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付費內(nèi)容,前1/3免費閱讀,VIP用戶全文免費閱讀。

1、

1992年,內(nèi)蒙古赤峰市梧桐花鎮(zhèn)礦廠。

大清早,礦區(qū)內(nèi)唯一一家小賣部門口擠滿了人。

店門四敞大開,幾個穿警服的人拿著紙筆,給一個蹲在地上的男人做筆錄。

男人名叫李大國,是礦廠工人,這家小賣部就是他媳婦艷珍開的。

董艷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董艷珍

誰知今兒一早小兩口剛到,就發(fā)現(xiàn)店被賊給偷了。

不光丟了幾百塊錢,就連柜臺里的幾條好煙也不翼而飛。

李大國著急忙慌報了警。

兩位民警把現(xiàn)場里里外外看了一遍,除了地上幾個鞋印,什么都沒發(fā)現(xiàn)。

那年頭沒有監(jiān)控,刑偵技術(shù)落后,又是窮鄉(xiāng)僻壤,驗個指紋都得層層上報,等有結(jié)果了,黃花菜都涼透了。

這案子怎么查?民警也只能先做筆錄。

看熱鬧的人都知道,這錢和東西準保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反而沒人注意,艷珍正異常冷靜地對鞋印看了又看,直接道:“警察同志,我能找到小偷?!?/p>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這案子警察都沒辦法,一個二十出頭的農(nóng)村婦女看看鞋印子就能找到小偷?

騙鬼呢?

莫不是刺激太大,開始胡言亂語了?

民警也勸道:“這位女同志,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抓小偷可沒那么簡單,現(xiàn)場什么都沒留下,怎么抓?總不能你說是誰,就是誰吧,抓人講究證據(jù)?!?/p>

艷珍不以為意,張口就將鞋印主人的性別、身高、年紀說了出來,并指著旁邊平安村的方向:“人往那邊跑了?!?/p>

民警將信將疑,艷珍也不廢話,一路追蹤到平安村一戶村民家。

民警敲門,開門之人哪哪都跟艷珍描繪的分毫不差。

起初這人還抵死不認,直到民警從屋里搜出贓款贓物才不得已認罪。

民警對艷珍豎起大拇指,欽佩不已:“沒想到咱們礦上還有這等奇女子,眨眼的功夫就把案子破了,真神了!”

誰都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就是一名普通村婦的小媳婦,卻大有來頭!

她是中國“碼蹤術(shù)”第四代傳人!

“碼蹤術(shù)”也稱為步法追蹤,是通過足跡特征,來追蹤、判斷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刑偵技術(shù)。

由放羊老人馬玉林所創(chuàng)。

馬玉林老照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玉林老照片

之后內(nèi)蒙古出現(xiàn)了以馬玉林為首的“四大追蹤高手”,艷珍的曾祖父和祖父就占其二!

早年,艷珍的曾祖父董長存為了生計給人看林守糧,那會兒人都窮瘋了,經(jīng)常有人偷糧,董長存就順著腳印抓賊,好追回被偷的糧食。

時間一長,他便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腳印都有不同,獨創(chuàng)一招“步法追蹤”,一追一個準。

以至于艷珍的爺爺繼承其父絕學,成了遠近聞名的“追蹤神探”。

周邊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若有什么疑難案件,都派人到家里接董爺爺協(xié)助抓兇。

本事大,責任就大,自然也結(jié)下不少仇怨,一些歹人為了報復董家,甚至對董家小娃下手,差點釀成大禍。

為保后代子孫安寧,董爺爺便決定讓這門絕技在自己這代終了,不再傳承。

沒想到晦澀難懂的追蹤絕學,卻被天天跟在爺爺屁股后面玩的小艷珍給學會了。

她從小就癡迷觀察足印,又極具天賦,可謂無師自通,幾年下來,本事竟與爺爺不相上下。

十五六歲的年紀就在老家巧破迷案,年少揚名!

2、

那是1987年的秋天,內(nèi)蒙古赤峰王家村發(fā)生了一起性質(zhì)惡劣的縱火案。

秋收后一戶農(nóng)家的院子里,足足兩千多公斤的谷子被燒得一干二凈,損失慘重。

被燒毀的糧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被燒毀的糧倉

警察查了三天,毫無頭緒,有人便提議請董老爺子“出山”瞧瞧。

奈何上了歲數(shù)的董老爺子剛做完手術(shù),無法動彈,這可把前來請人的民警愁壞了。

要知道時間拖得越久,抓住歹人的幾率就越小。

董老爺子一句話,重新給了民警希望:“我孫女正好在家,她的本事不比我差,興許能幫上你們?!?/p>

民警立刻騎著大摩托就往董艷珍家里奔,到了一瞧,小姑娘才十來歲,能干啥?

可事情到了這份兒上,他們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yī),將小艷珍帶到案發(fā)現(xiàn)場。

當扎著小辮子的女娃一下車,所有人都愣了。

領(lǐng)導更是呵斥接人的民警不著調(diào):“怎么帶個小丫頭來添亂?”

這是小艷珍第一次到這種場合,大眼睛好奇地打量四周,就要往現(xiàn)場進,圍觀村民都讓她趕緊回家玩泥巴,不準她進。

還是了解情況后的領(lǐng)導和村主任說明情況,小艷珍才得以進場。

在小艷珍眼中,這就好似一場“真人游戲”,要從已經(jīng)被破壞的現(xiàn)場找出有用的蛛絲馬跡,她僅用了兩個多小時,就有新發(fā)現(xiàn)。

她在距離火場十來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兩枚鞋印,形狀正是這個時候大伙穿的大頭棉鞋。

而她接下來的話,震驚了所有人!

“鞋印是一個男人留下的,身高一米八二,四十五歲,駝背?!?/p>

“那人應(yīng)該是站在那里扭著身子扔東西?!?/p>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小姑娘幾句話,就讓辦案民警驚掉下巴。

要知道,精通追蹤的刑偵專業(yè)人員,可以通過鞋印判斷出一個人的身高、體重,但那也是在一個區(qū)間范圍。

從來沒有人能如此精準,更無法推測具體年紀和體態(tài)。

如果小姑娘說的是真的,那她就太神了!

民警以小艷珍的結(jié)論進行反向推測,認為可能是有人站在十來米的地方把裝有易燃物質(zhì)的液體點燃,然后扔到谷堆中,進而完成縱火。

他們半信半疑地按照這條線索找,竟真的在火場找到兩個燒焦的酒瓶子!

這下所有人都對小艷珍豎起大拇指,驚嘆她小小年紀,本事超絕。

之后小艷珍在附近又發(fā)現(xiàn)了嫌疑人逃跑的腳印,一路追蹤,左繞右拐,最終追到嫌疑人家中,不僅搜出了作案時穿的棉鞋,更是確認其有足夠的作案動機。

歹人竟然是苦主親戚,因發(fā)生過口角進而實施報復。

最重要的是,嫌疑人無論年紀、身高,還是駝背,都與小艷珍說的一模一樣。

這下,十里八村都知道董家又出了一個“小神探”!

小艷珍有本事,卻并不驕傲,依舊堅持學生本分,努力學習。

可惜,高考失利,讓她和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隨后便嫁人生子,到了礦區(qū)。

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她本想低調(diào),可低調(diào)不了了。

礦區(qū)派出所以及臨近幾個城鎮(zhèn)一有難題就來找她,她成了“公家外援”。

本以為就這樣干到退休,沒想到2006年,山東萊蕪發(fā)生的一場離奇命案,徹底改變了董艷珍的一生。

她在辦案時說的第一句話,就讓所有人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