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樓下便利店看到韓國進(jìn)口的枳椇茶賣,我拿起來左看右看,卻也沒在瓶子上找到一個“男”字。
怪事。

↑韓國枳椇茶,圖源淘寶

要知道在韓國便利店賣的枳椇茶包裝上十有八九都會寫個“男”字,令人忍俊不禁。通過翻譯軟件可知,枳椇茶的核心賣點是“解酒解酒,解酒解酒!” 韓國那邊天天喝酒的應(yīng)該主要是男性,所以才會在瓶身上寫男字吧。

看最底下配料成分,除了枳椇濃縮液,還有50%“必須努力學(xué)習(xí)”和31%“故事”。這就是韓國男人,喝酒、解酒、超努力學(xué)習(xí)、很有故事,我不禁肅然起敬。(哦你說是翻譯錯誤啊,那沒事了。)
但到了國內(nèi),這宣傳策略完全就不一樣了。主打什么0糖0脂、輕松喝沒負(fù)擔(dān)。毫無解酒和“男”的元素,主打健康飲品。但我尋思,這么一搞,那不是一點枳椇味都沒了?不甜的枳椇制品,那可是完全丟掉了靈魂。

↑植物園門口的這棵樹每年都結(jié)超多果

枳椇(Hovenia sp. 鼠李科枳椇屬)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可能是拐棗。我之所以熱衷于在冬季去植物園、西湖邊撿拐棗吃,可不就是為了那一口霜打過后,甜蜜到發(fā)膩的感覺嗎~
它太甜了,以至于每次興沖沖撿了一大把后,只啃兩小口就滿足了。剩下的只有擺在路邊等有緣人、有緣鳥、有緣松鼠拿走。

↑拐棗吃的是果柄
拐棗比較特殊的地方是,其食用部分不是果實,而是果柄。打個比方,好比蘋果的梗和果肉上下對調(diào)了。它的果柄雖然乍一看像是歪七扭八的干樹枝,但只要輕輕破開外皮,內(nèi)部可真是飽藏蜜水。

↑冬季枝頭的天然拐棗酒
它的糖分太多了,以至于放著幾天,就會自己冒出酒味來。到了12月,枳椇葉片幾乎落盡,還殘留在枝頭的拐棗往往滿是酒味,不那么好吃了(當(dāng)然也有人更喜歡這樣的拐棗)。因此除了撿來當(dāng)小零食吃,也有許多人會拿去泡酒。

↑枸(狗),圖自《詩經(jīng)名物圖解》
拐棗的別名還有很多,像是金勾勾,萬壽果,糖罐子,雞爪梨等等。由于它實在太甜,《爾雅》中這么寫:”翼古者,人君燕食所加,庶羞?!?說就連甘蔗都比不過它。《詩經(jīng)》中:“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一句中的枸,指的也是拐棗。

↑圖自《詩經(jīng)名物圖解》
但比較神奇的是,傳統(tǒng)中醫(yī)和海那邊的韓國人卻認(rèn)為枳椇能解酒?!侗静荨酚涊d:枳椇,一名木蜜。以木為屋,屋中酒則味薄。注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誤有一片落在酒甕中,其酒化為水味。


↑枳椇子
這就過于神奇了,西有耶穌能把水變酒,東有枳椇能把酒變水。后來,人們則一般收集枳椇種子——枳椇子,與葛根搭配做解酒用途。確實也有現(xiàn)代中醫(yī)文獻(xiàn)證明了枳椇子的解酒功效。

↑果實
枳椇子就是果實里的種子,它的果實就像小燈籠似的吊在果柄的頂端。大約七八月份枳椇就會開始結(jié)果,果實呈綠色,果柄雖然已經(jīng)膨大,但著實沒法吃,澀的很。


↑上圖為北枳椇,下圖為光葉毛果枳椇
通過觀察果實外表有沒有毛,我們可以辨別出浙江的兩種枳椇。北枳椇Hovenia dulcis 無毛,光葉毛果枳椇 Hovenia trichocarpa 長滿了毛。

那什么時候才能吃到甜蜜的拐棗呢?要等到霜降后秋葉漸黃,果實外皮變白變脆的時候才行。滿樹鬧騰的麻雀和松鼠,會告訴你最合適的時機。它們在枝頭的震動會讓果實整個兒脫落下來或者破開,枳椇飛散一地。


其他幾個季節(jié)的枳椇就比較缺乏辨識度了,主要得看葉子。其葉片近心形,葉脈為三出脈、微微發(fā)紅?;ǘ浒咨?xì)小,不太容易觀察到。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除注明外)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xié)議進(jìn)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zhuǎn)載請務(wù)必保留以上聲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