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名男子,自他出生到現(xiàn)在,母親兩次拋棄他,對他不管不問,只有短暫的時光享受過母愛。
可誰料,多年后,母親患病找到男子,一紙訴狀,將男子告上法庭,她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男子名叫戚祖成,如今51歲,人到中年的他,和家人過著平靜的生活,可誰料,突然有一天,他那消失多年的母親,竟然找上門來,再無平靜之日。
這一切還要從戚祖成的童年生活說起。

戚祖成的母親鄧阿梅,年輕時漂亮,美麗,可卻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已嫁給了丈夫。丈夫生在窮山中,家徒四壁,鄧阿梅自是嫌棄,言語中總是不經(jīng)意地多了一些數(shù)落。
丈夫的脾氣也不是很好,夫妻倆互不相讓,唇槍舌戰(zhàn),但往往是鄧阿梅占據(jù)上風。
自從生下兒子戚祖成后,鄧阿梅對生活更加不滿,她想要逃離,可又舍不得年幼的孩子??粗@個窮困的家庭,看著沒本事的丈夫,終于鄧阿梅還是做出了決定。
戚祖成1歲那年,鄧阿梅放棄了兒子,和丈夫離了婚,并快速找到一個有錢人,嫁了過去,還生下了一兒一女。

鄧阿梅離開后,戚祖成跟著父親生活,在他的童年記憶中,沒有母親的存在,沒有享受過母愛,但卻聽到很多有關母親的事情。
“你的母親跟有錢人跑了”,“你被母親拋棄了。”這些話,戚祖成經(jīng)常聽到。
隨著年齡的增長,戚祖成看著同齡的孩子都有母親,看著他們被母親關心、寵愛,而唯獨他沒有,他的心中萌生出對母親的恨意。
轉(zhuǎn)眼到了戚祖成16歲這年,一個中年女子突然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他的家中,看到戚祖成,女子說:“我是你的媽媽?!?/p>
這時,戚祖成才知道,這個女人是他的媽媽,而旁邊是他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而媽媽之所以回來,是因為第二任丈夫已經(jīng)去世了。
鄧阿梅見到已經(jīng)是個大小伙子的戚祖成,一臉愧意,她不停地跟戚祖成道歉,訴說自己當初的無奈,也希望戚祖成能原諒他。
只要戚祖成的父親能接受她,她以后就不走了,她要補償對戚祖成這些年缺乏的母愛,戚祖成沒有說什么,畢竟母親對他來說太陌生了。

父親默認了,之后的一段時間,鄧阿梅對戚祖成是百般呵護,噓寒問暖,似乎是要把過去多年缺失的母愛都補給兒子。慢慢地,戚祖成冰冷地心被母親暖化,曾經(jīng)對母親的恨意也消失殆盡。
而鄧阿梅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還帶著弟弟妹妹,把戶口也遷到了戚祖成的家中,真正地成為了一家人,這讓戚祖成的安全感大增。
一晃8年過去了,戚祖成也已經(jīng)成年,而父親已經(jīng)去世,他已經(jīng)習慣了母親的陪伴,也在母親操持下,戚祖成準備迎接他的婚禮。
然而沒想到的是,結婚前幾天,母親竟然不見了。戚祖成不停地找,不停地聯(lián)系,可沒有一個人知道母親的蹤影。
戚祖成有過一次被母親拋棄的經(jīng)歷,而這一次他似乎也是預感到,自己再次被母親拋棄,心中痛苦不已。

而這一次,母親一走就是27年。
已經(jīng)結婚成家的戚祖成,有了孩子后,和妻子孩子過著平靜的日子,對消失的母親開始慢慢的淡忘。
誰料,在戚祖成51歲這年,患病的鄧阿梅竟再次回來了,還直接帶著行李住進了他的家中。
見到鄧阿梅的那一刻,戚祖成那心底對母親的執(zhí)念再次出現(xiàn),他崩潰了,紅著眼眶,質(zhì)問母親:為何要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他?
母親一直低著頭不說話,同母異父的妹妹站出來為母親辯解,說:你不能這樣責怪母親,她也是有難言之隱。

戚祖成放下恨意,往好的方面去想,他試著去原諒母親,接納母親。
可誰知,母親卻將他告上法庭,這次,戚祖成寒了心,他不明白母親到底為何這么做,為何再次傷害他。
為此, 戚祖成找到記者幫忙,想弄明白母親到底有何意圖。直到這記者的介入與了解,真相才浮出水面。
原來,鄧阿梅再次出現(xiàn),不過是為了爭奪財產(chǎn)。
戚祖成的家住深山,有傳言說,山上有礦,萬一開采,勢必會有很大一筆錢。而鄧阿梅就是聽說了這個消息,才找上門,一是要求戚祖成為她養(yǎng)老,二是要分錢。
而早已對母親失望的戚祖成,就算真的有錢了,也不愿分給母親。
回想16歲那年,雖然母親回來了,也很疼愛他, 可每次跟別人談起時,都說戚祖成是她的侄子,并非是兒子。
戚祖成得知后,感到非常落寞,他始終無法被母親接受。
可妹妹卻解釋說:“我和母親的戶口都在這里,不管你給不給,這本身就都有我們的一份?!?/p>
而鄧阿梅更是過分,在沒有經(jīng)過戚祖成的同意后,私自將后山出租。
母親和妹妹一系列的行為,讓戚祖成憤怒不已,將母親趕出了家門,母親一時心急,住進了醫(yī)院。
妹妹沒想到戚祖成會如此狠心,但她放低了姿態(tài),懇求戚祖成能夠承擔起兒子的責任,為母親養(yǎng)老。
戚祖成不是狠心之人,他承諾會出基本的贍養(yǎng)費,但至于其他的財產(chǎn),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守護,留給自己的妻兒,不會給母親和妹妹。
都說母愛是無私的奉獻,然而在鄧阿梅的身上,卻是個例外。她或許有自己的苦衷和無奈,但這并不能成為她傷害兒子的理由。
作為母親,她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給予孩子關愛與支持,而不是在需要時才出現(xiàn),甚至為了利益而爭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