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藍色生死戀》可謂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俊熙和恩熙的愛情故事也因此奉為經(jīng)典,感動了一代人。
但時間是最好的濾鏡,當我們再次回望這段“曠世絕戀”時,卻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感動卻被質(zhì)疑給取代了。
曾經(jīng),我們認為恩熙和俊熙才是真愛,尤其是俊熙的“殉情”,讓無數(shù)人都為之流淚,紛紛感嘆起了愛情的偉大。

俊熙、恩熙
可如今看來,不少人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事實上,恩熙愛錯了人,俊熙也并不值得被愛,主要還是因為他做的那4件事,太讓人惡心了。
那么對于俊熙和恩熙的愛情,真相究竟是什么?難道深情是假,自私才是真嗎?
而這一切,都是從恩熙和芯愛的“抱錯”開始的......

恩熙、芯愛
14年的“交換人生”
在恩熙剛剛出生的時候,三歲的俊熙無意間弄掉了醫(yī)院嬰兒床上的名牌,導致恩熙和芯愛互換了身份,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
十四年后,因為一次車禍,讓尹家人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女兒恩熙并不是自己的女兒,這才真相大白。
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女孩回歸了各自的家庭,俊熙一家也因此遠赴國外。
多年之后,俊熙回國,與恩熙重逢,曾經(jīng)的“兄妹情”逐漸轉(zhuǎn)化為愛情。
但這段愛情的萌芽,卻早已埋下倫理和責任的巨大隱患。
這其中,俊熙的逃避與自私,才是這場悲劇的根源。

恩熙、俊熙
在恩熙生命最后的時光里,她飽受病痛折磨,幾次徘徊在生死邊緣。
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口口聲聲深愛恩熙的俊熙,卻對她的病情渾然不知,反而是和恩熙并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韓泰錫,早早察覺到恩熙的異樣,并給予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陪伴。
在恩熙住院期間,俊熙更是以“恩熙不能見我”為借口,逃避現(xiàn)實,缺席了本應(yīng)承擔的家庭責任。
可以說,他是把自己的情緒凌駕于恩熙的需要之上,所謂的“深情”顯得蒼白無力。

恩熙、俊熙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泰錫和芯愛,他們默默地承擔起照顧恩熙和家人的責任,甚至連曾經(jīng)尖銳的芯愛,也在恩熙的病痛面前展現(xiàn)出溫柔和體貼。
說到底,俊熙的逃避和缺席,無疑是對恩熙和家人的巨大傷害。
更讓人猜不透的是,恩熙去世后,俊熙不顧年邁父母和妹妹的感受,選擇追隨恩熙而去,把自己的痛苦轉(zhuǎn)嫁給家人,更說明了他的自私和不負責任。
事實上,俊熙對恩熙的“愛情”,更像是一場建立在倫理邊緣的自我感動。

俊熙
俊熙的“自我感動”
在恩熙和俊熙還是“兄妹”的時候,俊熙就已經(jīng)對恩熙產(chǎn)生了異樣的情感。
在上學期間,因為俊熙長得比較出眾,所以很受女孩子的歡迎,每天都會有女生托恩熙給俊熙遞情書。
但每到這個時候,俊熙就會說自己已有喜歡的人,并轉(zhuǎn)頭看了恩熙一眼。
從這里就能看出,俊熙的心思絕對不純,甚至還很病態(tài)。
尤其是在得知恩熙不是親生妹妹后,他更是迫不及待地向恩熙“表白”。
這些細節(jié)都表明,俊熙的“愛情”并非始于重逢,而是在“兄妹”關(guān)系時期就已經(jīng)萌生。

恩熙、俊熙
而這種建立在倫理邊緣的感情,即使在血緣關(guān)系被打破后,也依然令人感到不適。
可見,俊熙所謂的“深情”,從一開始就帶有令人不安的色彩。
那么在這期間,最受傷的應(yīng)該就是幼美了。
幼美一直都很喜歡俊熙,而兩人也順利訂了婚。
但事實上,俊熙對幼美并不是出于真愛,而是因為幼美無意中說了一句恩熙說過的話,讓他在幼美身上看到了恩熙的影子,而這也是俊熙選擇和幼美訂婚的唯一理由。
這對于幼美來說,是何其的不公平!

俊熙、幼美
還有在和幼美訂婚期間,俊熙對幼美冷淡疏離,甚至可以說是冷暴力,其實他心心念念的只有恩熙,對幼美沒有絲毫的關(guān)心和愛護,甚至有騙婚的嫌疑。
尤其是在和恩熙重逢之后,俊熙更是把幼美放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
可以說,俊熙對幼美的態(tài)度,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利用,他利用幼美填補內(nèi)心的空虛,利用幼美來逃避對恩熙的思念。
幼美在這段感情中,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她愛得卑微,愛得沒有尊嚴,她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回報,最終只能獨自承受痛苦和失落。
到頭來,俊熙對幼美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他所謂的“深情”,不過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虛偽面具。

恩熙、俊熙
他只顧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身邊人的痛苦,他為了所謂的“愛情”,可以不顧倫理道德,可以不顧家人感受,甚至可以不顧另一個女人的深情。
這樣的“愛情”,真的值得歌頌嗎?
真正的愛情,應(yīng)該是建立在尊重和責任的基礎(chǔ)上的,它不僅是兩個人的甜蜜,更是對彼此的承諾和守護,它不應(yīng)該以犧牲他人為代價,更不應(yīng)該成為逃避責任的借口。
但即便是這樣,恩熙也沒能挺到最后,而在恩熙離世之后,俊熙更是選擇了“殉情”。

俊熙
俊熙的“殉情”
要說恩熙的悲劇,或許不僅僅是病魔的摧殘,更是俊熙自私和逃避的惡果。
俊熙的愛情,并不是像他所宣稱的那般偉大而無私,反而充滿了自私和狹隘,他把自己的愛情凌駕于一切之上,甚至漠視了親情的重要性,最終成為了愛的囚徒。
在恩熙患病期間,俊熙的表現(xiàn)令人失望,他不僅沒有及時察覺恩熙的異常,反而選擇逃避現(xiàn)實,以“保護恩熙”為借口,遠離她,也遠離了她的家人。
這期間,恩熙的養(yǎng)母和生母都在醫(yī)院里為她奔波操勞,養(yǎng)父更是因為擔憂而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然而,陪伴在他們身邊的卻是無名無分的韓泰錫和一直不被待見的芯愛。

芯愛
而俊熙,這個口口聲聲深愛恩熙的男人,卻只顧著沉浸在自己的悲傷情緒中,對家人的痛苦視而不見。
在恩熙臨終前,她特意叮囑俊熙不要為了她尋死,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但恩熙真的去世后,俊熙還是選擇了追隨她而去,留下悲痛欲絕的雙親和妹妹。
他以愛的名義,傷害了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他深愛的恩熙,說到底,他的“愛情”缺乏責任和擔當,最終走向了毀滅。
說到底,俊熙的“深情”更像是一種自我陶醉式的表演,他沉浸在自己的愛情世界里,卻忽略了現(xiàn)實的殘酷和責任的重大。
他所謂的“深情”,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不是真正為恩熙考慮。

俊熙
恩熙生病期間,他非但沒有給予她更多的關(guān)懷和照顧,反而選擇了逃避和缺席,這種“深情”,不禁讓人感到虛偽和自私。
如果俊熙能夠更成熟、更理性地處理感情問題,或許結(jié)局會有所不同,如果他能夠早點意識到自己對恩熙的感情并不是非真正的愛情,如果他能夠?qū)τ酌捞拐\相待,如果他能夠在恩熙生病時給予她更多的關(guān)懷和支持,或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俊熙的錯誤選擇,最終導致了無法挽回的結(jié)局。
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美化俊熙的“深情”,更不應(yīng)該效仿他的行為,真正的愛情,應(yīng)該是健康、積極、充滿陽光的。

恩熙
《藍色生死戀》的悲劇,源于俊熙幼年時的一個無意識的錯誤,三歲的俊熙在醫(yī)院里弄掉了恩熙和芯愛床頭的卡片,導致了兩個女孩錯換人生的悲劇。
但三歲的孩子犯錯,更多的是無心之失,難以苛責,真正的責任,在于俊熙成年后的選擇和行為。
如果說三歲的錯誤是命運的捉弄,那么成年后的俊熙則一次次地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把悲劇推向了深淵。
他對恩熙的“非分之想”,對幼美的欺騙和傷害,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不定的優(yōu)柔寡斷,還有以愛情為名漠視親情的自私行為,都是導致悲劇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俊熙、幼美
事實上,他并不是無辜的受害者,而是悲劇的制造者之一,他用自己的選擇,一步步把自己和恩熙推向了毀滅的邊緣。
重溫《藍色生死戀》,曾經(jīng)的感動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膈應(yīng)和反思。
到頭來,俊熙和恩熙的愛情,并不是像我們當初所認為的那樣美好純粹,反而充滿了自私、欺騙和傷害。
最讓人接受不了的,俊熙的愛情,不是真愛,而是一種自私的禁錮,他把自己和恩熙囚禁在其中,最終走向了毀滅。

俊熙
要說俊熙做錯的那四件事,我想,應(yīng)該分別是:俊熙年少時期對“妹妹”恩熙的愛,還有他成年后對幼美的“騙婚”,包括恩熙生命期間的缺席和逃避,最后就是他不顧一切、不顧家人而選擇的“殉情”。
就是這四件事,實在是令人惡心、不理解。
要明白,真正的愛情,是建立在責任、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而不是以傷害他人為代價。
它應(yīng)該是陽光的、積極的、充滿生命力的,而不是陰暗的、扭曲的、令人窒息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