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不到錢就習慣性抱怨大環(huán)境不行,抱怨項目不行,抱怨老師不行,抱怨公司不行的人,全都是傻比,有一個算一個。

曾經,我就是這樣一個傻比,是一個自己能力不行,只喜歡抱怨的蠢貨。

我大學還沒畢業(yè)的時候,去培訓班學代碼,學了4個月,只會用adroid studio寫簡單的界面,復雜一點的功能就懵逼了,這時候我開始抱怨培訓班的老師教得不行。

16年底,我來深圳找程序員的工作,面試了整整30家公司,全部被拒。

這時候我開始抱怨,大環(huán)境不行了,技術迭代太快了,現在的市場需要更牛逼的技術人才,老師教的那點皮毛根本用不上。

人性里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甩鍋,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卻從來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視頻,講了一個賺錢的思維,我覺得講得很好,我想分享給你。

這也是支撐我后來把自媒體做起來,靠自媒體白手起家,順帶還帶領很多人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底層原因。

這個思維就是,如果你想在任何領域有所成就,那么你一定要學會像農民一樣去思考,用農民種地的思維去做這件事。

什么叫做像農民一樣思考呢?

就是農民種地的時候,不會沖著莊稼大吼大叫,也不會責怪莊稼長勢過慢,更不會在莊稼長成之前將其連根拔起。

相反,他們會在合適的土壤上種合適的種子,在合適的時間灌溉和施肥,更會定期為它們清除雜草。

很多人不管是做IP,還是做任何一個項目。

剛開始的時候信心滿滿,看到別人出成績,覺得自己去做也能賺到錢。

但是做了十天半個月,急了,就開始質疑,是不是項目不行,是不是這行太卷,是不是新手根本就沒有機會。

很顯然,種三天地,就問為什么還沒有收成,這種人是不尊重常識。

在自媒體這個賽道,別人寫幾十萬字、拍幾百條視頻都不一定能激起水花,憑什么這錢能讓你賺了。

農民從來不會報怨莊稼長勢不好,只會責怪自己不會種植,不會照顧它們。

我剛開始接觸自媒體這個賽道,是在2016年,我寫了整整一年的簡書和公眾號,寫了60多萬字,一共就賺了43塊錢。

對,就是43塊錢,我記得非常清楚。

一個人之所以賺不到錢,核心原因其實就兩個,要么是選錯了,要么是深耕的時間不夠長。

任何一個行業(yè),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稱王,靠的都是時間的堆積。

在不完全懂一個行業(yè)之前想賺到大錢,那都是癡心妄想,是心智不成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就是靠著從寫公眾號開始,慢慢開始做個人IP,慢慢開始簽約孵化IP,然后實現了草根翻身,也讓我公司連續(xù)幾年營收突破1000萬。

我相信很多人都報過培訓班,不管是學樂器的、學跳舞的、還是學IP的、學項目的,失敗的一定是大多數。

為什么?

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草包,這個你得承認。

曾經的我就是個草包,自己不堅持不鉆研,反而怪這個怪那個。

任何行業(yè),師傅都只能領你進門,至于你最終做得怎么樣,還得看自己的造化,這個道理大家不是不懂。

我們所有人都想賺錢,但是絕大部分人又耐不住寂寞和孤獨,不花時間去修煉自己,心中雜念太多,總想一步登天。

我想告訴你的是,多數失敗都是源自于放棄,多數成功都是來自于堅持。

我們都應該堅定不移的相信那么樸實的道理,慢就是快,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要耐心,播種之后就要靜靜的等待。

不管做什么事,都應該學會用農民的思維去行動,找到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并且清理自我懷疑的雜念。

人生就是一場耕種,不與別人比快慢,不與他人爭高低。

萬事先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責怪所有人、事、物。

不管你是做IP,還是做任何一個項目,我覺得最應該保持的姿態(tài),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農民。

你要選擇適合這片土壤的種子——選對賽道。

你要做好灌溉和施肥——用心和勤奮。

你要定期清除雜草——第一性原理,抓大放小。

你不要對著莊稼大喊大叫——耐心,情緒穩(wěn)定。

你不要責怪莊稼長得不夠快——尊重規(guī)律。

你不要在莊稼長成之前,就將其連根拔起——耐心與等待。

像農民一樣思考,去感受種子慢慢扎根的過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把事情做好了,賺錢就是水到渠成。

讀過的一本書,寫得不錯,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