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百家大院古建博覽園一期22棟古建筑,已于國慶期間全面開放。本人向百家大院捐贈的一大批歷史匾額,將用于創(chuàng)設(shè)國內(nèi)獨具特色的匾額博物館。

在我收藏的數(shù)千片匾額中,每一片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收藏久了,我甚至對它們都有了某種感情。雖然萬般不舍,但為了弘揚匾額文化,讓百家大院更精彩,我并不吝將部分匾額捐出。
懷著惜別之情,對館藏匾額一一巡禮。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塊堆在墻角被冷落許久的匾:【崇祀忠孝】。題匾人彭蘊章,題寫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其落款身份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福建全省學政”。

彭蘊章這個名字,今人或鮮有感覺,但它在清代末期極具影響力——彭蘊章是清朝最后一個擔任過領(lǐng)班軍機大臣的漢人!

在清朝的軍政高層人事結(jié)構(gòu)中,軍機大臣一般有六至七人,他們的政治地位相當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國務(wù)委員;而領(lǐng)班軍機大臣,又稱首席軍機大臣,是軍機大臣中的首領(lǐng),相當于總理。
如此類比詮釋,我們或許才能想象得到,彭蘊章在清末政壇曾是多么逆天的存在——他理應(yīng)在清代史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但令人困惑的是,坊間歷史輿論卻鮮少提及彭蘊章這個名字。在此,以前述匾額為媒介,回顧一下彭蘊章的政治高光時刻。
蘇州人彭蘊章,是道光十五年的進士,早年就在軍機處留值——職務(wù)名稱為“軍機章京”,即軍機大臣的文書助手??梢?,彭蘊章在政治生涯早期,就已經(jīng)深諳軍機大臣的工作。
道光年間末期,彭蘊章遠赴福州任福建全省學政,前述匾額【崇祀忠孝】即題寫于其間。大概在道光三十年,彭蘊章離任福建學政。此后他正式步入清朝軍政高位。咸豐元年(1851),剛滿二十歲的新登基皇帝,任命彭蘊章為軍機大臣,正式名稱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如前所述,同期軍機大臣人數(shù)多達六七個。早期的彭蘊章,在其中并不起眼,甚至為人沉悶寡言,人稱“彭葫蘆”。但彭蘊章的沉默,只是著眼于政治低調(diào),而非實力不濟。彭蘊章信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果然做到了。
咸豐四年(1854)十月,湘軍領(lǐng)袖曾國藩率軍攻克被太平軍占領(lǐng)的武昌城,消息傳到京城,咸豐皇帝喜出望外,傳旨重賞湘軍,授予曾國藩湖北巡撫之位,賞戴花翎。一時之間,朝野上下莫不對曾國藩和他的湘軍大加贊賞,尊崇不已,而曾國藩的威望也在水漲船高。

咸豐皇帝
但就在此時,向來寡言少語的彭蘊章,卻站出來潑冷水了,他在上朝時挺身而出,公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向咸豐提意見,大意是:“曾國藩挾湘軍之威,一呼萬應(yīng),雖有利于破太平軍,但對朝廷不見得是好事呀!”
咸豐一琢磨有道理,自古以來,沒有哪個皇帝不怕大臣軍權(quán)重、威望高的,尤其是像曾國藩這種自擁軍隊的。從那以后,咸豐對曾國藩心懷戒備,不斷許以他兵部虛職,鼓勵他率軍征戰(zhàn)打太平軍,但長期不給他地方實權(quán),以防他坐大,威脅到清廷中央。

也是從這開始,咸豐對彭蘊章刮目相看,處處倚重于他,逐漸視他為心腹大臣。咸豐六年(1856),領(lǐng)班軍機大臣文慶病逝,咸豐皇帝第一時間讓彭蘊章接替前者之位,晉文淵閣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任首席軍機大臣。
耐人尋味的是,研究彭蘊章和曾國藩的履歷發(fā)現(xiàn),他們倆在清廷的影響力軌跡,呈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
從咸豐六年至咸豐十年,在彭蘊章任領(lǐng)班軍機大臣的五年內(nèi),曾國藩基本都在領(lǐng)軍打仗,要地方實權(quán)一概沒有。尤其是咸豐七年(1857)彭蘊章推薦何桂清出任兩江總督,極大地牽制了曾國藩的影響力。
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李秀成部大破江南多城,直逼蘇州、常州,身為兩江總督的何桂清,竟然驚慌失措到遠遁上海去了。而何桂清的無能表現(xiàn),直接連累到他的推薦人彭蘊章塌房!

何桂清逃離戰(zhàn)場,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首先何桂清被罷免兩江總督,后來更被治罪殺頭;其次咸豐火速任命曾國藩為新一任兩江總督,不久后更是讓他統(tǒng)管蘇、浙、皖、贛四省軍務(wù)。曾國藩的影響力達到頂峰;再有,既然彭蘊章推薦何桂清失察,那么咸豐也就不再信任前者了。彭蘊章被第一時間罷免軍機大臣之職!
饒是如此,彭蘊章還在向咸豐力陳要制約曾國藩的權(quán)力,以防止后者坐大威脅皇權(quán)呢。但事到如今,彭蘊章的建議,咸豐不可能再聽得進去一丁半點。彭蘊章的歷史高光時刻已經(jīng)過去,只是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
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皇帝駕崩。在新皇帝同治眼里,彭蘊章已然是過時人物,后者再也不可能重現(xiàn)榮光。一年后,同治元年(1862),彭蘊章也在郁郁寡歡中病故。
實事求是地說,彭蘊章是一個少有建樹的首席軍機大臣,他的平庸表現(xiàn),也讓滿清皇室不再無保留地信任漢人大臣。在彭蘊章之后,清末再無漢人擔任過領(lǐng)班軍機大臣——哪怕影響力巨大的李鴻章也沒有企及這一政治地位。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公眾號ID:zhpctx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