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上炸開了鍋,安徽某學校發(fā)布通知,明令禁止師生過圣誕節(jié),還要求不能在公共場合布置相關裝飾,更不能參加任何圣誕聚會!這消息一出,立馬引來眾多網友熱議。有人覺得學校這是在維護傳統(tǒng)文化,也有人覺得學校此舉簡直是“自作聰明”,大題小做。那么,學校這番操作,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首先,咱們得承認,近年來,關于“毒教材”的討論甚囂塵上,不少人對教育的導向表示擔憂。學?;蛟S正是基于這種擔憂,才想通過禁止過圣誕節(jié)來強化所謂的“文化自信”。 但這種做法,與其說是維護傳統(tǒng)文化,不如說是對文化包容性的扼殺。 圣誕節(jié)早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它更像是一個輕松愉快的節(jié)日,是人們表達節(jié)日氣氛的方式,而非什么崇洋媚外的象征。學校直接禁止,這不僅限制了師生的自由,更是對多元文化的一種不認同。你想想,要是外國學校禁止我們過春節(jié),大家會是什么感受?

其次,學校此舉,完全是本末倒置。 學校的職責,難道不是教書育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嗎?食品安全、教學質量、師德師風,這些才是學校應該放在首位,全力以赴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沒解決好,卻想著去管圣誕節(jié),這豈不是舍本逐末? 與其擔心孩子們受西方文化影響,不如花更多心思提升教學質量,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做好,又何談文化自信?
再者, 孩子們過圣誕節(jié),其實只是圖個熱鬧,圖個開心。 孩子們天性活潑,喜歡節(jié)日的氣氛,這有什么錯呢?難道非要搞得嚴肅刻板,才能體現(xiàn)文化自信嗎? 事實上,許多節(jié)日,其意義本身就在于營造一種氛圍,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圣誕節(jié)的禮物、圣誕樹、圣誕歌,這些都只是節(jié)日元素,并非什么洪水猛獸。學校如此大張旗鼓地禁止,反倒顯得小題大做,弄巧成拙。

更重要的是, 學校的禁令,根本無法真正阻止師生過圣誕節(jié)。 孩子們或許會偷偷地慶祝,學校的禁令,反而會讓孩子們對圣誕節(jié)更加好奇,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這難道不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嗎?
總而言之,安徽學校禁止過圣誕節(jié)的舉動,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引發(fā)了更大的爭議,甚至會適得其反,影響學校的形象和聲譽。學校應該理性看待多元文化,尊重師生的個人選擇,專注于自身職責,提升教育質量,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 與其操心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如踏踏實實地做好教育工作,這才是對學生最好的負責。 與其擔心圣誕節(jié)會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不如花更多時間去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學校應該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看待不同文化,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和抵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國際視野和文化素養(yǎng)的新一代人才。與其在這些枝枝節(jié)節(jié)上糾纏不清,不如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改善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健康成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