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的美容術(shù)》是懸疑電影《完美敵人》的原著小說。電影我沒看過,但小說非常精彩,篇幅不長,我一口氣讀完,非常緊湊和引人入勝。

作者諾冬是比利時法語作家,自1992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后,幾乎每年一本,本本暢銷,多部作品被改編為戲劇和電影。

▲ 阿梅麗?諾冬,生于1967年,比利時人,用法語寫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阿梅麗?諾冬,生于1967年,比利時人,用法語寫作。

這本書的靈感是否出自一次飛機(jī)延誤?整部小說幾乎全以對話構(gòu)成,憑借奇特、幽默、富有哲理的對話推動情節(jié),結(jié)局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

▲ 書本封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書本封面。

商人杰洛姆?安古斯特在候機(jī)大廳心煩氣躁,飛機(jī)因機(jī)械故障推遲起飛,他討厭等候又無可奈何,拿出一本書埋頭讀起來。

一個陌生人和他搭訕,自稱是荷蘭人,叫泰克斯托?泰克塞爾。

安古斯特說不想和他說話,泰克塞爾卻糾纏不休,因?yàn)闆]有一條法律禁止人說話。

“我快煩死了!尤其是您來了以后?!?br/>“是的,生活中充滿了這種小煩惱,它們使生活變得不可理喻。并非只有形而上學(xué)問題才能揭露存在的荒謬性,生活中的小煩惱也同樣能夠做到?!?br/>

安古斯特問泰克塞爾為什么要這樣做。

“因?yàn)槲蚁脒@樣,我總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br/>“我倒想抽您的嘴巴?!?br/>“您辦不到,那是違法的。我活著的樂趣,就是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lián)p人利己。如果受害者無法自衛(wèi),這種損害就更加有趣?!?br/>

故事就是在安古斯特和泰克塞爾的斗嘴、辯論中展開,你可以一目十行,飛快讀完。然而讀完后,你又忍不住翻回去再讀一次,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好的小說都是耐看的。

▲ 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影《完美敵人》(2020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影《完美敵人》(2020年)。

接下去說吧。

泰克塞爾纏著安古斯特說個不休,說他的童年、往事,也說他的宗教和哲學(xué)觀。

泰克塞爾說父母在他四歲時就死了,肩并肩吊死在客廳的梁上,沒有任何解釋。他覺得父母不愛他,如果愛自己的孩子就不會自殺。

泰克塞爾說他八歲“殺過人”——通過祈禱“殺死了”同學(xué)弗蘭克

弗蘭克可愛又帥,體操又好,而他又瘦又弱,更加仇恨弗蘭克。

一個星期天晚上,他花了好幾個小時祈禱,使勁祈求上帝殺死弗蘭克。第二天,老師含淚宣布弗蘭克死于心臟病,班上的同學(xué)都哭了,他卻很自豪自己成功了。

然而,他慢慢意識到,弗蘭克死了并沒有使他討人喜歡,他的低下地位一點(diǎn)也沒改變。

▲ 電影把男主角的職業(yè)由商人改為建筑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電影把男主角的職業(yè)由商人改為建筑師。

他住在祖父家,祖父養(yǎng)了三只貓,他負(fù)責(zé)喂貓,每次攪拌貓糧都覺得惡心不已。十二歲的一天,他不知為何捧起一把貓糧吃起來,更奇怪的是,他覺得很好吃。

“三只貓怔怔地看著我把它們的貓糧全都搬到了我的肚子里。我比它們更恐慌:我發(fā)現(xiàn)我與它們之間沒有任何區(qū)別。我清楚地感覺到,不是我在吃,而是有一種強(qiáng)大的崇高的力量在強(qiáng)迫我吃。所以我把盆子里漿糊一樣的碎魚吃得精光,一點(diǎn)都沒剩。那天晚上,三只貓不得不餓肚子了,成了目睹我墮落的證人?!?br/>

從此,他失去信仰,他不信上帝了,他信敵人——就是他自己。

“上帝存在的證據(jù)無力且空洞,證明他力量強(qiáng)大的證據(jù)則更加貧乏。而證明內(nèi)在有敵人,證據(jù)很充分;證明其力量強(qiáng)大,證據(jù)更是多得驚人。我之所以相信內(nèi)在存在敵人,是因?yàn)槲胰杖找挂苟荚诼飞吓龅剿?。這個敵人從內(nèi)在摧毀值得摧毀的東西?!?br/>

▲ 《完美敵人》電影劇照(2020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完美敵人》電影劇照(2020年)。

泰克塞爾說他沒有熟人、沒有朋友、沒有愛情,如果要他住口,安古斯特就得和他說話??上攵补潘固赜卸嗖荒蜔?。

安古斯特說泰克塞爾沒有同理心,是小時候沒有得到過愛的典型表現(xiàn)。

泰克塞爾極端自私,蔑視道德,奉行“快樂原則”。

二十歲那年,他在巴黎蒙馬特公墓看到一個迷人的少女,他第一次渴望得到一個人,他“完成了一個壯舉”,性侵了那個少女。

“您從未遭遇以下的情形:眼前就有水,干凈甘甜,伸嘴可及,它是干渴難忍的您的救命稻草,可您就是無權(quán)飲用。您剛剛穿越沙漠,水卻拒絕了您,不讓您喝,理由是您不合它的口味。多么荒唐的理由,好像水有權(quán)拒絕您似的!真無恥!你喝它,而不是它喝您,不是嗎?”
“這是強(qiáng)奸犯的邏輯。”

▲ 《完美敵人》電影劇照(2020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完美敵人》電影劇照(2020年)。

泰克塞爾對少女念念不忘,走遍巴黎找她。十年前,他找到那位女子,女子已經(jīng)結(jié)婚。女子以為他是某位熟人,邀請他來家里做客。這次,女子認(rèn)出了他的笑聲,想起了被性侵的痛苦。

泰克塞爾提出要求,希望知道女子的名字,希望女子親手殺了他。但女子說不喜歡暴力,只希望他蹲一輩子監(jiān)獄。

他殺了女子,并從新聞報道上知道了她的名字:伊莎貝爾。

▲ 《完美敵人》電影劇照(2020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完美敵人》電影劇照(2020年)。

說到這,故事開始轉(zhuǎn)向了。

安古斯特似乎挨了一記悶棍,他問泰克塞爾是不是在1989年3月24日周五殺了那個女子,他就是伊莎貝爾的丈夫。

泰克塞爾不斷激怒安古斯特,希望安古斯特掐死他,但安古斯特不肯,他說會報警。

“膽小鬼!伊莎貝爾有權(quán)懲罰我,因?yàn)樗鞘芎φ撸蜎]有這種自由。只有受害者本人才能饒恕別人。”

泰克塞爾步步緊逼,他說十年前的犯罪現(xiàn)場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報警沒用。他只希望安古斯特結(jié)束他的小命,他需要一種懲罰。

為什么呢?因?yàn)樗⒉幌霘⑺酪辽悹枺凶飷焊?。所以,他想安古斯特動手殺死他,他就不會再說話了。

說到這,你是否想到了什么?

是的,就是兩個分裂人格在對話。故事不難推測,雖然懸念很足,但走向太明顯了。

故事后面的對話越激烈,越顯示兩個人格的扭曲與碰撞。

泰克塞爾極端講究形式,按照“美容術(shù)”行事,必須搞得安古斯特頭昏腦漲,觸動他的神經(jīng),讓他沖動起來,完成命中注定的必由之路。

“您知道,我是個罪人,并非所有的罪犯都會產(chǎn)生罪惡感。可一旦產(chǎn)生了罪惡感,他們便會一心想著它,罪犯將遭受懲罰,就像水將流向大海,受害者必將復(fù)仇一樣天經(jīng)地義。杰洛姆?安古斯特,如果您不對我進(jìn)行報復(fù),您就是一個不完整的人,您就完成不了作為被選中之人的使命,您就無法擁抱您的命運(yùn)?!?br/>

安古斯特不肯就范,他說殺人是犯罪,是拿生命去冒險。

“您好像沒有明白,如果我殺了您,而您又不是我,我就會在監(jiān)獄中度過余生。”
“如果你不殺我,你會在一個糟得多的監(jiān)獄里度過余生,這個監(jiān)獄就是你的大腦,你會不停地問自己,最后折磨自己,問自己究竟有沒有殺死妻子?!?br/>

安古斯特終于被泰克塞爾逼到怒火中燒,他抓住“敵人”的頭往墻上撞,每撞一次都大喊:“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

1999年3月24日,前往巴塞羅那的乘客們在等待飛機(jī)起飛時目睹了一場無名演出。當(dāng)飛機(jī)不明原因地延誤到第三個小時,一個乘客離開座位,來到大廳墻邊,頭往墻上撞了好多下。他憤怒得像頭獅子,以至于誰都不敢去拉他。他一直撞到倒地身亡為止。

▲ 電影把“敵人”由男性改為女性(2020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電影把“敵人”由男性改為女性(2020年)。

故事并不復(fù)雜,短短的小說卻似乎有大部頭的思想容量,從中可以考證出一大堆歷史、哲學(xué)、文學(xué)背景,這種“純對話”的寫作方式也對語言表達(dá)、邏輯思維、演繹推理提出很高要求,很適合改編成戲劇和電影。

小說于2001年出版,改編電影《完美敵人》于2020年上映。電影和小說還是分別挺大,“敵人”由男性變成女性了。

你可以把它看成懸疑小說,也可以看成哲理小說,就像作者所說:“生命中最瘋狂的事莫過于此: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我們遇見的第一個他者即是自己?!?/strong>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