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國和韓國的正式建交,讓中朝關系再次成為國際焦點,中朝關系開始變得微妙起來,甚至有傳言,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下令要與臺灣“建交”。
國際輿論上更是謠言四起,有人說,因為中韓建交,中國和朝鮮關系很有可能出現(xiàn)“惡化”。
這種謠言,當然是無稽之談,提起中朝關系惡化,那么就不得不提1969年朝鮮重兵壓向鴨綠江這件事了。

一、朝鮮要求和中國分享原子彈技術
1961年,中國和朝鮮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朝鮮因此成為中國唯一一個軍事同盟國,這對于一向奉行不結盟國策的中國來說,是極其罕見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遭受了三年自然災害,甚至中國人自身都吃不飽穿不暖,在這種艱難情況下,中國仍然沒有放棄對朝鮮的援助,而且是沒有打折扣的援助。
1964年成為中朝關系的轉折點,這一年,中國原子彈試爆成功。
對于朝鮮來說,他們太想擁有原子彈這等核武器了,在朝鮮看來,只要有了原子彈,美國對他們的威脅就大大降低了。甚至來說,統(tǒng)一朝鮮半島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然而,當朝鮮提出希望新中國和他們共享原子彈技術時,新中國出于種種政治因素考慮,拒絕了朝鮮,這讓朝鮮對中國有了很大不滿。

就在這一年,蘇聯(lián)向朝鮮伸出了“橄欖枝”,蘇聯(lián)承諾,只要朝鮮“緊跟”蘇聯(lián),蘇聯(lián)將全力幫助朝鮮發(fā)展工業(yè),蘇聯(lián)提供給朝鮮的援助,數(shù)量上,將比中國多得多,質量上,要比中國的好。
就這樣,在利益面前,金日成開始全面倒向蘇聯(lián)。
1965年,朝鮮開始抹黑中國在朝鮮戰(zhàn)爭的貢獻,甚至不惜修改教科書。
兩國貿易交流開始減少,朝鮮在外交上對于中國駐朝鮮大使館進行了諸多限制。東北邊境,兩國民眾開始了一系列摩擦。
二、朝鮮重兵壓向鴨綠江邊境
1969年,中蘇兩國在我國珍寶島爆發(fā)了武裝沖突。蘇聯(lián)在珍寶島吃虧之后,他們揚言要對我國展開核武器打擊。
面對蘇聯(lián)的威脅,毛主席下令,只要蘇聯(lián)敢動手,新中國堅決反擊,另外一方面,從國家安全考慮,毛主席下令中央諸多領導人開始轉移出北京,比如說鄧小平轉移到了南昌,譚震林轉移到了桂林。

在蘇聯(lián)揚言一周內,百萬機械化大軍可以殺到北京城下時,朝鮮為了配合蘇聯(lián)的“軍事計劃”,也開始向鴨綠江邊輸送重兵。
一時間,中朝邊境鶴唳風聲,大有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勢。
面對中蘇兩國的夾擊,毛主席調集重兵,向東北邊境增兵。毛主席此舉是向朝鮮表明,新中國不怕任何威脅,如果朝鮮敢發(fā)動進攻,中國堅決殲滅來犯之敵。
朝鮮向鴨綠江大軍壓境,本身就是做給蘇聯(lián)看的政治姿態(tài),十幾年前的朝鮮戰(zhàn)爭,不但打怕了美國和韓國,也讓蘇聯(lián)和朝鮮看到了中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
金日成不會不明白,朝鮮是根本不可能打得過中國的。
面對中國的強硬反擊,蘇聯(lián)同樣不敢輕舉妄動,從朝鮮戰(zhàn)爭,到對印反擊戰(zhàn),到珍寶島沖突,蘇聯(lián)深深意識到,中國是很難戰(zhàn)勝的,蘇聯(lián)口中喊著對中國進行核武器打擊,這也只是“打空炮”而已。

要知道,中國同樣是一個擁核大國,而且蘇聯(lián)明白,美國才是蘇聯(lián)真正的競爭對手,一旦蘇聯(lián)和中國開戰(zhàn),只會讓中國向美國靠攏,最后得利的一定是美國。
三、毛主席一招緩和中朝關系
就在中朝兩國邊境氣氛緊張之時,一件意外之事發(fā)生了。
1969年4月15日,一架美軍偵察機,意外闖入朝鮮領空,被朝鮮防空部隊擊落,機上31名美軍全部陣亡。
用朝鮮軍隊的話來說,這是給金日成領袖的生日禮物,這一天,是金日成的生日。
對于這一事件,美軍立即對朝鮮發(fā)出了戰(zhàn)爭威脅。美國一些盟友甚至喊著要組成聯(lián)合國軍,進行“第二次朝鮮戰(zhàn)爭”。

在很多人看來,朝鮮這幾年一直和中國“針鋒相對”,此前,朝鮮更是企圖越過鴨綠江,和蘇聯(lián)夾擊中國。對于中國來說,不說趁機對朝鮮落井下石,至少不會幫助朝鮮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發(fā)表了公開聲明,新中國外交部門明確表示,中國和朝鮮是軍事同盟國,中國將和朝鮮共進退。
中國的這一聲明,讓朝鮮非常感動,反觀蘇聯(lián),對于美國對朝鮮的軍事威脅,蘇聯(lián)并沒有做出強硬的表態(tài)。
這一刻,金日成明白,只有中國才會無條件地幫助朝鮮。
接下來,毛主席更用一招,讓中朝關系徹底和解。
1969年9月,毛主席主動邀請朝方參加新中國建國20周年閱兵慶典,中方的主動邀請,讓朝鮮找到了和中國恢復友好關系的契機。

10月1日,一位朝鮮高級領導人出現(xiàn)在了天安門城樓之上。
1970年,在金日成主動邀請下,周恩來總理訪問朝鮮。這是自1966年以來,中國中央領導人第一次訪問朝鮮。
當周恩來走下飛機時,朝鮮最高領袖金日成熱情地伸出手,和周恩來總理緊緊握手。兩人熱情地擁抱在一起。
正式會談期間,金日成一臉感慨地說道:“總理先生,過去朝鮮的確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好,我希望中朝兩國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仍然親密無間地合作?!?/p>
周恩來總理點頭道:“朝鮮是中國唯一一個軍事同盟國。我相信兩國的關系,會越來越堅固,中國也愿意和朝鮮展開更加廣泛更加深入的合作?!?/p>
周總理這次訪問,讓中朝兩國關系基本正常化。之后幾年,朝鮮再也沒有對中國有過敵視的舉動。

1978年9月,鄧小平訪問朝鮮時,朝鮮更是為鄧小平舉行了各種隆重的歡迎儀式。
回顧1969年的中朝關系危機,不得不說,毛主席主動邀請朝方訪問中國,實在是高明至極,一方面,這一招讓中朝關系慢慢和解,另一方面,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的格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