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去世的消息剛由臺灣媒體報道,她的秘書就在其Facebook發(fā)布了她的遺書,還包括一則視頻。
媒體報道86歲的瓊瑤是在自己家中自己結束了生命。

但是“輕生”這個詞,可能瓊瑤本人不會同意。她的Facebook賬戶由秘書淑玲代發(fā)出自己的遺書。她的遺書如同她的故事,她過去的社交網絡發(fā)言一樣表達得充沛澎湃:她要自己選擇結束生命,不愿意經歷身體逐漸不受控制的枯萎和痛苦。
“ 時間已到,生命不會更好,不拖累所愛,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樂。當此刻……當此刻……有如雪花與火花同時綻放,我將飛向可以起舞的星河?!?/p>
瓊瑤遺書之一,當雪花飄落,經??喘偓巹〉呐笥芽赡軙杏X到,這像一首瓊瑤劇的主題曲,只差譜曲。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瓊瑤遺書之二:我已“翩然”去了;我是“火花”,我已盡力燃燒過。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遺書之外,還附視頻一則:
她親口念出自己最后想說的話,看到這種畫面反而會覺得,這就是前幾年在Facebook上刷到的瓊瑤,給人一種精氣神無限的感覺。只要發(fā)自己照片,就要化好妝、設置好濾鏡,一串串的排比句,表達欲如此強烈。

瓊瑤產業(yè)
看過一個劇版《情深深雨濛濛》的宣傳期視頻,演員們說自己最想演瓊瑤故事里的哪個角色。
林心如喜歡《夢的衣裳》

李鈺(方瑜扮演者,2009年已去世)喜歡《寒煙翠》

樂珈彤(夢萍扮演者)說的是《庭院深深》里的女主角含煙。

古巨基則說的是《幾度夕陽紅》男主角。

(△截圖自B站:BV1234y147UR)
之前到看這個舊物料的第一感想是:當年看瓊瑤不一定算得上真正的閱讀書,現在還能讀幾本瓊瑤已經算讀書了,現在還能找到隨機問演員都能隨口說出原著作者其他作品的劇組嗎?
當然,那畢竟是曾經風靡整個華人世界的瓊瑤。
瓊瑤9歲就開始發(fā)表作品,14歲和16歲時都分別以不同筆名發(fā)表文章。兩次高考落榜并試圖吞藥自殺未遂后,她決意不再考試專事寫作,但也會被退稿。——這很像紫菱的開頭。
23歲時(1961年)她的《情人谷》在《皇冠》發(fā)表,兩年后(1963年)《皇冠》又發(fā)了師生戀因而轟動一時的《窗外》,這在當時是一個禁忌話題,瓊瑤真正在文壇走紅,《窗外》的單行本也銷量很好。

(△花城出版社1996年封面)
瓊瑤的初戀發(fā)生在高中,初戀情人是她的國文老師,比她大25歲,這是《窗外》故事的原型。(另外,其實瓊瑤的父母也是師生戀的結合。)
《窗外》的發(fā)表開啟了瓊瑤以作家成名之路,也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
父母雙雙來信指責她。父親在信中反對她暴露自己的隱私: “你以為大家是喜歡這部‘作品’,而買這本書嗎?大家不過是要看看你的風流自傳而已!” 她的母親更加氣憤,因為小說中描寫女主人公與老師的感情非常好,但因母親 的百般阻擾,最終分手。這就是瓊瑤母親做過的事情。
瓊瑤母親認為女兒這是寫了本書來罵父母: “原來你的寫作才華,僅止于此!你就這樣等不及的要賺錢嗎?除了‘出賣’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本事?我生你養(yǎng)你育你,竟換得你用這種方式來報答——你寫了一本書來罵父母!”
瓊瑤當時有作家丈夫慶筠,《窗外》的出版和成功也導致兩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瓊瑤當時的丈夫慶筠開始酗酒賭博,還在報刊上揭露《窗外》是她的自傳。 在爭吵中,瓊瑤提出了離婚。

(△瓊瑤自傳里提到前夫)
這段婚姻結束以后,瓊瑤前往臺北接受電視訪問,皇冠出版社的老板平鑫濤算是瓊瑤的伯樂,親自到火車站接她。
瓊瑤的回憶里,二人雖然之前從未見過,但平鑫濤第一眼就認出了瓊瑤。平鑫濤前妻林婉珍的回憶錄里則說平對瓊瑤的第一印象是沒有眉毛。

(△瓊瑤舊照)
無論如何,一段以后要影響整個華語娛樂世界的緣分展開了。
瓊瑤自述里,平鑫濤有妻兒卻猛烈追求她,她想分手,但平鑫濤就鬧自殺;她想到美國結婚,平鑫濤就糾纏。她回憶是 平鑫濤質問她是否真的要分手,她回答是,于是平鑫濤就讓她下車,把車子朝懸崖里開,瓊瑤則撲到引擎蓋上攔著他。

(△瓊瑤自傳節(jié)選)
這段三角關系是各有各人版本。瓊瑤自覺不是第三者,自己對平鑫濤和前妻的事情不知道具體情況,平鑫濤說要等到兒子15歲離婚。平鑫濤前妻 林婉珍憶往事,稱是瓊瑤一直糾纏和示威。臺灣媒體人粘嫦鈺爆料,是林婉珍,從自己家里拿錢資助平鑫濤開辦皇冠出版社。媒體里的版本包括平鑫濤認識瓊瑤兩年后開始提離婚,前妻不愿意,離婚大戰(zhàn)又是八年。
從多方敘述來看,平鑫濤是每一段關系的獲益者。他在第一段婚姻里得到了資助開辦出版社。

(△媒體人粘嫦鈺稱平鑫濤拿了前妻的資助。)
在第二段關系里,從瓊瑤成名起,五年內就孜孜不倦寫了13部小說,全數交由平鑫濤的皇冠出版,她的影視版權也賣得不錯。平鑫濤是得到了一個搖錢樹。

(△瓊瑤悼亡夫文的回顧)
換一個角度來看,平鑫濤的選擇究竟是關乎自己愛誰,還是關乎他的利益呢?
1979年5月,平鑫濤與瓊瑤結婚了。

也是在同樣時間段,70年代末, 瓊瑤平鑫濤與盛竹如等人合資成立巨星影業(yè)公司,專門把瓊瑤的小說作品翻拍成電影。
一個可觀的流水產業(yè)鏈已經形成。
瓊瑤電影在當時被稱為“三廳”電影,客廳餐廳咖啡廳,小成本好操作,但是受眾穩(wěn)定。 那時瓊瑤電影多半可在臺灣排上最佳檔期,都是票房好的節(jié)假日。
瓊瑤電影捧紅小生小花,最著名的當然是電影《窗外》發(fā)掘了林青霞,其他還包括鄧光榮、甄珍、秦漢、秦祥林、林鳳嬌等。其電影歌曲給鳳飛飛包辦演唱,作曲者是左宏元(合作鳳飛飛鄧麗君等,《千年等一回》),瓊瑤歌曲也是流行文化很重要的部分。

80年代中期瓊瑤迅速轉戰(zhàn)小熒屏開始拍電視劇,又在80年代末就和大陸合作拍攝瓊瑤劇,到大陸取景。
她的合作伙伴是歐陽常林,因此瓊瑤劇的輝煌里也關聯著電視湘軍的改革崛起之路。瓊瑤1988年到大陸省親,歐陽常林是記者,1989年他代表湖南臺跟瓊瑤談合作, 瓊瑤劇在臺灣逐漸式微,歐陽常林預計瓊瑤劇在大陸市場有潛力。之后歐陽常林帶領華夏影視、湖南衛(wèi)視和湖南經視打造了一系列瓊瑤劇。
從小說,到電影,電視,瓊瑤的文化產業(yè)鏈一直經營到2013年的《花非花霧非霧》,捧出了百位明星。 《還珠格格》里的三位主角撐起了日后二十多年的華語娛樂,哪怕其中兩位已經不同程度被封禁,其影響力依然可觀。


瓊瑤審美
“瓊瑤女郎”到現在還是社交網絡里關于“審美提升”的高頻關鍵詞,水靈靈的眼睛輕盈的劉海,畫下眼線卻不顯夸張,斗大的淚珠一顆顆落下,如煙似水。
這種至今仍然保持影響力的選角標準,大約就是瓊瑤天生有做娛樂產業(yè)嗅覺的證明。
瓊瑤電影時代有天之驕女甄珍,她是第一代紫菱。

甄珍不太活躍后是如雷貫耳的“二秦二林”。

《窗外》里19歲的林青霞誰看了不驚呼。

翻閱當年瓊瑤女郎的穿搭也是這些年社交網絡上長盛不衰的話題。

演過《聚散兩依依》《夢的衣裳》的呂秀菱當初也是號稱“美貌不輸林青霞”。

瓊瑤劇里,劉雪華美得剛毅


俞小凡很溫婉

岳翎演悲劇我見猶憐,演倔強女子又是強硬得很。咒罵《新月格格》故事的人也要承認岳翎真的是美上天了。



陳德容據稱是13歲就被瓊瑤鎖定,瓊瑤等著她長大的女孩。《梅花烙》里驚為天人,《一簾幽夢》里 站在艷光四射的蕭薔身邊也有辨識度。


當然蕭薔也是美得沒話說,不愧是當時的臺灣第一美人。

90年代中期的瓊瑤劇,扛女主的還是以臺灣演員為主,很多漂亮的大陸演員在其中當配角,最有名的之一是《水云間》的陳紅。劇情再錯亂也擋不住陳紅那么美麗。

最有名的之二《青青河邊草》的何晴。

演過《青青河邊草》和《鬼丈夫》的何音。

《梅花烙》和《新月格格》的魯文。蔣欣演華妃的時候好多人認錯成魯文。

《新月格格》里的夫人王之夏。( 王之夏是周野芒的妻子。)

到了1998年的 《蒼天有淚》和《還珠格格》,大陸女演員是主角了。
兩部劇是幾乎同時運作,但《蒼天有淚》才是瓊瑤最重視的,這是一部傳統(tǒng)瓊瑤劇,又愛又虐大團圓。瓊瑤非常喜歡蔣勤勤,親自取藝名水靈?!白舷枷勺印敝煲鹨仓荒苎菖枴-偓帉κY勤勤青眼有加,給她寫了香妃她沒趕上,到了《還珠三》也要硬寫個夏盈盈給她。


沒有想到的是《還珠格格》這個她不怎么重視的反而是大爆款紅足幾十年。
紫薇定過趙薇,但趙薇的班主任崔新琴說要演就演小燕子。小燕子定過臺灣的李婷宜,據稱李婷宜是為了演成龍電影沒演這部看不出前景的《還珠格格》。性格更像小燕子的林心如演紫薇中途差點被換角,但還是演下來了。
但,其實沒有平行宇宙,《還珠格格》最終的選角就是最好的安排。

“賽婭公主”張恒回憶過,進組看到范冰冰心里一驚,演金鎖的都這么好看。這三姐妹到底誰好看大概當初幼兒園孩子和小學生也吵過架吧。

香妃劉丹是難以超越的,晴兒也是王艷最有觀眾緣的角色。


《還珠格格》太紅,央視追著要跟瓊瑤公司合作,《情深深雨濛濛》是難得不由湖南廣電體系出的瓊瑤劇。配角里的徐露(可云)、李鈺(方瑜)、包括驚鴻一瞥的謝潤(青年傅文佩),當然還有雪姨王琳,也是美女。




“知畫”秦嵐是一個得到瓊瑤造句的大陸美人。瓊瑤說,秦嵐一滴淚,天上一顆星。

《又見一簾幽夢》選角出來的時候覺得秦嵐適合演紫菱,張嘉倪似乎過于小女孩了。

張嘉倪是選秀節(jié)目“尋找紫菱”選出來的紫菱,不算純瓊瑤審美,不過后來也是比年輕時候更美。

2011年的《新還珠格格》播的時候完全差評。不過這部戲里有早年的趙麗穎。

2013《花非花霧非霧》播的時候更被說瓊瑤劇過時了,服裝都是淘寶風,用了個韓國男主也奇奇怪怪。但這里面還有個萬茜。萬茜可稱是末代瓊瑤女郎了。

瓊瑤一直對影視劇有非常強的把控,最有名的故事是臺詞一個字不許改。演員們知道“瓊瑤阿姨”滿意是拍戲最重要的事,趙薇當初紅了也是直接簽到瓊瑤公司的。但是隨著大陸娛樂行業(yè)越來越發(fā)達,大藝人自己都是老板之后,瓊瑤劇能控的因素就越來越少,需要跟的流行則變多了?!队忠娨缓熡膲簟肥歉娨曔x拔紫菱相捆綁,但臺詞還是被網絡調侃“雷人”。從《新還珠格格》開始瓊瑤劇也不那么捧人了,到了《花非花霧非霧》幾乎是“黑紅俱滅”,網絡對于吐槽瓊瑤劇有點沒興趣了。
而大陸網絡對于瓊瑤故事最大的吐槽點可能是下一個話題。
瓊瑤三觀
天涯這樣的網絡論壇興起之后,就有網友發(fā)現瓊瑤不少故事都在歌頌第三者。最大的靶子是《一簾幽夢》和《新月格格》。
《一簾幽夢》里那句 “你只不過失去了一條腿,紫菱丟了半條命,失去的是她全部的愛情”被廣受批判。

新月作為一個深受太后喜歡的貴族少女,非要喜歡有家有室年紀可以當自己父親的努達海,新月告訴努達海的夫人“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最后結局是努達海告訴原配妻子“你只是失去了一半的我”,妻妾達成和解后,新月和努達海殉情。

更有網絡總結:瓊瑤自己是插足者的時候歌頌插足的愛情,自己是已婚者的時候又讓知畫這樣的插足者沒有好結局。
也許這種總結不是完全沒道理。例如《浪花》這個女畫家和已婚男子相愛的故事算是夾帶私貨,甚至要寫到已婚男子的孩子都更喜歡女畫家,所有人一起厭棄那位妻子,好像妻子的無趣、跟不上丈夫,是因為妻子自己的性格問題。(這也是 的思路,把妻子和外面的女人當做兩類女人,妻子本人的問題是婚姻失敗的原因,不探究婚姻對妻子的剝削和掏空。)

(△《浪花》的故事后來被糅進劇版《一簾幽夢》中,紫菱父親與女畫家的婚外戀。)
但只說小三與否,也過于簡單粗暴。
例如連《梅花烙》都被算作“小三上位”未免荒謬,因為劇情是男女主相互愛慕,男主被皇帝指婚,這是極致的“包辦婚姻”,而引發(fā)了后面三個人的悲劇。
又比方說《煙鎖重樓》抨擊的就是貞節(jié)牌坊和吃人的禮教,為陷入不幸婚姻的女性而鳴不平。

(△《煙鎖重樓》片頭畫面就是女性在牌坊下挨打,主題曲《七重門》也在控訴牌坊,今天看來非常感人)
與其說是“小三問題”“三觀不正”,現在回看瓊瑤故事不如說是:“以浪漫愛尋找自由”是否成立的問題。
瓊瑤寫作的年代,女性能按自己心意去愛,就算是一種掙脫束縛。女性的愛情受阻撓卻堅定不移,這就是她的自我意志。這思路放在《梅花烙》里面,白吟霜會被算作婚姻之外的“小三”。放在《鬼丈夫》里,樂梅就是堅決信她所愛選擇自己的人生,抱著靈位也要去結婚。

在“失去了愛情”和“失去的腿”哪個重要的問題上,存在過這種時刻:人們需要強調打破束縛,需要強調自我意志,那時大家篤信愛情是一種解放。瓊瑤先在臺灣走紅,再到大陸走紅,雖然年代不同,都是社會逐漸開放,逐漸強調人欲,人們眼前的世界開始變得復雜的階段。她的暢銷是契合了一些時代情緒的。
《瓊瑤全集》策劃人鐘擎炬這樣評價:1980年代,“她將中國人的閱讀從一個狀態(tài)領到另一個狀態(tài)”。導演史蜀君被《月朦朧,鳥朦朧》的感受則是:“非常新鮮,把政治背景社會矛盾都濾掉了,純粹就是愛情。”(據《南方人物周刊》)——毫無疑問,這樣強調個人、強調情感,拒絕宏大命題,在某一個時期,是一種啟發(fā)。
但,浪漫愛是不是女性自由的答案?
在《房思琪》被反復引用的當下,再看《窗外》已經不可思議,小女孩和老男人的愛里,難道沒有老男人自私嗎?
無論是《梅花烙》還是《新月格格》,痛苦的妻子只有虐待小妾以發(fā)泄,但連公主都要容忍丈夫納妾,連公主都要甘愿做妾,這里面沒有別的問題嗎?
瓊瑤故事對我來說最可惜的就是《一簾幽夢》。
故事的起點是瓊瑤高考落榜后懷揣著文藝夢卻被退稿的真實感受:一個女孩名叫失意,心中有無數秘密,因為世上難遇知己,她必須尋尋覓覓。
三角戀的起點是因為楚濂男性自尊的怯懦:綠萍太忙了,他才看到更能提供崇拜和陪伴的紫菱。綠萍失去一條腿是意外,但楚濂和紫菱都被迫負擔上了一場混亂戀愛更重的道德負擔。這也是非常好的戲劇沖突。
最可惜的是,瓊瑤已經觸到了真正可怕的地方,一個把年輕女孩帶離父母身邊的男人,夢幻的城堡里可能是虐待。情節(jié)里費云帆已經出現了無常發(fā)脾氣和虐待紫菱的傾向。但故事走向碰了一下這一點就縮回去了。言情永遠不能說到殘忍之處,造夢必須把恐怖情人的發(fā)作當做調劑,最終真愛至上,然后稀里糊涂大和解。

但,因為這是瓊瑤小說,因為這是言情小說,因為這是以浪漫愛為解決方案的小說,所以不能戳破。
平鑫濤的皇冠出版社也是張愛玲的出版商。
宋淇給張愛玲的信中點評瓊瑤:“中國讀者的口味始終停留在melodrama(通俗劇)階段,不是生癌就是自殺就是出走,所以瓊瑤可以一冊冊的寫下去了?!?/p>
張愛玲本人對瓊瑤的評價則有如下內容:“《半生緣》也無以為繼,我寫一部瓊瑤可以寫一百部?!薄碍偓幤仅螡媸且粚ζ嫒?,兩人是a whole industry,真可佩服。我覺得瓊瑤的好處在深得上一代的英文暢銷小說的神髓,而合中國國情。我總是一面看一面不由自主自動的譯成英文:‘我打賭你……謝上帝!’前兩年還有男子脫帽為禮,氣極了就shake女孩子——紳士唯一可以對女人動武的方式。”
“瓊瑤”是一個產品、一個工業(yè)、一個系統(tǒng)化娛樂體系。這些故事在她的時代產生,甚至連愛上老師都是她自己的感觸,可能就包括自己曾經未曾發(fā)現的不公平。也無法再過多要求。
但多年后回看《還珠格格》,會有些新的發(fā)現。
這個故事表面上就已經顛覆了瓊瑤模式,女主角不再悲春傷秋,到處都是笑話。但本質上愛情不是最重要,兩個女孩攜手站在一起面對了世界。
《還珠格格》打 破了作者長期對老男人的幻想?!洞巴狻肥菒凵夏欣蠋?,《幾度夕陽紅》里女主愛上了隱瞞自己有妻子的男人?!兑缓熡膲簟肥腔孟肽觊L的霸總。瓊瑤筆下,“有過去的男人”是一種魅力。《蒼天有淚》和《情深深雨濛濛》里女主角都會碰上一位財大氣粗助她事業(yè)的“爺”,沒有“父”,生造“父”也要用一個表面黑老大實則心軟的老男人美化這個世界。
可《還珠格格》里那位提供愛的君父,皇帝本人,他的愛是有條件的,是危險的,時刻要掉腦袋的。每一部,皇帝都要沉迷于一個年輕女人,紫薇(不知道她的身份時)、香妃、夏盈盈。第二部里,女兒們若要盡孝,就要允許他強奸一個年輕女人(香妃),但女兒們選擇了搭救那個女孩。三部《還珠》,永遠在計劃出逃,直到真正隱居民間。之后再多宮斗劇套用《還珠》的設定來寫虛假的歷史,也不如《還珠》真正讓小燕子始終蔑視權力體系,《還珠三》不好看,但那個結局是高光的,她不會再回紫禁城。
在這個時代,很多女孩不再相信浪漫愛。但一種更陳腐的保守也在悄然流行。
當神仙談戀愛也看出身血統(tǒng)匹配時,當宮斗結局真的只看誰留在最高位分時,當年輕人問《梅花烙》里白吟霜一個平民女子憑什么跟公主相比時,瓊瑤那種以愛爭取自由的舊時代故事又顯出珍貴來,至少,她在乎人與人之間打破成見的情感流動。
至少,爾康的真愛告白永遠那么擲地有聲:“我重視她,愛護她,不因為她是格格,不因為她身上有皇家血脈……只因為,她是世上唯一的紫薇! 她是販夫走卒的女兒也好,她是流氓地痞的女兒也好,她是殺人兇手的女兒也好,她是窮酸乞丐的女兒也好,她依然是我的紫薇!”

另一方面,瓊瑤至少也從不扁平。
大約十幾年前,在《情深深雨濛濛》里發(fā)掘雪姨的先進性,就是豆瓣的一門顯學,因為雪姨足夠自私,她放下了只針對于女性的道德枷鎖,陸振華見一個愛一個,她自己也出軌。既然丈夫無情無義,做妻子的利用丈夫為自己為孩子爭取資源又算什么沒道德呢,傅文佩那樣深深的賢良淑德枷鎖如果一直守下去,母女倆都要餓死。

依萍那句“我比你們高貴我是來掙錢的”,可能也有曼楨追問“妓女和嫖客誰更不道德”的影子。

瓊瑤在批量生產愛情故事時,時不時會舍棄“道德”回歸人性,因而哪怕是人們咒罵的故事和角色,也比如今的工業(yè)糖精偶像劇更有意思。新月對努達海的愛,也是有來由的,她失去了父親因而會依戀像父親一樣的救命恩人,這總比忽然走在路上摔跤親一口更像這世間存在的事情。
瓊瑤劇是一種獨特的存在,那么套路那么夸張,音樂響起來氣氛哄起來戲劇沖突就來了眼淚就掉下來,但只有在瓊瑤劇里,那口氣是順的,那就是她渾然天成的表達方式。
懷疑瓊瑤故事大可以有各種角度,但“三觀”大約是一個很糟糕的詞匯?!胺磳π∪备菀紫萑肓硪粋€陷阱。
無論如何,在呼吁女性敘事的今天,《還珠格格》依然遙遙領先著。
死亡議題
2017年5月瓊瑤陷入一個巨大的輿論風波,她的丈夫平鑫濤重病之中,瓊瑤發(fā)公開信喊話平家子女(平鑫濤和前妻的孩子們),說平鑫濤交給他們,自己不會再插手治療事務。
瓊瑤認為自己了解平鑫濤的想法,他希望自己死亡有尊嚴,不想接受插管治療。而平家子女認為平鑫濤生前的意思是病危時不插管,現在父親是“失智”,而非病危,作為子女他們想延續(xù)父親的生命不想放棄。
瓊瑤為平鑫濤的狀況感到痛苦。她說 平鑫濤失智后,她每天會問丈夫三個問題,“你好不好?”、“你有沒有不舒服”,以及“你愛不愛我?”。她寫道:“我們之間,就靠這三個問題支撐著”。每一次瓊瑤問“你愛不愛我”平鑫濤都回答“愛”,有一次她改問:“有一個人,名字叫做瓊瑤,你知道她嗎?”,平鑫濤答“不知道”。
瓊瑤記錄道:“剎那間,四周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天地萬物全化為虛有”。
而平家子女則覺得,瓊瑤是因為平鑫濤不記得她而失落,而提議安樂死,子女的立場是,“我們對父親的愛還在”。
兩方爭執(zhí)的點還有:瓊瑤自稱自己照顧平鑫濤400多天不容易,平家子女說他們也在照顧,而且都有護工。也不是瓊瑤一個人什么都照顧;平家子女仍然會強調“母親的痛苦”(即前妻林婉珍和平鑫濤離婚的痛苦),瓊瑤則認為社會總是關注她這段婚姻的私生活問題,可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平鑫濤已經倒下。
僅就這個糾紛本身來說,瓊瑤認為死亡要有尊嚴這個理念沒問題,但是子女對于當事人的生命應當如何處置也是有發(fā)言權。最終如何決定是醫(yī)學倫理問題、法律問題,需要一個充分完整的評估,更何況在臺灣地區(qū)也沒有實現安樂死合法化。
但瓊瑤對此非常堅持自己的輸出,除了發(fā)公開信外,瓊瑤積極陳述自己在死亡尊嚴問題上的立場,出了一本書《雪花飄落之前》。紛紛擾擾中平鑫濤前妻林婉珍也出回憶錄《往事浮光》給出了自己的故事版本,指丈夫最初對瓊瑤沒什么特別,指責瓊瑤破壞自己婚姻等等。
那件事之后我就關注了瓊瑤的Facebook。感想是她實在是個很有生命能量的人。瓊瑤80歲的狀態(tài)是,日常勤上網,發(fā)長文、發(fā)自己的照片,帶妝帶精修圖的。接受采訪、跟讀者聚會,線下活動也不少。

林婉珍出書指摘她,她發(fā)動畫短片暗指對方想不開。2018年瓊瑤和林婉珍的書都在售賣,淘寶代購甚至有兩本書一起打包買的選項。那時90歲平鑫濤還插管在醫(yī)院里躺著,是2019年5月才去世。

發(fā)文、做活動、出書、應對輿論風波,輸出死亡尊嚴相關議題,瓊瑤還有精力到《法制日報》上發(fā)文敦促于正對抄襲《梅花烙》做出道歉。

之后瓊瑤接著把《還珠格格》版權賣給了騰訊,2018年騰訊宣布重啟《還珠格格》,瓊瑤親自發(fā)VCR表態(tài)。(不過后來應該是沒拍。)

2019年韓國瑜開始參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瓊瑤也是“韓粉”之一。送走了平鑫濤之后,下半年瓊瑤在線下線上積極力挺韓國瑜。

2020年更是有一個大新聞,瓊瑤最新小說《梅花英雄夢》,80萬字,完成了。也就是說從2018到2019她那么活躍的時刻還在堅持寫作寫出了80萬字。

當“瓊瑤輕生”四個字出現在頭條時,會忍不住想,她,不會輕視生命的吧。
細看遺書,也的確如此。她重視生命。她見過平鑫濤最后的時光,更不想要那樣的告別。
“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飛翔”,優(yōu)美而“輕盈”,我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翩然”的化為雪花飛去了! 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后的大事“作主”。 上蒼對于生命的過程,設計得不是很好。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y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于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我曾經目睹那種慘狀。我不要那樣的“死亡”。
多年前那樁糾紛至少有了其中一個答案,她希望平鑫濤如何走完最后的路,自己也想那樣走,而且真的選擇了。也許對于精神特別強大茁壯的人來說,預感到軀體已不能支撐過去的精神就是倦了的時候。
瓊瑤曾經勸三毛不要自殺,這是三毛自己寫的:
你(瓊瑤)纏了我七個小時,逼了我整整七個小時,我不講,不點頭,你不放我回家?!惚莆覍δ阒v:“我答應你,瓊瑤,我不自殺?!蔽尹c了點頭,因為這個以后還可以賴,因為我沒有說,我只是謊你,好給我回去。你不放過我,你自己也快累瘋了,卻一定要我親口講出來。我講了——講了就是一個承諾,很生氣,講完又痛哭起來——恨你。因為我一生重承諾,很重承諾,不肯輕諾,一旦諾了便不能再改了。
在瓊瑤主動選擇如何告別時,她還是告訴年輕人不要放棄生命: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終站實行的!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但愿那時,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
我們這樣被瓊瑤故事喂養(yǎng)大的女孩,模仿過言情,反思過言情,看到社會思潮從或進或退的角度一次次審視言情。我們會有自己的答案,但不能說瓊瑤是沒有價值的。
在告別她的時候開始明白,愛情故事和死亡尊嚴,都是她深信的。她按照自己深信的方式去寫了,也按照自己深信的方式踐行了最后的道別。
像這樣深信自己的人,并不多。
(自己讀書不仔細也忘了不少,
文中書摘復制自@張迷客廳 的摘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