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閑下來了,觀察到上海辦公室里的同事們生活特別精致:

  • 整箱購買品牌礦泉水、純凈水喝,不愿意去角落接大桶水。
  • 喝茶的時候直接加熱某品牌烏龍茶、茉莉花茶,比泡出來的好喝。
  • 每天兩杯品質咖啡,偶爾忘記買了,一定要喝掛耳咖啡,還必須用上掛耳咖啡杯。
  • 問我要不要一起拼48塊錢一份的全麥面包?這個價格還得拼?
  • 一杯青汁、沙拉和一口雞胸肉組成的輕食午餐要花掉我79塊錢,吃完30分鐘必餓。
  • 雖然一周休息一天,但SPA是不能少的。

一般來說,中產(chǎn)階級是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技之長,憑知識技能在寫字樓里找到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能付首付,能還月供,過著吃飽穿暖還有點閑錢的體面生活。

而所謂中產(chǎn)消費陷阱,就是想辦法讓你存不下閑錢來,盡可能地讓你每個月花光所有掙到的錢。

當你有點閑錢、有點時間又不知道干什么的時候:

自媒體博主會告訴去去有風的地方等風來,去海灘享受夏日的慵懶和愜意。

或者告訴你開一家屬于自己和閨蜜的寶藏小店,能夠掌握興趣和賺錢的結合才是最好斜杠老板娘,這時候你聽著感覺挺有道理,對,這就是夢想。

找不到對象不要緊,買新衣服、做醫(yī)美、做發(fā)型,只要自己足夠優(yōu)秀,幸福會自己來敲門。

打開某團購網(wǎng)站,無數(shù)黑絲長腿的年輕技師會告訴男人累的時候一定要犒賞自己,只需1099元,你就能和夢中女神肆意探討生命的起源。

雖然只有60分鐘。

特別是卷孩子教育,妥妥的坑爹連環(huán)套,這里面最大的開銷就是買學區(qū)房。

以西安為例子,花200萬買一個還不錯的學區(qū)房,上六年學,再賣出去的時候可能就是250萬了,不但解決了上學問題,還啥也不干掙了50萬。

學區(qū)高度依賴于政策變化,但現(xiàn)在國家政策里“教育平權”已經(jīng)是明牌了,學區(qū)房不會再有那么高的溢價,就算是砸在自己手里了,就當是為獲取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消費了。

還有各種興趣班和成長培訓,讓很多家庭壓力山大。

每天996的工作好不容易攢了點錢,結果都花在了美容、化妝品、換車、SPA、旅游,永遠每天很累很疲憊,永遠兩手空空,攢不下錢。

熬著最晚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

在我看來,消費陷阱不分階層,只要是對你收入水平而言沒有性價比的開銷,都是消費陷阱:

  • 比如月收入6000塊錢,買個2000塊的手機就夠用了,非要買8999塊的手機。
  • 健身房年卡才1599塊,私教課299塊,一下子買了20節(jié)私教課。
  • 家庭年收入不到20萬,高杠桿一步到位買了改善型的房子,每個月掙的錢80%用來還房貸。
  • 對金融的了解渠道僅限于某音、某乎,然后把積蓄都消費在了大A。
  • 買了兩個包、兩雙鞋,結賬的時候發(fā)現(xiàn)是自己半年的工資。
  • 收入不固定,饑一頓飽一頓,還能花3999塊錢去提升認知…

對普通家庭來說,避免踩進消費陷阱,最重要的是做好對收入和開銷的規(guī)劃。

比如每個月收入20000塊,房貸還掉6000塊,車貸還掉3000塊,吃飯交際控制在2000塊,買衣服鞋子控制在500塊。

超過的預算不要花,必須控制。

如果做不到上面的規(guī)劃,就是個人的消費欲望超過了自己的收入水平,要么想辦法提高收入,要么降低欲望。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每個月固定在足浴店開銷1500塊錢左右,突然有一天店里來了幾個新技師,銷售就會告訴他:

充值20000塊,可以解鎖無限想象哦。

消費陷阱是明擺著的,就看你跳不跳了。

還有一些賣房炒股、賣房創(chuàng)業(yè)、全職太太等等,為了賭一把美好的想象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花掉所有積蓄,才是真的陷阱。

這種陷阱還都是不標價格。

都說人生就是一場牌局,過得好不好,除了看手氣還要看技術,還要看定力。

但賭場里總是有人喜歡一把梭哈。

資本的層層套路都是寫好的劇本,我們普通人面對著高檔、輕奢、奢侈等不同價位品牌的誘惑,都是資本寫好的劇本。

我們就這么跟著劇本一步步走進資本給我們設定的坑,原本以為自己逃掉了,回頭一看也只是掉進了另外一個坑。

品牌的背后是一群藝術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算法工程師。

醒醒吧,牛馬就是牛馬,還真以為自己是中產(chǎn)階級啦?

除了基本工資和經(jīng)常被扣掉的績效獎金,沒有任何收益,一旦工作發(fā)生變故,生活就可能會陷入困境,最后在“鐵人三項”和“吉祥三保”里徘徊。

搭建資產(chǎn)管理的招商運營服務體系,分享產(chǎn)業(yè)園、城市更新在產(chǎn)業(yè)策劃、招商運營、產(chǎn)業(yè)培育、產(chǎn)業(yè)投資的經(jīng)驗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