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里詩書

用道教法事“破地獄”,這一意在超度先人的儀式,命名為引的展開,《破·地獄》聚焦于香港殯葬行業(yè)現(xiàn)狀的同時,也在人的生死之間,社會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矛盾中,著眼于了生者各自面對的人生困境。電影中的“破”不再僅僅是對逝者的超度,同樣也賦予了生者以前行的勇氣。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里,死亡這一話題歷來被一層神秘的面紗所籠罩,人們往往對此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對于普羅大眾而言,“破地獄”這一充滿宗教色彩與民俗意味的法事,更是鮮有人知曉其詳?!?a class="keyword-search" >破·地獄》選取的正是這一鮮為人知的領域為切入,以黃子華飾演的男主道生,被迫從婚禮策劃轉(zhuǎn)而做起了殯葬為展開,走進了這個行業(y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電影前段的矛盾,集中在道生與許冠文飾演的“喃嘸師傅”文哥身上,兩者在對待“破地獄”這一古老儀式上,展現(xiàn)出了截然不同的視角態(tài)度。文哥堅守傳統(tǒng),視之為連接生死、超度亡魂的神圣儀式;而道生則帶著現(xiàn)代人的理性與懷疑,試圖在古老儀式中尋找新的價值與意義。這種新舊觀念的碰撞與交融,形成了電影能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

隨著影片緩緩鋪陳逝者與家屬之間難以割舍的情感羈絆, 電影也從走進殯葬行業(yè)轉(zhuǎn)變?yōu)榱艘I觀眾步入一場關于生死、情感與釋懷的心靈之旅,尤其是那位不愿下葬病逝孩子的母親,將電影的情感濃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其既關乎我們該如何接受親人的離世,又有著我們自身該如何面對死亡的深刻探討。

“死”,長久以來被世人視為禁忌,卻又是每個人如影隨形、無法逃避的生命終點,在電影的細膩描繪下,其沉重與恐懼是被悄然化解,轉(zhuǎn)而化作一種可超脫釋然的力量,電影中“喃嘸師傅”文哥這一角色,即是電影的關鍵性人物,而他自己的故事,同樣也耐人尋味。為他人做了一輩子破地獄儀式的文哥,在自己生命的終點,卻希望被嫌棄了多年的女兒,來為自己做“破地獄”儀式,電影借此傳遞的也正是在一個“破”上,對生命的敬畏、對死亡的淡然,以及面對過往與未來都能為之的豁達情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令人深感遺憾的是,《破·地獄》這部影片,在歷經(jīng)情感的沉淀后,雖在尾聲處觸及了女性議題這一敏感而深刻的脈絡,卻未能將其潛力充分挖掘,顯得力不從心。電影里的女兒,是一個在漫長歲月中從未感受過父愛溫暖的女性形象,面對父親臨終前留下的一紙遺書,竟奇跡般地實現(xiàn)了內(nèi)心的和解。這一轉(zhuǎn)折雖意在營造情感的高潮,卻由于缺乏足夠的鋪墊,顯得突兀單薄,難讓人信服。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也被塑造成了一種近乎呆滯的狀態(tài),仿佛被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缺乏自主意識與反抗精神。影片一味地聚焦于身為女兒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卻忽略了展現(xiàn)女性自身該如何主動尋求改變、掙脫束縛的過程。這種單一而片面的敘事手法,削弱了影片的感染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誠然,《破·地獄》這部作品并非無瑕,但在探討生死的議題上,它如同一面棱鏡,映照出了每個人心中被問題與挫折所束縛的“地獄”,而如何破這 “地獄” ,其實更在于我們自己,做自己的“喃嘸師傅”真的并不難。

個人評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