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陳賡回到陜北延安學習,毛主席得知陳賡要來,也很想念這個開心果,吩咐警衛(wèi)等陳賡安頓下來后把他帶過來敘敘舊。

陳賡得知毛主席要見自己,開心地笑道:“我正想著去看望主席呢,主席這就和我‘不謀而合’了!”說著,東西也不收拾了,直接跟著警衛(wèi)來到毛主席的窯洞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見面,毛主席就笑著問道:“怎么回事啊?我聽說你小子在386旅不老實,天天給別人起外號,有沒有這回事?。 ?/strong>

陳賡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嘿嘿一笑,點了點頭,毛主席又問道:“那讓我聽聽,你都給他們起了個什么外號啊!”

“報告主席,王新亭的外號是‘王瞎子’,周希漢的外號是‘周瘦子’,我管我們師長叫‘老頭子’?!?/strong>

毛主席笑道:“你這么開玩笑,他們都不生氣的嗎?沒給你也起個外號什么的?”

“怎么沒有啊,王瞎子就老是陳瘸子、陳瘸子的喊我!”

毛主席聽完也沉默了,良久才緩緩說道:“這幾個外號,還挺符合你們的......”

主席為什么說這幾個外號很符合他們,這些外號背后,又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王瞎子”王新亭

陳賡、王新亭和周希漢都是386旅的干部,陳賡是旅長,王新亭是政委,周希漢是參謀長,三人也被稱為“抗日三子”。

“王瞎子”王新亭,新中國開國上將,雖然是政委,但他的貢獻可不比在前線出生入死的將軍們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08年,王新亭出生于湖北的小農村里,念了幾年書后,就在家里幫忙干起了農活,期間還跟著工匠師傅學過一段時間手藝。

1930年,王新亭加入了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參與學習和運動,之后擔任政治教員,逐步升遷,但他可不是個純粹的知識分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可拿筆教書育人,下可持槍保家衛(wèi)國,他先后參與了黃安、謝店等戰(zhàn)役,并參與了鄂豫皖蘇區(qū)的第一次反“圍剿”,一年后,紅軍改編,紅四方面軍成立,他擔任紅四軍下屬的團書記。

王新亭在之后的第二次反“圍剿”中表現(xiàn)優(yōu)異,并跟著四方面軍主力一起來到巴中地區(qū),建立了川陜蘇區(qū),之后,他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快速升到了師級干部,成為紅12師政治部主任。

但同時在反“三路圍攻”的戰(zhàn)斗中,國軍的炮彈炸傷了他的眼睛,幸運的是并沒有傷到眼睛內部,但自那以后,王新亭的視線總是模糊不清。

偏偏他擔任的還是政委的工作,需要頻繁用眼,這就導致他的視力越來越差,配的眼鏡度數(shù)也越來越高,有一次,部隊轉移的時候,王新亭的眼鏡摔碎了,白天還勉強能看看路,到了晚上真就兩眼一抹黑了。

所以一到晚上,陳賡就主動上前攙扶著他,還給他起了個外號“王瞎子”,調侃他道:“瞎子,小心著點,旁邊可是山溝,別掉下去咯!”事實上周圍一片坦闊,根本沒有山溝。

對于陳賡的調侃,王新亭也是立起反擊:“我這個瞎子還行,倒是你這個‘瘸子’,可別一腳踩空摔下去了!”

那么陳賡這個“陳瘸子”的外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二、“陳瘸子”陳賡

對于陳賡的經(jīng)歷,想必不用多說了,開國十大將之一386旅旅長,紅軍的開心果,黃埔學校的老學長,哈軍工的創(chuàng)建人以及首任校長。

陳賡是將門之后,祖父是湘軍將領,陳賡喜歡軍事而大過讀書,所以13歲就輟學參軍去了,但湘軍內部的“土匪風氣”過于嚴重,一身正氣的陳賡很快就離開了。

他也考慮過去其他的部隊試試,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完成學業(yè),在學習期間,他接觸到了共產(chǎn)黨思想并深深為此吸引,1922年,陳賡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之后,他考入黃埔學院,并成為名動全校的“學霸”,力壓宋希濂等人,周恩來說他將來必是將帥之才,蔣介石瘋狂拉攏陳賡,希望收攏于麾下。

之后老蔣發(fā)起“白色恐怖”,在上海大肆捕殺共產(chǎn)黨員,陳賡加入了中央特科擔任情報人員,負責上海情報工作,直到1931年才調任到紅12師擔任師長,他“瘸子”的由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1932年,國民黨圍剿中,陳賡不幸腿部負傷,整整三枚子彈鑲嵌在骨頭里,之后他忍著腿痛繼續(xù)跟隨部隊轉移,一直奔襲到福建,但他的腿也已經(jīng)惡化到全是壞肉了。

當?shù)氐尼t(yī)生無能為力,只是做了簡單的處理,之后他輾轉來到黨內著名的骨科醫(yī)院,由?;萘卦菏坑H自主刀,這才保住了這條腿。

可沒等陳賡傷愈幾個月,他的腿又受傷了,還是同一條腿,接連的受傷即使是?;萘匾矝]有辦法,雖然還是把骨頭正了回來,但后遺癥是免不了了。

接連的打擊沒有讓陳賡氣餒,反而經(jīng)常拿這條腿開玩笑,說他是條“吸子彈的腿”,其他戰(zhàn)友也給他起了個“陳瘸子”的外號,他自己也絲毫不在意。

三、“周瘦子”周希漢

周希漢是陳賡手下一員悍將,雖然身材瘦削,打起仗來卻是不要命的沖,陳賡給他起外號叫“周瘦子”或是“瘦子干將”,漸漸地,大家也都知道了386旅有一位瘦將軍,而不知其名。

周希漢年紀在三人中最小,和陳賡差了十多歲,所以平時相處的時候,陳賡總是不自覺地讓著他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一個故事形容他們倆人,抗戰(zhàn)時期,延安召開軍事大會,臨走的時候,陳賡趁著主席不注意,偷偷把他的煙裝進自己的兜里,會議結束后,他去朱老總家里做客,把盆里青棗全倒進了自己口袋里。

回到386旅,他主動把這些寶貝拿出來和周希漢一起分享,還一臉神秘的說道:“這些可是我冒著生命危險給你帶回來的,瘦子,以后你可別忘了哥哥的好?。 ?/strong>

周希漢本來不以為然,結果一聽這是從主席和老總手里“拿”過來的,戰(zhàn)場上握槍的手都不自覺地抖了兩下。

陳賡之所以對周希漢這么照顧,全是因為對方真的太瘦了,一眼看上去,給人一種營養(yǎng)不良的感覺,陳賡自稱“大哥”,自然要把小弟喂飽養(yǎng)胖了。

值得一提的是,陳賡經(jīng)常稱呼劉伯承“老頭子”,倒不是因為劉伯承有多老,而是因為劉帥比較嚴肅,經(jīng)常在陳賡耳邊念叨他,時間長了,陳賡總是以“老頭子”的外號稱呼劉伯承元帥,一直到建國之后也是如此。

結語

陳賡大將一生豁達,貢獻卓越,唯獨令人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1961年病逝,他去世那天,很多人都哭了,有毛主席、劉伯承元帥、徐向前元帥、還有他的好兄弟們:瞎子、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