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你知道嗎?中國歷史上有一次非常失敗的考古挖掘,那就是1956年,由郭沫若主導(dǎo)的十三陵的明定陵挖掘。
因為當時的技術(shù)水平并不是很高,所以在陵墓剛剛開啟時,就有許多珍貴的寶物遭受了極為嚴重的風(fēng)化氧化,一些絲綢更是被蒸發(fā)得一干二凈,令人扼腕嘆息。
而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十年浩劫中,為了打倒“牛鬼蛇神”,連定陵里萬歷皇帝和皇后的尸骨都被揪出毀于一旦,讓已經(jīng)成為博物館的明定陵再一次受到了沖擊。
不僅僅是尸骨受損,就連那些珍貴的文物、棺槨之類的,也被嚴重損壞。也正因如此,定陵的發(fā)掘工作才告吹了,從那時起,國家就禁止了對皇陵的發(fā)掘。
最令人氣憤的是,這場災(zāi)難其實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事情還要從1955年開始說起。
那一年,郭沫若在拿到十三陵的挖掘許可后,剛開始發(fā)掘不久,就碰到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先是考古隊一直找不到定陵的入口。
他們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找到定陵的入口處,當入口終于出現(xiàn)時,天上又開始下起了怪雨。下雨本就對考古工作不利,居然還連續(xù)下了2個月。這在少雨的北京是十分罕見的情況。
與此同時,暴雨夾雜著雷電雷暴,乎的一聲雷擊,將守衛(wèi)在門口的石獅都給轟碎了一半。這樣的兇兆,使許多學(xué)者都萌生退出的念頭,但是郭沫若不以為意,繼續(xù)進行發(fā)掘工作。
順帶一提,在那次事件中,有好幾個村子的人來勸說郭沫若一行人,但都被郭沫若一一拒絕。而在這群人中,有一個很奇怪的老人。他衣衫襤褸,滿頭白發(fā),顯得有些飄渺虛幻。

他并沒有阻止郭沫若繼續(xù)挖掘,但卻神神秘秘地說:“想要打開定陵,就得找到一個與定陵之主萬歷帝八字相合之人,這樣才能帶著你們順利渡過生死河?!?/p>
說罷,老者悄然離去,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就好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后來,他們詢問了當?shù)氐拇迕?,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老頭的身份,這讓考古隊很是惶恐。
沒過幾天,又來了一場雷雨,其中有兩個考古隊的年輕骨干直接被雷給劈死了。這讓很多人都慌了神,覺得一定是觸犯了什么禁忌,好多人都做好了辭職的準備。
郭沫若見軍隊士氣低落,連忙站了出來,開始指揮團隊協(xié)作。他義正言辭地說道:“妖魔鬼怪不過是一群紙老虎,什么禁忌什么天條,也根本就是胡說八道?,F(xiàn)在新中國已經(jīng)建立,我們應(yīng)該以辯證唯物主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屈屈妖魔鬼怪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有了郭沫若的鼓勵,人們重新燃起了發(fā)掘的激情。可是定陵的石門最終開啟之后,所有人都親眼看到了那條“生死河”——一條黑乎乎的,散發(fā)著濃烈惡臭的排水通道。
郭沫若更是笑出了聲:“你們看,這就是無知的代價,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排水溝,就把他們嚇成了那個樣子。”
考古隊的人也放松下來。
他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無知的人其實是他們自己。
考古工作從前期準備到后期挖掘,一共做了3年多的時間,到了1958定陵的發(fā)掘,也告一段落。
此次發(fā)掘的珍貴文物共計三千多件。有金冠,有鳳冠,有夜明珠,有明三彩,可以說是結(jié)滿了“碩果”。
然而考古隊回家后不久,就接二連三地遇到了意外。
先是與郭沫若一同主持發(fā)掘的吳晗,在十年大亂時,因為撰寫《海瑞罷官》一事,而遭迫害,最終在獄中自盡,骨灰也不知所蹤。他的妻子,他的養(yǎng)女,都被人害死了,整個家族都被毀了。
而當時負責(zé)指揮現(xiàn)場挖掘的鄭振鐸則是因飛機失事遇難,給文物拍照的負責(zé)人精神失常自殺。這些當時的主要考古人員,無一例外全都遭遇不測。
這還不是全部,當時,考古工作進行到一半,一個村子里的人起了私心,竟然想用皇帝的棺槨拆下來給自己做棺材,這樣死后還能得到和皇帝一樣的待遇。然而他盜走的卻是萬歷帝皇后的靈柩。
結(jié)果沒過多久,這人就死在了家里。
隨后,這口棺材又被另外一家人取走,沒過幾天,這一家人同樣被發(fā)現(xiàn)死亡,他們的尸體被塞進了棺材里,緊緊擠在一起,死狀凄慘。
與此有關(guān)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死了,而考古發(fā)掘也經(jīng)歷了重大的損失。
這讓郭沫若驟然想起了下墓之前那個奇怪老人的話。莫非這個“生死河”真有說法?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也為了不讓自己出現(xiàn)意外,郭沫若決定再去一次定陵。
他再一次組織了考古隊剩余幸存的人,多數(shù)都是害怕厄運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的人,再一次探訪定陵。
而這一次,他還專門找來一個八字和萬歷帝相合的人。
這人名叫陳守義,是個算命先生,本來是經(jīng)朋友介紹求他找人,沒想到要找的人就是他本人。
一回生二回熟,這一次,郭沫若一行人很快找到了定陵的入口。
同樣一進門就找到了那條“生死河”。
只見陳守義蹲在河邊,念念有詞說著些什么,又突然掏出一把小刀,刺破自己的手指,擠了幾滴鮮血滴入黑乎乎的河道。
只見血珠與河面接觸的那一瞬間,發(fā)出“滋滋”的聲音。
或許是心理作用,那聲音之后,郭沫若一行人覺得空氣似乎都干凈了許多。
接著,陳守義站起來拍了拍手掌說:“行了,往里面走吧?!?/p>
考古隊面面相覷,還是迷迷糊糊地往深處走去。
越深入陵墓,氣氛越是沉重,仿佛有無形的壓力籠罩著他們。墓道彎曲,似乎沒有盡頭,而越是深入,那種古怪的氣息也變得愈發(fā)濃烈。
隊員們小心翼翼地繼續(xù)前行,突然間,他們的腳下踩在了一片軟軟的物體上。一個年輕的考古學(xué)家,低頭一看,立刻倒抽一口涼氣:“尸體!這里怎么會有尸體呢?怎么還沒有完全腐爛呢?”
陳守義看了一眼說:“看裝扮,像是護陵的守衛(wèi)?;蛟S是你們之前挖掘時期,不小心遺留在這里的?”

考古學(xué)家若有所思,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具尸體,然而當他走近的瞬間,那具尸體卻突然抖動了一下,宛如即將詐尸一般??脊艑W(xué)家立刻停下腳步,目光緊緊地盯著這具尸體,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恐懼。
"這、這是怎么回事?" 有人結(jié)結(jié)巴巴地問道,聲音帶著明顯的驚慌。
"可能是尸體在腐爛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氣體引起的抖動吧。" 一位隊員試圖用理性解釋,但語氣卻顯然有些不自然。
然而,就在他話音剛落的瞬間,那具尸體突然從地上躍起,速度之快讓人難以反應(yīng)。他們目睹著那具腐爛的尸體在空中翻滾,發(fā)出詭異的嘶嘶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