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喜歡房子被打掃后煥然一新的感覺,當她們拭掉門窗上的灰塵與地面上的污垢,把一切整理就緒之后,整個人都會覺得清爽起來。然而,你知道嗎,外在環(huán)境需要及時打掃,心靈的塵埃更需要適時清除,否則只能使心靈不堪重負,拖累前進的腳步。

有一個叫朱怡的女人,是某公司的董事長。多年來,她始終堅持一個習慣:每個周六早上,利用別人不上班的時間,把自己的辦公室徹底清理干凈,連一張廢紙都不留。平常下班回到家后,她會在梳妝臺前花一點時間,反省一天中發(fā)生的事,順便計劃明天該做的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怡很喜歡這種“向過去說拜拜”的清掃方式,把從前的自己做一個了結(jié),然后迎接一個全新的開始。

朱怡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每年的業(yè)績都維持高增長。通常,人一站在高峰上,總是很容易得意忘形。朱怡卻不是,她總是告訴自己“一定要讓自己隨時放空,重要的不是回頭看,而是往前看,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她知道,有一天假使風光不再,過去所有的輝煌都會一筆勾銷。從前認為不能丟棄的東西,并不保證自己會珍愛一輩子,不論是過去的收藏、衣服、品位、嗜好、成就、地位、財富,最后都可能不再屬于你。

朱怡經(jīng)常被人問及:“你事業(yè)做得那么好,如果在事業(yè)與家庭之間做一個選擇,你要選擇哪一樣?”她總是毫不考慮地回答:“除了家庭,我什么都以放棄?!?/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朱怡來講,家就是最適合進行心靈大掃除的場所。她很反對一些人了班之后到處找樂子,找地方狂歡,好像非得把所有的精力耗盡才罷休。很懷疑,這樣的人沒有足夠的休息,疲勞沒有得到充分的緩解,將如何面明天的工作和生活。

外人看朱怡,生活井然有序,而且總是神清氣爽。她說,這得歸功于己每天勤于做“內(nèi)在清掃”,所以,已經(jīng)沒有什么值得煩惱的事了!

可是,有時候某些因素也會阻礙我們進行大掃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后必須面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那些是不你想要的結(jié)果,萬一現(xiàn)在丟掉的將來需要時又揀不回來,怎么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靈清掃原本就是一種掙扎與奮斗的過程。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這一次的清掃并不表示是最后一次清掃。并且,沒有人規(guī)定你必須一次掃凈,你可以每次掃一點,但至少在目前,你必須立刻丟棄那些會拖累你的西,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你才有可能輕裝上陣,否則就只葬送自己的一生。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天都從自家花園采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她送花到佛殿,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歡欣地說道“你每天都這么虔誠以香花供佛,根據(jù)佛家經(jīng)典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世當?shù)们f嚴相貌的福報?!?/p>

信徒聽了非常高興地回答:“這是應(yīng)該的,我每次來您這里禮佛時,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是每次回家后,心中就煩亂了。作為一個家主婦,如何在喧囂的塵世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供佛,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xiàn)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草的新鮮?”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于每天換水,并且在換水時候花梗剪去一截,因為這一節(jié)花梗已經(jīng)腐爛。腐爛之后水分不易于吸收,花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說:“保持一顆純凈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就像瓶里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凈化我們的身心,凈化我們的氣質(zhì),并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掉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地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徒聽后,作禮感謝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廟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鐘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p>

女人心累人才累,人的心靈如同庭院,也要日日清掃,才不至于讓灰塵包裹,失卻靈性,失卻原本的最純真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