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和鄧大姐沒有留下一兒半女,但他們卻撫養(yǎng)了一批烈士子女。在這些烈士子女中,周總理親自認了兩個干女兒,分別是烈士孫炳文的女兒孫維世和烈士李少石的女兒李湄。她們不約而同地稱呼周總理和鄧大姐“干爸”、“干媽”。

孫炳文是朱德的至交,孫炳文是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的高材生。在校期間,他就曾是京津等地激進青年組織“鐵血團”的成員,還曾參加過刺殺載灃的反清活動。因為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他還加入了同盟會。
此后,孫炳文積極為同盟會撰寫各種宣言、口號。革命失敗后,孫炳文出任《民國日報》總編輯,他在文中用犀利的文筆,對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罪行進行痛斥。

也正因如此,孫炳文遭到通緝,帶著妻子回到了老家。1917年,經(jīng)人介紹,孫炳文與在滇軍中任職的朱德相識,兩人一見如故,至此成為至交。次年,孫炳文受邀進入滇軍,協(xié)助朱德處理軍政要務。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朱德、孫炳文不約而同地對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積極尋找相關(guān)書刊閱讀。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孫炳文的女兒孫維世出生。第二年,孫炳文便跟朱德一起登上了前往法國的郵輪。這一時期,孫炳文和朱德結(jié)識了同在歐洲的周恩來,并在周恩來的引導和幫助下,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25年,國內(nèi)形勢發(fā)生變化,中共中央號召旅歐黨員回國參加革命工作。同年秋,孫炳文回到祖國。
不久后,孫炳文奉命來到廣州,進入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工作,與周恩來、郭沫若等人往來密切。北伐戰(zhàn)爭期間,他坐鎮(zhèn)后方,為前線作戰(zhàn)部隊提供了后勤保障供給。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4月16日,因叛徒告密,孫炳文被逮捕入獄。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始終不為所動,最終慘遭腰斬,慷慨就義,年僅42歲。
孫炳文犧牲的噩耗傳來,他的妻子任銳悲憤交加,憤然寫下:
“兒父臨刑曾大呼,我今就義亦從容。寄語天涯小兒女,莫將血恨付秋風!”
出生在這樣一個紅色革命家庭,注定了孫維世同樣不凡的人生。

早在1926年,年僅5歲的孫維世便被父親抱著以另一種方式參加了革命。當時,孫炳文與周恩來秘密接頭,孫維世便聽從父親的安排乖乖站崗放哨。因此,周恩來很早就認識她。
孫炳文犧牲后,任銳帶著兩個孩子艱難求生,開始了近10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但她心中卻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將孩子們培養(yǎng)長大。

1936年初,在上海開展地下工作的任銳,為減輕一部分生活壓力,將女兒孫維世送去了東方話劇社演習。此后一年,孫維世出演了多部影片,還在這里結(jié)識了頗有名氣的演員金山。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16歲的孫維世輾轉(zhuǎn)來到八路軍駐武漢的辦事處,這里的同志們不認識她,又看她年齡小,便拒絕了她想要去延安的請求。

孫維世聽后,十分傷心。恰好這時周恩來剛從外面回來,看到在門口哭泣的女孩,好奇地走上前詢問,一問嚇一跳,她竟然是孫炳文的女兒。
周總理眼眶一下紅了,他立即帶著孫維世走進辦事處。一邊仔細地上下端詳著她,一邊激動地喃喃自語:“孩子,孩子……”

根據(jù)她的請求,周恩來立即安排人將她送去了延安。此后,孫維世經(jīng)常能夠收到周恩來和鄧穎超的來信。看著信中溫暖的文字,孫維世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孫維世在延安也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
周恩來和鄧穎超將她視如己出。為此,他們還專門給任銳寫信,表示愿意將維世當作自己的女兒。任銳十分感動。

此后,孫維世便成為了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女兒”。1939年,周恩來和鄧穎超飛往莫斯科,同行的還有孫維世,她此行是要去蘇聯(lián)留學的,學習戲劇表演和導演。盡管當時不少烈士子女都在蘇聯(lián)留學,學軍事、工業(yè)的占了相當一部分。但孫維世喜歡戲劇,周恩來夫婦得知后,不僅沒有反對,反而鼓勵她認真學習好這門藝術(shù)。

1946年,孫維世完成學業(yè),回到了祖國。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率領(lǐng)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lián),孫維世任翻譯組組長,并兼管一切機要工作,隨毛主席一同前往蘇聯(lián)。
出發(fā)前,周總理反復叮囑她一定要完成好工作。孫維世將“周爸爸”的話牢牢記在心中。
上世紀五十年代,孫維世成為了當時最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之一,由她導演的多部作品一經(jīng)演出便受到熱烈歡迎。
然而,誰都沒想到,就在孫維世的事業(yè)蒸蒸日上時,她的感情生活卻遇到了麻煩。

1950年春,孫維世導演話劇《保爾·柯察金》,主演是金山和其妻子張瑞芳。導戲期間,孫維世愛上了39歲已婚的金山,這一事情隨即便被張瑞芳察覺。
金山和張瑞芳曾在周總理手下開展地下工作,他們之間有著親密的戰(zhàn)友情。當周總理夫婦得知孫維世的戀情后震驚不已。

周總理打心底里不同意兩人的婚事。為此,他曾親自叫來孫維世談話,批評她說:“你的戀愛觀是不正確的,你不該破壞別人的家庭,還愛上了有婦之夫?!?/p>
但這時的孫維世早已失去理智般地愛上了金山,她任性地堅持要跟金山在一起,周總理聽后十分無奈。
張瑞芳得知丈夫和孫維世的事情后,忍著痛苦堅持完成了《保爾·柯察金》的演出。演出一結(jié)束,她便向組織申請調(diào)去上海工作,并果斷與金山選擇了離婚。

1950年10月14日,孫維世和金山如愿步入婚姻殿堂,周爸爸沒有到場,但卻托鄧穎超送去了一份禮物。孫維世打開后,發(fā)現(xiàn)周爸爸的禮物居然是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他用這樣的方式向女兒和女婿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希望金山能夠好好跟女兒過日子。
婚后不久,為自己的新電影搜集素材,金山帶著一個創(chuàng)作組前往朝鮮戰(zhàn)場。金日成得知他們的來意后,十分歡迎,還派遣了一位女秘書負責接待和對接一應事務。

每天朝夕相處,金山竟然又對這位女秘書產(chǎn)生了感情,兩人更是公然住到了一起。志愿軍總司令彭老總得知這一消息后,怒火中燒。他立即給中央發(fā)去電報,直言“影響太壞”,甚至萌生了“斬首”的打算。
周總理收到前線的來電后,盯著電報看了好一會兒,久久不愿相信。但他很快便反應過來,并給彭老總發(fā)去了急電,要求他立即將金山押回國內(nèi)處理。

這件事雖然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極壞的影響,但正如周總理所說,罪不至死。所以,他才提出押回國內(nèi)處理。
這時,孫維世也從上級領(lǐng)導的談話中得知了丈夫的情況。她忍著憤怒和傷心來到了火車站,一見到金山,再也忍不住上前扇了一個耳光。回家后,金山一再請求孫維世的原諒,孫維世不哭不鬧,但心中早已有了決定。

不久后,孫維世在一次青藝組織的批判會上,發(fā)表了講話,她誠懇地說道:
“同志們要我表個態(tài),也許最簡單的兩個字就是離婚??墒俏也荒鼙磉@個態(tài),因為金山不單單是我的丈夫,他還是一個老黨員;他犯了錯誤,在這個時候,我首先要拉他一把,讓他重新站起來。我相信,金山將是最后一次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妻子的原諒和支持,金山得以度過了人生無數(shù)黑暗的時刻。
參考資料:《同舟共進》2010年第2期、上觀新聞、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新華社、《西花廳歲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