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是第39個國際志愿者日。今年宜興市紅十字會以“貢獻志愿力量,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為活動主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志愿服務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宣傳和普及志愿服務文化和理念,推動我市志愿服務活動高質(zhì)量開展。僅在2024年,宜興市紅十字會一共開展了200余場活動,累計參加1500余次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守護綠水青山 共建凈美陶都
環(huán)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è),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huán)保理念,暢享綠色生活,共建凈美家園。宜興市紅十字會于11月23日、12月5日,分別在黃塔頂、銅官山,開展了“守護綠水青山、共建凈美陶都”凈山活動。堅持做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fā)展格局。


時代在變,志愿服務的項目在變,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永不過時,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活躍在社會公益事業(yè)中。而就在近日,宜興市紅十字會就志愿者活動日開展了多樣的活動。
紫砂文化是中國陶瓷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塊瑰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厚的歷史積淀。一抷泥在成為一把紫砂壺之前還經(jīng)歷了什么?帶著這種疑問,2024年11月23日上午,8位宜興市紅十字青少年會員共同來到新街街道梅園村紅十字博愛庭院,深入領會紫砂文化的精髓。通過參觀紅十字博愛庭院、學習紫砂知識和親手制作紫砂壺的實踐,小小的少年們在心中種下了熱愛紫砂文化的種子,激發(fā)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

宜興均陶,宜興陶瓷的“五朵金花”之一以拇指堆花工藝和溫潤的釉色,成為陶都藝苑中的一顆明珠。11月30日上午,宜興市紅十字會、宜興市新媒體行業(yè)紅十字會聯(lián)合宜興市均陶研究所舉辦了“拇指堆花趣,非遺均陶韻”活動,9名宜興市紅十字青少年會員共同走進宜興市均陶研究所,深入學習均陶文化,以及親身體驗均陶拇指堆花。從觀賞到動手的轉變,使得均陶這一項非遺在當代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真情在血液中循環(huán),生命在奉獻中延續(xù)。2024年12月1日,宜興市紅十字“三獻”宣傳志愿者服務隊在宜興市步行街、勸業(yè)廣場、愛心獻血屋開展了獻血活動,在沿街商鋪、公交站臺、商場超市門口,宣傳獻血、干細胞、器官、遺體捐獻相關知識。

健康事業(yè)事關民生福祉,從1981年世界上報告第一例艾滋病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防“艾”的步伐。12月3日,丁蜀鎮(zhèn)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們結合第37個艾滋病日的契機,進行了預防艾滋病知識講解,同時宣傳三救三獻知識,為市民義診、理發(fā),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yī)療服務。

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2月4日,宜興市紅十字會在太滆廣場市民講解《憲法》《民法典》《刑法》的關鍵知識點,傾聽市民的煩心事、揪心事,給出實用的法律建議,化解大家心頭疑惑。張渚鎮(zhèn)紅十字會在張渚鎮(zhèn)牛犢山公園廣場向市民群眾發(fā)放了《一生有“憲”》、《憲法保護你我一生》等各類普法手冊,并就憲法內(nèi)容向市民群眾進行解讀。在張渚小學將憲法宣傳展板展示在學校操場,讓學生參觀。此活動旨在讓市民和學生深刻領會憲法精神,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讓市民群眾和青少年學生爭做學法、守法的模范公民。


點點星光 匯聚成炬
志愿服務社會、奉獻愛心,不分年齡階段、不分工作崗位、不分地域籍貫,人人可為,處處可為。上到六旬老人,下到幾歲孩童,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展望未來,志愿服務大有可為,也必大有作為。宜興市新媒體行業(yè)紅十字會的《宜小紅公益調(diào)讀推廣服務進百校》被認定為2024年度宜興市公益閱讀推廣活動項目。生命不息,公益不止,期待更多人弘揚志愿精神,在“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在民族復興偉業(yè)中書寫志愿服務新篇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