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讓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然而,我們是否應該醒醒,思考一下這些輔導到底有沒有用處呢?

校外輔導助長孩子依賴心理
需要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往往容易養(yǎng)成依賴心理,難以形成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這些學生上課聽講不認真,容易分心,而且因為在外面學過同樣的內容,容易自以為是。這樣一來,知識就容易“夾生”,基礎不扎實,對以后的學習會產生負面影響。
班級里有一些學生在數學課外輔導班已經學過了某些知識點,于是,在學校的數學課上,他覺得自己已經懂了,就不再認真聽講。
結果,在后續(xù)的學習中,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并不深入,遇到一些變式題就束手無策了。
學習東西“夾生”,是參加輔導班的學生的通病。

?輔導班無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的是知識,但這類學生真正缺乏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類學習能力,這種學習能力不是參加輔導班所能彌補的。
輔導班本身重視的是學生成績,這對于輔導班的聲譽至關重要。
所以輔導班是不會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會拔苗助長,尋求快速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方法。他們會把知識掰碎、揉爛,塞給學生,學生缺乏自我探究的過程,缺乏探究能力,而這正是這類孩子所缺乏的。
所以,表面看孩子成績提高了,事實上,孩子的學習能力更欠缺了。
我鄰居家的孩子,父母條件很好,可是孩子沒什么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成績一般。
所以他的父母采取了最粗暴最直接的方法——砸錢!
孩子每天輾轉于六七個老師之間,疲憊不堪,最終孩子是考上了重點高中,可是進了高中以后,由于他的學習能力并沒有提高,所以他很快就露出本來面目。
注重孩子成績本身,忽視孩子學習能力的建設,這樣的課外輔導并無實際意義。而孩子學習能力建設,是一項持之以恒、由來已久的工程,追求短平快的輔導班絕不會做這件事。
所以,參加輔導班,純屬浪費時間和金錢。

結語:天賦很重要!
作為教師,我們大多有一個不能外說的共識: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走學習這條路。
實在點說吧,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才!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學習的天賦!
有的孩子天生不適合踢足球,因為沒有那個天賦。
如果你偏偏給他加戲,他也能踢得進步,但絕不能成為佼佼者。
與其如此,為什么不換一條賽道呢?
學習,也是需要天賦的!
說句實話,其實參加課外輔導只是讓知識提前學了,或者是再次學習了一遍課堂知識;
而需要輔導的學生,其實真正缺乏的不是知識的再學習,而是學習能力的構建。
對于校外文化課輔導,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經驗和觀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