同脾氣?!薄?strong>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相處過程中,有三角戀、移情別戀、異地戀,以及失戀等各種難題。真是“愛一個人好難”!
其實,就是相愛也沒有那么容易,不是有“愛要怎么說出口”的難受么?不是有“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惆悵么?還有“愛才送到,你卻已在別人懷抱”的遺憾。可“就是開不了口讓她知道”,多么痛苦??!
這林林總總的形態(tài),也是愛情征途中隨時可能面對的問題,那么,你是否做好準備有力承擔呢?
2
為什么愛情需要準備
盡管誰也不敢說在這條路上胸有成竹百戰(zhàn)不殆,能夠克服愛情的一切難題常保平安,但是,我覺得也不是說只能去硬著頭皮嘗試,去撞個頭破血流。
如果對愛情有些準備,如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至少可以使這場漫漫長征不那么難走和難受吧,也可以說能多些勝算吧。
不是說“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么?我想事先的準備總是有好處的。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愛情的悲劇——因愛生恨,反目成仇;因求愛不成而情殺、因失戀而自殺;還有的人因自己的戀愛和婚姻引發(fā)家庭諸多矛盾,我們家鄉(xiāng)有句俗話,叫做“結(jié)壞一門親,敗壞三代人”,此言不虛啊……
這些是為什么呢?能否避免呢?按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觀念,人的行為都是認識決定的,所以,可以說這些悲劇也是由于人的認識造成的。那么,如果事先能形成相對正確的認識,應該就可以避免一些悲劇發(fā)生了吧。
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所說:人生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恩怨。
想想,作為感情動物,我們在一生中有多少時間精力不是花在與人的感情糾葛上的呢?
馬克思也說,人在本質(zhì)上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我們活在與人的關(guān)系中,你來我往,恩恩怨怨,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可以說都跟人有關(guān)。
所以,我們需要好好處理與人的關(guān)系, 至少對各種關(guān)系有一種自己的態(tài)度,才能有條不紊,處變不驚。
那么,對于愛情這個絕大多數(shù)人都要面對的人生必修課,我們也需要有些準備,有種態(tài)度。
3
愛情需要什么準備
那我們對于愛情要做些什么準備呢?
我不想說得太復雜,否則這件事就太讓人望而生畏了。我只想說一點,那就是你對于愛情有沒有自己的認識呢,具體點說就是,你知道什么是愛,怎么去愛,把愛情放在人生中什么位置上呢?
說到底,我想說的對于愛情的準備,不是物質(zhì)上和能力上的準備,而就是我們心理上的準備。
為什么要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呢?我昨天下午說了,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雖然我們可能不喜歡弄得太沉重,但深入的思考卻是有好處的。
正像栽一棵樹,要把坑挖得足夠深,使它的根扎得足夠深,才能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長盛不衰。我們的思考就是在挖坑和扎根。
你對一件事認識得太淺,那么這件事的基礎(chǔ)就不牢固,就很容易被某些沖擊所動搖。
而且,我們不是希望活得幸福嗎?幸福是要以深入的認識為基礎(chǔ)的,可以說,幸福就跟我們認識的深度成正比。
為什么對于動物談不上幸福呢?就是因為它們不像人一樣有思想(這一點可能有爭議,但我還是認為動物至少在思想上是沒法與人相提并論的),可以認識到事物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比说纳纳袷バ?,人生的幸福,都要由我們的思想來認識到。
就像我們雖然長大后說小孩子過得是無憂無慮的,可是小孩子懂什么是幸福嗎?他們自知其生活是否幸福嗎?
動物也一樣,欠缺思想的認識,就不知生活何謂,也不知何味。
所以,如果我們只是像動物一樣的吃喝拉撒,只是滿足了生理的欲望,而對于生活沒有思想的認識和精神的參與,也就是讓我們作了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只是活著,而不知道自己活著(作家北村有句話:“活著的人不一定活著,只有知道自己活著的人才活著。"我很贊同),那如何說得上是幸福的呢?
嗨,說了這么多,不如直接用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話:“迷則為凡,悟則為圣”。
人要想超凡入圣也是要靠思想的,思考深了,理解深了,精神境界才能高起來。
同樣的生活,你不認識,那就是“見山是山”而已,認識了,有了更深的領(lǐng)悟,就是“見山還是山”了,雖說似乎沒有變化,但其實已經(jīng)是“螺旋式上升”了,“更上一層樓”自然所見所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4
要有你的愛情觀
那么,心理上的準備是不是就夠了呢?
我想我無法概括對于愛情所需要的所有條件,但我認為,心理上的準備,或者說對于愛情的認識,也就是愛情觀,是一個人對于愛情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準備。
甚至可以說,有了這種準備,其他的條件都好說了。
正如《論語》里有子所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有了這個根本,自然就知道該怎么做也能去做了。
至于說愛的能力,其實每個人都具備的。
正如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所說:“愛除了自身別無所予,除了自身別無所取。”你只要能為別人付出關(guān)心和呵護,你就可以去愛別人。
就像做好事幫助人,每個人都可以的,不是說要有了很多錢,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權(quán)力,才有此資本。雷鋒不就只是用自己的精力無限地為人民服務的么?
不是說你沒有條件去愛,就看你想不想付出愛了——這就是孟子講的“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同樣,任何一個人也是有獲得別人的愛的資格的。不要說你沒有什么東西所以就得不到愛,如果人家是看你所擁有的才決定要不要愛你,那么這樣的愛不要也罷,這樣的人不愛也罷。
相反,即使有了其他條件,而如果欠缺這根本的一條,那可能就像一部車沒有方向盤,或者說沒有明確方向的操縱方向盤的人,那就遠遠不夠。
當然,你也可以無需認識什么是愛,怎么去愛,而只是憑著本能去愛,因為需求去愛,可是,那樣的話,就容易對于愛情有過分的要求,或者錯誤的定位,就容易導致不幸。
我們憑著本能或者感情用事去生活,只圖一時之快,造成了多少人間悲劇和煩惱??!
比如,前面提到的因愛生恨,情殺和自殺等等,我覺得就是因為把愛情當成財產(chǎn)來占有,把自己的付出當成獲得的充分理由,而誤入歧途了。
我以前說過,人的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其實也不是這個東西本身錯了,萬物無罪,禍在人心。
是我們的追求錯了,說到底是我們的認識錯了。
我們把不能占有無法控制的東西當成了我們志在必得的目標,把不該看得最重的東西看得最重了,所以就一旦失去或者無法得到,就萬念俱焚,要么毀滅自己,要么毀滅他人。這真是可悲又可憐!
5
對于愛情的認識和態(tài)度
好了,作了那么多說明,該進入正題了。我所謂的心理上的準備,或者說對于愛情的認識是什么呢?
01
首先,我要說,愛應該是一件美好的事。
它不是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不是說不成功便成仁那么的悲壯和殘酷。
要知道,愛其實是給予,而不是索取。盡管愛的基礎(chǔ)是性,但性只是愛的發(fā)動機,而不能成為其全部理由。
因為,“性為占有卻不專一,愛應專一卻不占有”。
人總不可能像動物一樣只求尋找性伴侶來發(fā)泄欲望吧,那并不是愛情。
紀伯倫還說了:“愛別無所求,只求成全自己。”(我記憶中這句話的另一種翻譯是:愛別無所求,只求實現(xiàn)自身。只是找不到出處,但我覺得這個翻譯是說的更明白的。)
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那么頂多是你的愛不被接受,但你也不至于感覺自己就血本無歸一無所有了,也就不會因為“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由愛生恨或者痛不欲生了。
因為你還可以愛,你并沒有被剝奪掉生命和幸福的基礎(chǔ),并不是此路不通就走投無路了。大不了再去愛別人,“愛對了人情人節(jié)每天都過”嘛,“沒人能把誰的幸福沒收”的。
02
第二,愛情并不是人生中唯一的事,也可以說不是必要的事,更非人生的全部。
即使不能遇上一個合適的愛人,你還可以去愛別的事物,還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過得幸福。
有的人一生未碰愛情,也并不感到有所欠缺。
比如不少哲學家和宗教家就終生未婚。中國有一位哲學家金岳霖先生,就為了成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愛情而主動退出了,然后終生未娶,搞了一輩子邏輯學,也過得樂此不疲。至于宗教人士中,這樣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不要把求愛不成或者失戀看得那么嚴重,或者為“寂寞開無主”而郁郁寡歡。愛情確實可遇不可求,緣分不到時,自己還是要積極地生活。
03
第三,如何去愛,這要由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決定。
可以說,愛的態(tài)度,就是你的人生態(tài)度。
你認識人生嗎?認識自己嗎?會愛自己嗎?
如果你不從自己對于人生的理解出發(fā),你就不知如何才是對別人真正的好,就不知該如何處理與人的關(guān)系才能趨利避害。
我相信一個人懂得怎么對自己好,也就是怎么愛自己,才知道怎么去對別人好,怎么去愛別人。
這就需要他明白人生中什么是好(不要小看這個問題,曾子墨就是在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下過了很多年才意識到那是別人認為的好,而不是真正對于自己的好)!
還有,愛情在你的生命中排在什么位置上呢?你認為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愛情是第幾位呢?我建議你不能把愛情放在首位。
或者說,要始終保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那應該是一種你“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可以操之在我的東西,有這樣的東西墊底,你才可以有恃無恐,你的幸福才有所保障。
不是說愛情不重要,但因為愛情不是由你能控制的,而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會有很多偶然因素和不可抗力來決定其命運,造化弄人,有情人也不一定能成眷屬,所以,如果把愛情看得至高無上,不可或缺,那就未必能如愿以償,很可能落空,如此這般,情何以堪呢?
當然,也不應該把愛情放在太次要的位置上,因為這么美好又難得的人間情感,多么值得珍惜啊,為了某些身外之物而放棄它,能得大于失嗎?比如為了“LV”放棄“LOVE”,我是不愿意的。
而影響愛情的命運的,不光是你的價值觀,還要看對方的價值觀。
兩個人的價值觀是否相容,是不是能把愛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就是決定他們是否適合在一起的根本性一票。
一方面,在人生的追求上,二人不說要完全一致,志同道合,至少也要能相互接納,并行不悖。如果是形同冰炭,那就容易遲早爆發(fā)激烈的沖突而難以為繼(如同《北京愛情故事》里的吳狄和伍媚),即使勉力維持也應該會舉步維艱吧。
另一方面,在愛情的位置上,這就需要雙方達成共識。如果一方看重愛情勝過其他,另一方卻愿意為了其他犧牲愛情,這樣的結(jié)合恐怕也能持久。不出現(xiàn)觸及底線的選擇時可能還好,一旦出現(xiàn),離散的風險就很大。
04
第四,人生有愛就有痛,汝能持否?
別想只接受愛情的甜蜜,不能容忍其痛苦;別想全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而不能安于平淡瑣碎的日常生活。
“佛言:愛欲于人,猶如執(zhí)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保ā端氖陆?jīng)》)既然你決定要不顧燒手之患去舉起愛情的火炬,就不要怕疼。
你要有承接痛苦的心理素質(zhì),才有資格去品嘗愛情的甜蜜。否則你就是個只能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只能被溺愛的兒童,你哪有力量去愛別人呢?
而要選擇愛人,我也建議不能選擇這樣的愛人??梢哉f,因為他(她)不配,擔當不起——有人為了贏得對方的愛情而以死相逼(我給你們舉過例子,人民大學的一個男生因不能接受分手而割腕,所幸被救,但也致殘了),有人因為失戀而輕生(就在前不久,傳媒大學的一個女研究生就因分手而跳樓身亡了),這類事例還有很多,不時可見到相關(guān)的新聞報道。
跟這樣的人談戀愛,該是多么危險可怕的事啊!當然,首先要看,你自己的承受能力如何呢?
05
第五,“愛是一句長久的諾言,平凡的故事要用一生講完。”
愛是關(guān)乎兩個人的事。你要對你的選擇負責,也要對別人負責,可不能朝秦暮楚朝令夕改。
愛情不是兒戲,也不是游戲,不能像過家家一樣玩過就算。
“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币坏┍戆?,這一個字,和說出的一次,就意味著承諾和責任,包含了你對于自己人生方向的選擇和未來命運的認定。
也就是說,這是你人生的決定。如果你還沒決定好,可以不說出來,但如果要說出來,就要負責任。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應該風雨兼程,而不能畏懼坎坷。
盡管前路漫漫,人生無常,你們未必能夠相守到老,但至少你要有這樣的打算和決心,對愛要慎重而認真。
很多人戀愛時“情人眼里出西施”,過得甜甜蜜蜜如膠似漆,結(jié)婚后卻因為一些未必多么嚴重的矛盾(比如脾氣的不合、生活觀念和習慣的不一致,或者某些事務安排上的分歧,其實脾氣可以互補,生活觀念和習慣可以存異,事務安排上可以妥協(xié),都是可以相容的,并非勢不兩立的)很快反目成仇勞燕分飛。
這樣的愛也太理想主義了,太不堪一擊了。愛不能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長久的相互扶持。如《圣經(jīng)》中那句名言:“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p>
06
第六,愛是要兩情相愿、兩情相悅的。
你不可強求別人來愛你,哪怕你為他(她)愿意付出一切。同時,也要善待自己,不要違心去愛別人。
“愛可以不問對錯,至少有喜悅感動。”愛應該是讓雙方愉快的,愿意投入的。如果你跟他(她)在一起并不開心,那又何必強顏歡笑騙人家呢?
愛情不能施舍,同情不是愛情。
不能因為不忍心拒絕而接受,那樣對人家是不誠實的,對自己是不公平的,也使得你們之間的愛成了假象。實際是弊大于利的。
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長痛不如短痛,你與其將來長時間地讓雙方相互拖累,還不如盡早斷了人家的念想。
他(她)如果痛苦,那也不是你的錯,不是由于你的傷害——其實按我前面所說的,一個人應該能夠接受求愛不成的現(xiàn)實,否則那就是他自己不夠格進入愛情。
6
總結(jié):準備好你的愛情觀
沒想到,我本想說的簡單一些,結(jié)果還是說了這么多。
簡單總結(jié)一下吧,對于愛,你要準備好你的愛情觀。你的愛情觀應該是建立在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
回想我自己,好像沒有特別關(guān)注對于愛情應該有什么態(tài)度,我想的最多的是關(guān)于人生,但由于因此逐漸形成了我相對穩(wěn)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愛情,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態(tài)度。所以也才能給你們談出一些來吧。
而且我認為,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是我們在生活中一切事情的判斷基礎(chǔ)和選擇標準,你有了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你就知道該怎么對待所有的事情了,包括學習、戀愛、職業(yè)、婚姻、家庭、人際關(guān)系、子女教育等等一切,你都會有一種態(tài)度,知道該怎么辦了。
還是那句話——說的真是好,我很是欣賞,所以屢屢提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所以,你要不斷學習思考,逐漸形成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樣的話,你就懂得該如何對待愛情了。
當然,這兩件事從時間上有時難分先后,緣分到來時,容不得我們猶豫,人的確也可以邊愛邊成長。
只是,還是要不忘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做探索,這才是你的愛情的最堅實基礎(chǔ)和最穩(wěn)固保障。
而且,我還感覺,一個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是非常自信堅定的。這樣的人,多么有魅力啊,多么值得人去愛??!
最后,再附上一首詩吧,愛默生的《為愛離棄一切》。
為愛離棄一切
文/愛默生 譯/張愛玲
為愛犧牲一切
服從你的心
朋友、親戚、時日
名譽、財產(chǎn),計劃
信用與靈感
什么都能放棄
為愛離棄一切
然而,你聽我說
你需要保留今天
明天,你整個的未來
讓它們絕對自由
不要被你的愛人占領(lǐng)
如果你心愛的人---另有所愛?
你還他(她)自由。
你應當知道
半人半神走了
神就來了。
作于2012-3-23
下面是我在直播時講到的一些相關(guān)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想學習生涯規(guī)劃、咨詢相關(guān)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與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guān)注我的視頻號,預約我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在我直播時可提問;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guān)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guī)劃相關(guān)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答),還可索取生涯規(guī)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將長期開設生涯規(guī)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yè)老師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可加上方微信咨詢報名。
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guān)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fā)送以下關(guān)鍵詞,可收到相關(guān)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guī)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yè)選擇:“專業(yè)”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yè)形勢:“就業(yè)”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yè)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diào)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guī)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guī)劃:“大學”
21.我的大一日記:“大一”
22.新高考報志愿:“新高考”
23.高分滑檔案例:“655”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guī)劃免費課程:“課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任煒老師”,在下方圖示界面中,點擊“發(fā)消息”,填寫關(guān)鍵詞發(fā)送,即可收到相關(guān)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guān)鍵詞搜索,會出現(xiàn)很多相關(guān)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