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guān)將近,要說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
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對過年的感情變得很復雜,一邊期待著,一邊恐懼著。
恐懼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關(guān)懷”。
- 未婚的關(guān)心什么時候結(jié)婚;
- 結(jié)婚的關(guān)心什么時候生孩子;
- 生了的關(guān)心什么時候生二胎。
過年任何一場見面的場合,都可能會開啟“催生模式”,三言兩語就能讓人破防。
- 一個小孩子太孤單了,不分男女,兩個孩子有個伴。
- 趁家里老人還年輕,還能幫你帶,趕緊再生一個。
- 年輕人正是要吃苦的時候,有錢沒錢都要生兩個孩子。
- 生一個孩子太自私了, 以后孩子一個人要負擔幾個老人。
- 不生二胎就要被婆婆說是:“自私”、“不肯吃苦”。

說實話,生孩子、帶孩子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想教育好孩子更是不容易。
既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chǔ),又要有高質(zhì)量的陪伴。
對身體、夫妻關(guān)系、經(jīng)濟收入都是很大的考驗。
老一輩接受到的理念是【人多力量大】。
他們受宗祠文化熏陶更深厚,也更熱衷于生個男孩傳宗接代。
不同的成長年代,不同的文化熏陶,造就了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的思想差異。
在生孩子這個事情,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不得不說優(yōu)生優(yōu)育的政策在80、90后這里得到了閉環(huán)。
他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么以前那么艱難的年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
他們都敢生孩子,并且養(yǎng)活了孩子。
現(xiàn)在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大家反而不生了。

生不生二胎是個人選擇,不應該被道德綁架。
你勸瞎子去外面多看看世界,他是不想看嗎?
你跟聾子說去外面多聽聽大自然的聲音,他是不想聽嗎?
生二胎有利也有弊,這些優(yōu)缺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生或者不生,夫妻兩個人有自己選擇的權(quán)利,任何人都沒有權(quán)利干涉。
如果真的因為被道德綁架或者為了維持婚姻延續(xù)而選擇生二胎,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用孩子去達到某種目的,才是自私。
只顧自己一時貪歡,生而不養(yǎng),叫自私。
明明已經(jīng)為人父母,但卻不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或者把責任推給老人,推給另一半,自私。
打著為你好的名義,一直去道德綁架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自私。

現(xiàn)在生養(yǎng)一個孩子,不再是以前【添雙筷子】那么簡單了。
2024中國生育成本報告顯示中國養(yǎng)娃成本相當于人均GDP的6.3倍,幾乎全球最高。
0-17歲城鎮(zhèn)孩子的養(yǎng)育成本平均為66.7萬元;0-17歲農(nóng)村孩子的養(yǎng)育成本平均為36.5萬元。
如果生二胎,生養(yǎng)成本至少翻倍,一胎或許兩人還能一邊工作一邊帶娃。
如果二胎,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需要有一個人全職帶娃。
還沒算上房貸、車貸的壓力,以及生病的風險和贍養(yǎng)老人的壓力。
深圳廣播電視臺曾報道過一對在深圳打工的江西夫婦,勇氣令人敬佩。
在已經(jīng)有了兩個女兒的情況下,夫妻兩人備孕3胎,生了4胞胎女兒。
現(xiàn)在家里6個孩子,妻子需要放棄工作照顧孩子。
當四胞胎早產(chǎn)需要20萬左右的治療費用時,孩子父親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是一個打工族,收入方面比較微薄,真的是沒辦法了,希望社會提供幫助?!?/p>
從孩子一出生就迎來了第一道經(jīng)濟難題,且不說后面的撫育成本。
試問,一個長期生活在重壓之下,家庭幸福度會高嗎?
當然,未來他們可能也會幸福,就是犧牲掉孩子的教育質(zhì)量,讓孩子們早早步入社會打工,緩解家庭壓力。
余華說:“為什么窮人的家庭大多不和睦?”
因為犯錯成本太高了,所有花錢的事,都成為吵架的導火索。
大事看不清,中事看不透,小事叨不停。
如果沒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生二胎,必定是一地雞毛。
一個男人賺不到錢,別人都會勸他的妻子體諒他,甚至他的妻子會跟他一起賺錢養(yǎng)家。
但是女的不生二胎,卻被說成自私,吃不了苦。

不是怕吃苦,而是怕只有媽媽一個人吃苦。
前幾天在媽媽群里,有位媽媽說: 「一個就夠了,不想生二胎」。
二胎生還是不生,一下讓群活躍了起來。
翻看了99+的聊天記錄, 終于參透了媽媽們不肯生二胎的真諦。
媽媽A說:“我對二胎其實沒那么抗拒,不過目前的夫妻狀態(tài),可能要換個老公?!?/p>
媽媽B說:“我女兒18個月大,但我已經(jīng)有兩個孩子了,大的那個是娃她爸。”
媽媽C說:“我老公在育兒中扮演著路人甲的角色吧,生二胎?路人甲都跑了?!?/p>
媽媽D說:“當過姐姐的都懂。”
媽媽E說:“他們一句話,生二胎的是你,帶二胎的是你,熬夜的是你,辭職的是你,輔導孩子的也是你。他們一句想要就能得到,而一切付出都是你來承擔,想要誰不會說?”
大家不生二胎的理由不僅是沒錢,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
人只有在感到安全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去做有風險的事。
有個朋友,現(xiàn)在已經(jīng)生三胎了。
她為什么生了一個又一個,還一點怨言沒有。
因為她老公會賺錢,娘家婆家條件都好,對她也很好。
孩子有婆婆和保姆帶,有阿姨搞衛(wèi)生煮飯,她沒事夫妻兩人出去旅游、美甲、逛街。
有時候帶孩子保姆一起去,有時候自己和老公兩個人去。
平時也陪孩子玩、上早教課,她沒覺得生孩子辛苦,更沒覺得帶娃累。
上一個孩子體驗好的,想要生二胎的,孩子已經(jīng)出生了,根本不用催。
真心覺得:“如果你沒有替別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沒有替別人解決問題的想法,那就不要去干擾別人決策。”
哪怕那個人是你的兒子、女兒,都請閉上你的嘴。
沒人給大家布置任務,催婚、催生這件事不是非做不可。

生不生二胎不應該是一時沖動,而是思慮周全后的決定。
有錢沒錢?想不想生?工作能不能繼續(xù)?生完誰帶?
孩子媽做好準備了嗎?孩子爸做好準備了嗎?孩子做好成為哥哥姐姐的準備了嗎?
不是說一定要有很多錢,才能生二胎。
而是,不管任何情況下你選擇了二胎,那就應該做好面對二胎讓你生活發(fā)生改變的準備。
一些在生之前就可以預見的風險,別等生下來才說“早知道是這樣,打死也不生二胎”。
生不生都和自不自私?jīng)]關(guān)系,生而不養(yǎng)才是最大的自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