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陜西,榆林絕對是一個寶藏旅行地。

這座“九邊重鎮(zhèn)”,自古便是一處人文薈萃、歷史厚重、風云際會之地。它文物古跡眾多,自然風光也與關中、陜南不同,自是一派蒼茫遼闊的美,值得游人慢行細品。

這些年走走停停,我去過陜西不少地方旅游,但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圍著關中和陜南轉悠。心中雖然一直向往榆林,無奈距離稍遠,出行總歸不太便利,所以來的次數(shù)并不多。國慶假期前夕的這次米脂之行,我充滿了期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米脂位于榆林市中東部,黃土高原腹地,是無定河中游的一座千年古城。這里歷史厚重、底蘊深厚,最著名的標簽有兩個:一是米脂小米;二就是米脂婆姨。米脂小米是中國四大名米之一,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識;而“米脂婆姨”也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讓更多人認識到這座“美人縣”。

來了米脂,能玩能逛的地方很多。不過我們的旅行還沒開始,就先被這里的美食徹底“俘虜”。

驢板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米脂特色美食第一名,應該要屬“驢板腸”了。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說的便是驢肉味道之鮮美。之前我來過榆林,對榆林的羊肉印象很深,肉質鮮嫩而且一點沒有膻味,特別好吃。不過來了米脂,似乎就是驢肉的天下了。

米脂一帶(主要是米脂、佳縣)的“佳米驢”很有名,早在清康熙年間《米脂縣志》中便對“佳米驢”的使役有記載。驢板腸就是用“佳米驢”的大腸烹制而成的一道美食,號稱“驢八珍之首”,味道是麻辣咸香的口味,肥而不膩,綿軟香嫩,來米脂必吃。

碗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麻辣肝碗饦是陜北著名的風味小吃,我們在米脂也嘗了嘗。這種食物既可以當涼菜,也能算主食,飯量小的女孩估計一碗就能吃飽。

碗饦一般是用蕎麥做的,做法是用蕎麥仁加水滲透碾壓,摻成糊狀后過濾去渣,然后將粉糊旺火蒸熟后晾涼,變成固狀,吃的時候切成一片一片的柳葉形狀,然后涼調入味,再伴上提前做好的麻辣豬肝,就是一道葷素單配的下酒菜。

現(xiàn)在食物做得精細了,我們在米脂吃的這家店推出了一個雙拼碗饦,除了麻辣肝碗饦,還有西紅柿碗饦,大家都感覺挺好吃的。

黃米蓋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米脂用糜子做的特色美食也很多,糜子的原名叫“稷”、“黍”,是禾本科、黍屬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類作物。作為“五谷之首”,糜子在歷史長河中曾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農耕文明時期的主糧,不過現(xiàn)在許多人反而不知道糜子是什么了。

糜子去皮之后就是黃米,在米脂縣,黃米飯蓋、軟米油糕、攤黃、糕斜等都是用糜子為主食材的風味美食,還有一種糜子酒,味道也很棒,人多的話建議都可以嘗嘗。

攤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攤黃和糕斜都是主食,攤黃是用糜子面攤成的餅子,大概是餅子呈現(xiàn)淡淡的黃色,所以叫做“攤黃”。糕斜也很特別,它外面是白面,里面是糜子面,是曾經生活水平低下的時候,人們想出來的一種粗糧細做的方法,如今則成了一種特色美食。

空口吃攤黃和糕斜,都能嘗到一種甜甜的味道,很好吃。

糕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軟米油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糜子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雜面是小麥和豌豆按一定比例磨成的面,這是米脂人喜愛的一種面食。雜面很薄,倒上臊子別有風味,秋天的米脂清晨還是有些冷的,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雜面,立刻感覺身體也熱乎了起來。

雜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馃餡、煎餅也是陜北風味美食,馃餡里面裹的是棗泥,煎餅軟軟糯糯,蘸上調好的蒜泥汁子也很好吃。

煎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馃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次來米脂,就吃到了上頭!雖然食材簡簡單單,但米脂人粗糧細做,味道個個不賴。

那么,你來過米脂旅游嗎?你對這里的哪道美食印象深刻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