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對中國作出承諾,莫迪就在金磚峰會交底,暗示只要印度還在,中俄就別想挑戰(zhàn)美國的地位?莫迪這番言論,釋放了怎樣的信號?他為何作出“維護美國霸權”的舉動?

這次金磚喀山峰會,35個參會國其樂融融之際,印度總理莫迪卻出來潑冷水,聲稱:“即使中俄想要進行金磚擴員,挑戰(zhàn)美國的地位,金磚組織也不應成為全球組織的替代者”。顯然,印度不想看到金磚擴員,而且樂于接受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莫迪能說出這番話,再次表明印度是一個只在乎自身利益,毫不關心他國訴求的國家。莫迪跳出來維護美國地位,主要原因是他們想要利用美國的力量,對中國施加更多壓力,從而讓自己撈取更多的利益。

從第二個任期起,莫迪就在中美博弈中“押注”美國,他希望美國能占據上風,從而讓印度能在中印邊境問題上,迫使中方作出讓步。對美西方構建“遏華包圍圈”的戰(zhàn)略部署,印度更是積極響應,還加入了美國主導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

莫迪的發(fā)言中,還暗示中俄將金磚組織“政治化”,卻呼吁各國支持聯(lián)合國安理會改革,這暴露了他們才是有政治目的的一方。莫迪說出這番話,就是想要讓各國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類似的舉動,印度已經在金磚內部進行了多次。而在此前的會議中,對金磚國家貨幣新結算體系,印度試圖強行設置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該體系不具備強制執(zhí)行力,二是要求將中國排除在外。要知道,金磚國家都是以共識的方式作出決策,大家不分國家大小,平等分配權利,現(xiàn)在卻跳出來一個只顧自己的政治利益,無視其他國家態(tài)度的印度。因此,雖然是金磚創(chuàng)始四國之一,但印度在很多重大議題上,話語權已經明顯下滑,這就是他們舉措引發(fā)的后果。

現(xiàn)在,尋求加入金磚的國家超過了40個,大家都飽受美西方霸權侵害,希望為國家發(fā)展尋找更好的出路。中國作為經濟體量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提出的和平發(fā)展思路,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因此大家才自愿聚集在中國身邊。印度的做法,無疑是嚴重影響金磚的內部團結,他們不僅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會錯過大量與他國的合作機遇,遭受更大的損失。

而且,印度把中國視為對手,他們選錯了對象。在2023年,中印貿易總額為1362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印出口高達1176.9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約1000億美元。而從貿易總量看,印度進出口總額1.1萬億美元,逆差2400億,占全球貿易額的2.3%,中國則超過25%,雙方根本不是一個體量的國家。對這樣的印度,我們真的有必要感到緊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