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始信須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95后美女飛行員徐楓燦火出圈了!她駕駛直——20直升機進行了一系列精彩表演,完成了高難度的飛行動作,驚得觀眾連連尖叫。
躍下飛機,顏值超高的她,邁著矯健的步伐,面帶天使般的微笑,頃刻間又是迷倒一大片。
探花郎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此生若能----唉,別做夢了。
觀今以鑒古,無古不成今。在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時期,在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女性。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于被國人稱作“四大才女”的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四人。
要問這四大才女誰最有才,恐怕爭論到??菔癄€也不會有結(jié)果,所謂文無第一嘛。那么,如果要問四大才女中誰的人生經(jīng)歷最為悲慘,探花郎覺得非蔡文姬莫屬。不信,看完她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②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郡圉縣人(今河南杞縣圉鎮(zhèn)),生卒年不詳。根據(jù)多數(shù)學者的意見,蔡文姬生于漢靈帝熹平六年(177年)前后。
(Ps:1987年,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在為水星上的環(huán)形山命名時,其中一座被命名為“蔡琰環(huán)形山”)
像大多數(shù)名人一樣,蔡文姬從小就天賦異稟,《后漢書》說她:“幼時博學多才辨,又妙于音律?!薄扒姓`,周郎顧”是說周瑜的,以此來形容周瑜對音樂的精通和敏銳,但如果和蔡文姬比,周瑜就差遠了。
南朝梁時有一本專門記錄神童的書籍叫《幼童傳》,據(jù)此書記載:蔡文姬6歲的時候,父親蔡邕夜里彈琴,不巧弄斷了琴弦,蔡文姬一聽就知道第二根琴弦斷了,就給父親送來了琴弦。
蔡邕初時驚異,繼而認為這不過是巧合,于是又故意弄斷第四根琴弦,讓蔡文姬再送琴弦來。蔡文姬說是第四根弦斷了,你自己去拿吧,我要睡覺了。蔡邕這才確信女兒具有罕見的音律感知力。
也就是三字經(jīng)中所說的“蔡文姬,能辨琴”。蔡文姬6歲就能辨琴,很多人會認為蔡文姬是個天才,其實這世界從來就沒有天才。蔡文姬的博學多才離不開她成長的環(huán)境,得益于她父親的培養(yǎng)和自己的努力。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東漢首屈一指的名家大儒,他師從文宗大師胡廣,年僅十四歲就學有成就,他好辭章、通音律、善鼓琴、深于經(jīng)術(shù)、通曉天文地理、熟悉漢史,此外還長于碑刻、工于篆隸,是典型的斜杠達人。
因博學多聞,蔡邕被司徒橋玄征辟入仕,擔任過平阿縣令、郎中和議郎等職。
我們知道,東漢末年王綱解紐,內(nèi)有外戚、宦官專權(quán),外有諸侯爭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p>
漢靈帝時,蔡邕擔任議郎,他性情耿直、一身正氣。他上書言事,力諫靈帝任用賢能、嚴懲奸宦,卻遭到中常侍王甫等人誣陷,獲罪后全家被流放到朔方服勞役。
洛水湯湯,邙山茫茫。蔡文姬一家在官府的督促下,從洛陽啟程了。小文姬跟著父親爬過綿延千里的祁連山脈,穿越浩瀚無垠的戈壁灘,一路上風餐露宿,經(jīng)過數(shù)月跋涉,在公元178年冬,終于到達了被流放地——五原郡的安陽縣(今內(nèi)蒙古包頭)。
盡管蔡邕是以囚犯的身份來安陽服勞役,好在安陽縣令曾在京師太學就讀,聽過蔡邕的課,他對蔡邕的學問人品都非常敬重,所以對蔡邕一家照顧有加。
年幼的蔡文姬這時還不懂事,她看著大人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風馳電逝,躡景追飛,也高興得手舞足蹈;她還喜歡和媽媽一起在草原上追蝴蝶、小溪里抓魚,回家時“須插菊花滿頭歸”-----這段草原上的生活,是她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③
在安陽服勞役,條件雖然苦點,但身逢亂世,這里也算得上“世外桃源”了,蔡文姬一家能夠整整齊齊在一起,這就是最大的幸福。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蔡文姬,也在快樂地成長。
但豺狼當?shù)?,又豈容你“歲月靜好”五原郡太守王智知道蔡邕是大名人,就想籠絡(luò)蔡邕到自己手下,給自己充充門面。這個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一向飛揚跋扈。而蔡邕能來這里,也是拜中常侍王甫所賜。
性格耿直、不阿權(quán)貴的蔡邕,堅決謝絕了王智的“好意”得罪了王智,蔡邕不可避免地遭到小人的刁難、報復,安陽是待不下去了。天下之大,哪里才是蔡家人的立足之地呢?
蔡邕想到了定居吳會的好友“泰山羊氏”,于是帶領(lǐng)家人前去投奔。羊氏見蔡邕率全家來投,非常興奮,于是將蔡邕一家安排住進種山深處的一處茅舍中。
自古云林遠市朝。這處茅舍地處種山深處,遠離市區(qū),也不再有官府的監(jiān)管,“跳出三界外”的蔡邕一家真正自由了。
作為東漢大學問家的蔡邕,在這里研究學問最適合不過了。而我們的主人公蔡文姬已經(jīng)四歲了,她在父親身邊濡染熏陶,對各種學問都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蔡邕決定對她開始啟蒙教育。
而蔡文姬小小年紀就展現(xiàn)了過人的天賦,她記憶力超群,7歲時已可以吟誦出上千首歌賦,更令人稱奇的是,她居然還可以一字不漏背出父親以前撰寫的文章四百多篇。
我們知道,蔡邕不但是文章大家,他還以書法見長,著名的“飛白體書”就是他創(chuàng)造的。蔡邕也把書法這門技藝傳授給了蔡文姬。
我們知道,在書法界,王羲之是當之無愧的“書圣”,殊不知,王羲之的書法技藝,為這樣的傳承關(guān)系:
即由蔡邕傳之崔媛和女兒蔡文姬,蔡文姬又傳給三國時期魏國的鐘繇,鐘繇再傳給東晉女書法家衛(wèi)鑠衛(wèi)夫人,而王羲之則跟衛(wèi)夫人學習書法。換句話講,蔡文姬稱得上王羲之的祖師奶。
蔡文姬辨琴的故事,上文探花郎已經(jīng)講過。在發(fā)現(xiàn)蔡文姬有良好琴感和天賦后,蔡邕又親授蔡文姬琴藝。
蔡文姬琴技學成后,蔡邕又將自己珍愛的焦尾琴,當作禮物送給了蔡文姬。焦尾琴是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由蔡邕親手制作,蔡文姬正是用這把琴創(chuàng)作了千古流傳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明白,自己的琴技獲得了父親的認可。唐朝詩人陳陶將蔡文姬的琴藝和東晉著名音樂家桓伊的笛藝相提并論,“氣調(diào)桓伊笛,才華蔡琰琴”
寒來暑往,樹上的葉子黃了又綠,綠了又黃。轉(zhuǎn)眼間,蔡文姬一家已經(jīng)在種山深處度過了十個春秋。如果日子就這樣流淌下去,雖然平淡,但也靜美。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蔡文姬一家寧靜的生活,這對蔡家來說,是福是禍呢?
④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靈帝駕崩。為爭奪朝政控制權(quán),宦官和外戚斗得兩敗俱傷。被何進、袁紹私召進京勤王的董卓,趁機挾持皇帝、控制了朝政。董卓毒死少帝劉辨、太后何氏,立八歲的陳留王劉協(xié)為帝,是為漢獻帝。自己封自己為相國。
董卓把持朝政后,就像野生動物進了超市一通糟蹋,屠殺百官、淫亂后宮。他還叫人扒開靈帝的陵墓,挖掘珍寶,縱容手下士兵在洛陽城里燒殺搶掠、奸淫婦女-----
董卓從外表看是莽漢,其實有心機,也有野心。他也注重籠絡(luò)人才,他利誘呂布將他的干爹丁原殺了,認自己當干爹。
他還不忘曹操是個人才,表薦曹操為驍騎校尉。但曹操是什么人呀,跟你這個畜生在一起,遲早得領(lǐng)盒飯。曹操表面上答應(yīng)董卓,暗地里早就逃跑了。
董卓除了拉攏能打仗的武將外,他還需要一位在文化界有聲望的大拿來裝點門面。在一些人的推薦下,很不幸,蔡邕進入了董卓的視野。
在得知蔡邕隱居吳會種山后,董卓馬上讓人帶上厚禮和征召令,去召回蔡邕。
在知道使者來意后,蔡邕一口回絕。雖然這些年來,人在江湖,但洛陽發(fā)生的驚天巨變,卻也并非一無所知。雖然董卓對自己看似敬重有加,但他犯下的滔天罪行,早晚會被清算,他不愿趟這渾水。
多年的隱居生活,他已離不開可以陶冶情操的青山綠水了,再也不愿投身仕途兇險的官場了。
對蔡邕膽敢拒絕自己,武介出身的董卓勃然大怒,自己真心真意請他到身邊來,以輔佐自己成就大業(yè),沒想到竟然吃了閉門羹。他對兩個使者說:你們再回去請一次,我再給他最后一次機會,不識相的話,休怪我抓了他全家!
蔡邕得知董卓要動真格了,倍感無奈,自己比不得曹操,曹操家大業(yè)大,既可以逃跑,還可以起兵造反。自己一弱雞文人,跑不了也反不了,眼下還是保命要緊吧。于是蔡邕把回洛陽之事答應(yīng)下來。
中平六年(189年),蔡文姬隨父母回到了中原,在臨近洛陽的穎川,蔡文姬和父母分手了,蔡文姬回到了老家陳留郡圉縣,父親蔡邕和母親則去了洛陽。
蔡邕回到洛陽后,董卓立即授他為祭酒,接下來的幾天,又連續(xù)遷官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不久蔡邕又被任命為巴郡太守,但董卓不讓他去赴任,升蔡邕為侍中,留在身邊為自己效力。
董卓倒行逆施、罪惡累累、罄竹難書,全國反董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董卓害怕了,下令遷都長安,長安是他原來的勢力范圍,比較安全。這時蔡邕被任命為左中郎將,也被迫跟從董卓遷往長安,到長安后又封為高陽鄉(xiāng)侯。
蔡邕知恩圖報,一有機會便向董卓進言,對他進行規(guī)勸,要他尊重皇帝、善待百姓。但董卓是軍閥出身,只迷信武力,根本就不聽蔡邕的。
董卓挾持漢獻帝到長安后,即刻下詔,加封自己當了太師,地位在諸侯王之上。這下董卓更加驕橫了,濫殺無辜為所欲為,繼續(xù)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不但外邊的人想殺他,身邊的人也想殺他。
最終董卓被司徒王允設(shè)計除掉。在王允府上,對董卓之死,蔡邕面部表情復雜,不由自主地發(fā)出了嘆息聲。正是這一聲嘆息,引來滅頂之災(zāi)。
雖然董卓對蔡邕寵愛有加,但王允認定蔡邕只是被董卓拿來裝點門面的文化人,并不是董卓的死黨,所以在清算董卓余黨的時候,并沒有追究到蔡邕。
如今看到蔡邕為董卓而痛惜,王允大發(fā)雷霆,呵斥道:誅滅董卓國賊,你身為朝廷大臣,應(yīng)該高興才對,你卻反而為他痛心,感他私恩而忘了大節(jié),你就是和他串通一氣的逆賊!你要盡你的知遇之恩,那就到閻王那邊找董卓吧,處死!
百官為蔡邕求情:蔡中郎是萬中無一的藝術(shù)天才、學術(shù)泰斗,連他都處死,天下人會失望的,就留下他讓他編撰《漢史》吧。
王允:編《漢史》有個屁用,難道要讓他以后來誹謗我們嗎?殺了!
就這樣,東漢一代大儒蔡邕慘死獄中。朝臣儒士們痛哭流涕,莫不惋惜。在兗州、陳留等地,百姓們也都畫像紀念他。
蔡邕夫人聽說蔡邕被處死,傷心過度,不久亦死于長安家中。
身在老家圉縣的蔡文姬,已很久沒見過父母了,天天盼望著父母能早點回來接她到長安。初平三年(192年),蔡文姬從長安苦苦盼來的,竟是父母雙亡的死訊!
⑤
蔡邕夫婦去世的時候,蔡文姬大約十四、五歲的樣子。本是父母疼受的掌上明珠,現(xiàn)在突然失去了依靠,蔡文姬五彩繽紛的世界瞬間變得一片灰暗。
長歌當哭。蔡文姬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失去了一個少女該有的光彩,她時常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不再讀書不再練琴,只是對著父母的遺像發(fā)呆,有時會喃喃道:爹、娘,你們說好年后就來接我的呢-----
好在蔡文姬身邊還有姨娘在陪伴她,姨娘自打她出生就一直在她身邊,對她如親生女兒一般。時間是最好的理療師,歲月的流水,可以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
隨著時間的推移,已成二八少女的蔡文姬,從父母離世的巨大悲痛之中,逐漸走了出來,恢復了青春少女的勃勃生氣。
及笄之年的蔡文姬已到了出嫁的年齡,上門提親的人絡(luò)繹不絕。在姨娘的張羅下,蔡文姬嫁給了河東衛(wèi)仲道。
盡管婆家談不上富裕,但蔡文姬和衛(wèi)仲道情投意合,他們一起吟詩作賦,琴瑟在御,莫不靜好。蔡文姬還學會了做飯和外出勞作。這樣一來,公婆夸、丈夫疼,使得品嘗過日子艱辛的蔡文姬,內(nèi)心甜甜蜜蜜的。
但不幸的是,蔡文姬新婚僅一年多點,丈夫衛(wèi)仲道就因病去世,二人未留下孩子。就這樣,17歲的蔡文姬成了寡婦,不得不回到娘家,這是自父母雙亡后,災(zāi)禍再一次降臨到她的頭上。
有人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你看。如果說17歲前的蔡文姬,是一幅稀世名畫,任憑世人贊嘆、膜拜和欣賞。那么17歲后的蔡文姬,卻要被生活撕拉牽扯,讓人捶胸頓足、傷心不已。
蔡文姬還未從亡夫的傷痛中走出,一場更大的災(zāi)禍正悄然降臨。
⑥
建安元年(195年)春,原董卓部下李傕、郭汜起兵,攻入長安,挾持了漢獻帝,中原大亂。與此同時,原本歸順東漢的南匈奴也趁機叛亂,侵入漢境,燒殺擄掠。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匈奴人包圍了城邑,殺人放火,所到之處不留一個活口,眼前所見的是一堆堆尸體堆在一起。匈奴士兵馬邊懸掛著男人的頭顱,女人們則被捆挷在馬后,任其蹂躪,場面極其悲慘可怕。
在老家圉縣的蔡文姬,也和姨母混在逃難的人群中,不幸的是,她也被匈奴士兵捆在馬后擄走,因為容貌和才情,被士兵獻給了左賢王,成為左賢王眾多妻妾中的一個。
就這樣,風華絕代的蔡文姬被困在野蠻之地,在那里生活了十二載。那么,蔡文姬在匈奴生活得怎么樣?關(guān)于蔡文姬在匈奴的具體情況,史書并沒有確切的記載,我們只能從她留下的詩文中窺得一二。
有人說,蔡文姬憑著自己的容貌和才情獲得了左賢王的寵愛,二人育有二子,蔡文姬在匈奴生活得很幸福。實際情況可能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想當年,昭君出塞,當屬漢帝賜婚,理應(yīng)得到尊重,但王昭君在匈奴過得并不開心,無時無刻不想著返回中原。
蔡文姬呢,像成千上萬的婦女一樣,不過是在戰(zhàn)亂中被擄到匈奴的,跟牛馬羊一樣屬于戰(zhàn)利品。她在匈奴又如何獲得尊重?她的生活又怎能過得幸福?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一個被逼婚失身的女子,想死的心都有,哪來的幸福?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身處風寒苦楚之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xiāng)里”聽說中原有客人來了,非常高興。向他打聽家鄉(xiāng)的情況,卻發(fā)現(xiàn)他不是和我一個鄉(xiāng)郡的。失望的表情寫在了臉上。
還有,漢人和胡人從語言、飲食到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要克服這些差異、和他們?nèi)诤弦彩且患浅M纯嗟氖虑椤?/p>
比如匈奴人飲食以牛羊肉為主,這種飲食習慣導致他們身上有較重的體味,關(guān)鍵的是,匈奴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可以想象一下,你一個中原人怎么能忍受他身上的那種惡臭味?
更何況他還要和你啪啪呢?!棒呻槲顿馔鞫粑仪椤薄梆噷θ饫屹獠荒懿汀薄皩κ馑踪夥俏乙?,遭惡辱兮當告誰?”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故鄉(xiāng)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自己沒有歸期。胡茄聲聲,看著明月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日子周而復始,沒有盡頭。
時代的一?;遥涞絺€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蔡文姬不是時代苦難的旁觀者,而是親歷者。
對蔡文姬來說,她只是一介弱女子,除了忍辱含垢地活著,又能有什么辦法呢?她感嘆生不逢時,“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像絕大多數(shù)被擄女子一樣,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蔡文姬也將終死異鄉(xiāng)。那么,蔡文姬還有機會回到中原故土嗎?
⑦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曹操脫穎而出,他斬呂布、滅袁紹,建安十二年(207年)又親自北征烏桓,大勝而歸,至此整個北方趨于統(tǒng)一。他外定武功,內(nèi)興文學,大力招攬人才。
志得意滿之時,曹操忽然想起了恩師蔡邕:想當年我跟蔡邕先生攻習儒學,研討百家之書,蔡先生的智慧和學識,確實冠絕古今啊,可惜我再沒有機會和恩師交流了。
聽說他的女兒蔡文姬流落在匈奴,他老人家又沒有其他子嗣,不行,我一定要為恩師做點什么。
于是,曹操派人持白璧一雙,黃金千兩出使南匈奴,并叮囑使者,務(wù)必要把蔡文姬贖回漢朝。
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
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
公元207年的一天,蔡文姬忽然接到通知,有人要接她回中原,要她立即收拾一下,過幾天就啟程。最后一打聽,才知道是漢朝廷花千金要將她贖回去。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蔡文姬的泣血吶喊,終于有了回響。她欣喜若狂,趕緊去見左賢王,左賢王卻告訴她,回去可以,但兩個孩子是匈奴人不能帶走。
世界上有一種痛,叫骨肉分離。蔡文姬面臨兩難選擇,她無助地抱著兩個孩子哭泣,“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
在漢使的催促下,蔡文姬不得不放下孩子,一步一回頭走向馬車,看著兩個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蔡文姬肝腸寸斷----
“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
“十八拍胡笳休憤切,須秀薄命是佳人”在揮淚返鄉(xiāng)途中,蔡文姬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下了《胡笳十八拍》敘事長詩。
文姬歸漢后,迎接她的將是什么呢?
⑧
回家鄉(xiāng)陳留圉縣路上,看到眼前的景象,蔡文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我的日思夜盼的家鄉(xiāng)嗎?
城里城外一片荒蕪,到處雜草叢生、斷井頹垣,路邊堆著一簇簇一叢叢的白骨,無人掩埋,也見不到一個行人,偶爾聽到遠處有豺狼的長嚎-----
回到自己的家里,看眼前一幕,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失聲痛哭起來:
房前屋后長滿了雜草,老院子殘垣斷壁、搖搖欲倒,家里一個活著的親人都沒有,連個表親都難尋。蔡文姬記得,十多年前,自家的院子是很熱鬧的,她和爹、娘和姨娘經(jīng)常在院子里的大柳樹下乘涼,聽蟬噪鳥鳴-----
后來,蔡文姬把她歸漢后,在家鄉(xiāng)的所見所聞都寫進了她的《悲憤詩》: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蔡文姬歸漢后,已升任丞相的曹操在鄴城文昌閣接見了她,蔡文姬跪謝曹操用重金將她贖回,曹操則拉起蔡文姬,呵呵一笑:誰叫你是大才女呢,當年你爸對我的恩德我又怎能忘懷?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著手撰修《漢史》,這也是父親的遺愿。當年王允欲除死蔡邕時,蔡邕懇請愿戴罪撰寫《漢史》,王允不允,蔡邕終被逼死獄中。
蔡邕生前的藏書,除去送給好友王粲外,還有四千多卷,不過經(jīng)過多年奔波,都已散佚。蔡文姬憑著驚人的記憶力,除去記得父親那未完成的《漢史》中的大多數(shù)內(nèi)容外,還能完全背誦出父親寫的四百多篇文章。
因工作量巨大,曹操打算委派十名官員給蔡文姬當助手,被蔡文姬婉拒,她說男女不親授,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你給準備點筆墨紙張就行了。
蔡文姬沒有辜負曹操的囑托,最終完成了《漢史》的編撰工作并整理了大量的典籍,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⑨
萬卷詩書藏心頭,歲月從不敗美人。
蔡文姬歸漢的時候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歲月的打磨侵蝕、對幼子的思念,皺紋爬滿了額頭和眼角,讓她看上去蒼老了許多。
歲月可以打敗一個人的容顏,但絕對征服不了一個人的氣質(zhì)。蔡文姬如蘭氣質(zhì)里又多了一絲迷人的憂傷,她的眼神依舊閃爍著堅毅和智慧的光芒。
看到蔡文姬孑然一身,且年紀輕輕的,曹操不忍心她就這樣孤獨終老,幫人幫到底吧,經(jīng)曹操作主,蔡文姬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很多人會關(guān)心,三婚的蔡文姬和董祀二人感情如何?他們生活得幸福嗎?史料并沒有留下他們二人生活的點滴,只能從蔡文姬留下的詩文中一探究竟。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為了生活,我又嫁人了。我先前已結(jié)過兩次婚了,流落匈奴十二載、生了兩娃,身份低賤,常常被人鄙視看不起,我只有竭盡全力、小心翼翼地和現(xiàn)在的丈夫相處,生怕又被拋棄了。
這樣的生活何時是個盡頭呀,只能年復一年地在憂傷中度過。
從董祀的角度看,和蔡文姬結(jié)婚是主公曹操安排的,恐怕并不是兩情相悅的結(jié)果。即使蔡文姬再怎么有才華,倘若遇不到欣賞她的人,又能如何?
可就連這種不如意的日子,蔡文姬也過得不安生。數(shù)年后的一天,正值隆冬季節(jié),北風凜冽、大雪紛飛。蔡文姬聽說丈夫董祀犯了死罪,馬上就要被執(zhí)行死刑了。
蔡文姬顧不上梳妝,跌跌撞撞向曹府奔來,路上鞋子都跑掉了。
此時曹操正在府上大宴賓客,聽說蔡文姬來了,就對在座的客人說,蔡伯喈的女兒在門外,今天讓大家見識一下。于是曹操傳令下去,只見蔡文姬蓬頭垢面、光著腳進來了,進門后撲通一聲跪地叩頭請罪,原來她是專門來向曹操求情的。
眾人見蔡文姬如此慘狀,無不動容。唯有曹操十分鎮(zhèn)靜,他故作嚴肅地對蔡文姬說:文書已經(jīng)發(fā)下去了,收不回來了。
蔡文姬:丞相大人,您的馬廄有良馬千匹,您的帳下勇士如林,難道您就吝惜一馬一騎,而不去挽救一個垂死的生命嗎?
我們知道,曹操一向治軍嚴謹、不講情面,但此時他知道蔡文姬是一個飽受磨難的女人,她再也經(jīng)不起任何打擊了。
看到蔡文姬這個樣子來見自己,曹操就知道她是為董祀求情來了。他心里第一時間也是打算赦免董祀,只是作為丞相,他得擺個姿態(tài)、做做樣子。
在場的人都同情蔡文姬,也向曹操求情,曹操順水推舟,赦免了董祀。還當場賜給了蔡文姬御寒的頭巾和鞋襪。
史書上關(guān)于蔡文姬的記載到此戛然而止,目前也尚未發(fā)現(xiàn)蔡文姬的其他詩文,故我們對蔡文姬此后的事情已無法知曉。她卒于何年何月?她和董祀后來怎樣了?她還有詩文著作嗎?-----
有這樣一種傳說,董祀犯了死罪后,十分感恩妻子蔡文姬的冒死搭救,從此他與蔡文姬恩愛相待。他們隱居在陜西藍田的大山里,過著一種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還生有一兒一女。
我們相信,這個傳說是真的。蒼天有眼,千磨萬擊還堅韌的蔡文姬,應(yīng)該有一個美滿的結(jié)局。
蔡文姬是四大才女中留下作品最少的,只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兩首傳世,但這僅有的幾部作品,卻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jù)著重要地位。
《胡笳十八拍》是長篇敘事詩,全詩共十八拍,一拍一回首,一拍一悲喜。反映了她在戰(zhàn)亂中被擄匈奴后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以及她忍痛別子歸漢的悲慘遭遇。
《胡笳十八拍》不僅是蔡文姬個人命運的寫照,也是那個時代動蕩離亂的縮影,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胡笳十八拍》被譜曲傳唱,成為中國古代十大經(jīng)典名曲之一,對后世音樂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近代有學者認為《胡笳十八拍》是后人偽作,郭沫若經(jīng)研究后,堅定地認為它是蔡文姬所作,評價它是一首自屈原的《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具有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滾滾怒濤般的悲憤和絞血斷腸般的痛苦。
明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贊譽道:“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p>
蔡文姬是中國古代詩壇第一位女詩人,她留下的兩首《悲憤詩》,一首為騷體,一首為五言體。后者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自傳體長篇五言敘事詩,在我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
當代著名學者范子燁說:一首《悲憤詩》在表達社會現(xiàn)實方面,壓倒了建安時代的所有詩歌作品。
清人張玉谷盛贊蔡文姬:“文姬才欲壓文君,《悲憤》長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辦香可也及釵裙?!辈涛募Р艍鹤课木?,連曹植、杜甫的五言詩等都受其影響。
“中郎有女能傳業(yè)”蔡文姬完美地繼承父親蔡邕幾乎所有的才華,從翰墨文章到音樂書法等等?!逗鬂h書》評價蔡文姬:“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qū)明風烈,昭我管彤?!?/p>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蔡文姬呢?除了她非凡的文學藝術(shù)成就外,探花郎覺得,她的悲劇人生和不屈服于悲劇命運的抗爭精神,千百年來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她面對苦難時的堅忍不拔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回看蔡文姬的一生,她在最需要父母疼愛的年紀失去了雙親;幸運的是,她找到能夠相守一生的人,不幸的是,那個人只給了他一年的幸福;接著她被擄匈奴十二載,被戎羯逼為室家。
故鄉(xiāng)云山萬重,哭無聲兮氣將咽,好不容易能回歸故鄉(xiāng),卻不得不骨肉分離,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蔡文姬嫁給董祀后,最終留給我們的卻是“未完待續(xù)”的期盼和遺憾-----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刨根問底,蔡文姬悄悄地走了,正如她悄悄地來。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p>
<終>
如果喜歡,請您點贊、在看和轉(zhuǎn)發(fā),謝謝。
參考資料:
《四大才女之蔡文姬傳》 武昌盛 編著
《探花TV》公眾號文章目錄
一、#唐宋詩詞篇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二、#爭鋒唐宋篇
8、
7、
6、
5、
4、
3、
2、
1、
三、#王侯將相篇
10、
9、
8、
7、
6、
5、
4、
3、
2、
1、
四、#民國風云篇
2、
1、
五、#感動中國篇
1、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