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名男子,少年時,只因吃了繼母的幾顆瓜子,因此得罪了繼母。
而他的父親,為了袒護繼母,將男子狠狠揍了一頓。之后三年,男子過著痛不欲生的生活,終于忍無可忍,逃離了這個家。
多年后,父親卻找到男子,要求男子為自己養(yǎng)老,男子會答應(yīng)嗎?
3歲,正是一個孩子無憂無慮的年紀,是享受父母疼愛,感受歡樂童年的年紀。

可是小王,他的歡樂卻在三歲那年戛然而止,父母之間矛盾重重,終究無人顧及小王的感受,父母分道揚鑣。
自從那天起,小王就成了一名無父無母的孤兒。的確,小王確實判給了父親,可父親要外出打工,忙于生計,根本無暇顧及小王,只得把小王丟在鄉(xiāng)下,交給爺爺奶奶照顧。
只有逢年過節(jié)時,小王才能見到匆匆趕回的父親,可每次待不了幾天,父親又會匆匆而去。
久而久之,小王對父親變得越加陌生,即便父親回來,他只遠遠的望著,不敢上前。

小王也是幸運的,爺爺奶奶都是淳樸的農(nóng)村人,加上隔輩親,所以對小王尤其照顧,總是盡可能順著小王的心意,給小王做好吃的,讓小王的童年充滿快樂時光。
上小學后,小王開始讀書認字,認知能力也在提升,他也漸漸懂得自己與同學的不同,別人都有父母相伴,而他只有爺爺奶奶。
當父親再次回家時,他總希望能回到父親身邊,與父親在一起生活,像個正常的孩子一樣。
直到11歲那年過年,父親終于開口提出接小王到身邊生活,學習。
得知這個消息,小王興奮得睡不著,幻想著城市中的樣子,還有和父親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年一過完,小王就跟著父親來到城里的家中,可開門的卻是一個陌生中年女子,小王一時愣住了,父親這才介紹說是他的繼母。
原本以為回到父親身邊就能像個正常的孩子,享受父親的疼愛,沒想到卻是小王噩夢的開始。

繼母對小王的到來并不歡迎,甚至有些厭惡,因為小王的到來,打亂了繼母平靜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小王每次不小心犯錯,都會遭來繼母的白眼與嫌棄,還有言語中的責罵。
可小王再怎么小心翼翼,有些錯誤還是難以避免。
有一次路過茶幾時,不小心打翻了一個杯子,繼母聽到砰的響聲,出來看到地上破碎的杯子,對著小王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罵,還說是鄉(xiāng)下來的野孩子。
小王強忍著淚水,吞下委屈,慢慢地,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就連在學校,也會因為農(nóng)村的老家話,遭到同學的嘲笑。
所有的委屈,小王直往心中默默吞,他不敢與父親說,而他的父親也從不關(guān)心他。

如果哪天父親真的找他,他會更加恐懼,因為每一次父親的主動,都伴隨著怒吼與動手。
有一次,小王在學校被同學們欺負,滿心委屈的希望父親能為他出一口氣,他得到的沒有理解與疼愛,反而是另一場嚴厲的責罵,還伴隨著一巴掌的屈辱。
從此以后,小王與學校的每個人,與父親與繼母,猶如陌生人。
直到有一次小王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放著一袋瓜子,小王知道那是繼母買的,因為繼母平時酷愛瓜子。他很想吃,就想著趁繼母不在,準備偷偷抓一小把。
誰料,小王正伸手抓瓜子時,門打開了,繼母進門恰好看到這一幕,立刻怒火中燒,當場訓斥小王后,還向父親告狀。

那天父親下班回來,二話沒說,就狠狠打了小王一頓,逼著小王去跟繼母道歉。
從這天起,小王在這個家中,仿佛成了父親和繼母的發(fā)泄對象,只要他們不開心,就會對小王責罵與訓斥,有時還伴隨著動手,仿佛小王是父親和繼母不幸福的根源。
忍受了三年這樣的日子,小王14歲時,在一次被父親訓斥后,他帶著幾件單薄的衣服,悄悄逃離了這個讓他痛苦的家。
小王離開后,他不知道父親有沒有找他,不過這些他不在意,重要的是他自由了。
小王是幸運的,雖然他年齡小,但他還是遇到了好心的人,在一家小飯館里賺些微薄收入養(yǎng)活自己。

但小王也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雖然放棄了學業(yè),卻從未停止過學習,一邊工作,一邊參加社會考試,提升自己的能力。
成年以后,小王有了不錯的工作,生活平靜普通,但每每想起曾經(jīng)痛苦的經(jīng)歷,他還是無法釋懷。
可沒想到有一天,小王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他的父親托電視臺找到他。小王不想見,可耐不住節(jié)目組的再三邀請,小王還是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
如今的父親臉上已經(jīng)有了皺紋,見到小王那一刻,父親眼中的淚水噴涌而出,嘴唇抖動著說:“兒子,對不起,你能原諒我嗎?我現(xiàn)在需要你的照顧?!?/p>
就這么一句話,小王原本還帶著期待的心再次失望。
在小王眼中,父親的眼淚此刻就像笑話一樣,父親并不是真正的道歉,只是想讓自己為他養(yǎng)老而已。

小王回憶著過去的種種,渾身顫抖,抱頭痛哭。父親解釋說,那不過是正常管教而已,都是為了小王好。
哪怕到了電視臺,父親不曾覺得自己虧待兒子半分。小沉默了一會,站了起來,只說了一句:“從今以后,你我再無關(guān)系?!?/p>
說完,小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正是這次與父親見面,小王對過去也完全放下了,決定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小王雖然童年不幸,但他依然積極努力地生活、工作,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但有些傷害一旦發(fā)生了,就是一輩子的傷害,不是道歉就能原諒的。
所以,好好珍惜身邊的人,溫柔相待,才能有和睦溫暖的家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