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周老師跟我說,本打算今天再寫一篇大家在數學啟蒙上的誤區(qū),可這周她爸爸在醫(yī)院傳染上了甲流,狀況很差,她實在沒精力完成稿子了。我說沒關系沒關系,你用最舒服的節(jié)奏分享就好。小周老師一直在,就足夠讓我和大家都感到踏實了。
上周我跟大家說咱公號要設立一個媽媽專欄,邀請羅漢果媽媽們分享她們在咱成長群的討論中,對大家最有幫助,最讓大家感到觸動的內容。

今天是2024年12月31號,跨年之際,咱們就讓媽媽專欄在這一天亮相吧。那第一位受邀做分享的媽媽,自然是這幾個月在咱的成長群,因為積極做分享,靠一天不差的堅持,贏得大家認可和尊重的大七媽媽。她在成長群,不止是每天收集所有群聊里的干貨信息,而且會以文檔的形式分享很多自己的觀點和故事。
大七媽媽的身份是多樣的。她是小學英語老師,她會把咱們的啟蒙思路以合適的方式實踐給自己教的三年級學生;她有一個今年一年級的兒子大七,數學啟蒙和英語啟蒙,學齡前完全是她在家?guī)У?,她有扎實的啟蒙經驗和實踐;她還有一個從小學四五年級,因為家長管不了而天天跟著她,在她的引導和影響下,現在初三,各方面努力向好的外甥Alan。Alan就是聊天記錄第一行提到的那個初三的差生,也是她今天這篇投稿的主角。

文:大七媽媽
嗨,我是大七媽媽。上禮拜小周老師回歸,發(fā)了一篇《》,看到文中提到了語言暴力這個點,我感觸特別深。
因為我實打實帶過真正被語言暴力傷害到想要自殺的孩子Alan。Alan是我外甥,我姨家姐姐的孩子。我姨家姐姐做點小生意,寒暑假都是最忙的,Alan小學基本就墊底,四年級暑假無聲的反抗就已經很明顯了,不愿意接受安排,就不去上輔導班。自己在家也不行啊,我姨家姐姐知道我是老師,而且假期喜歡在圖書館看書,就讓他去圖書館找我,讓我?guī)詡€飯,給看著點兒。慢慢地,我和Alan,就從最開始只是帶他吃個飯,到后來慢慢建立起信任感,敞開心扉,無話不談。四年來,我看著這個曾經因為語言暴力而想要自殺的孩子,一步步擺脫了那些陰影,開始認真學習,找到了生活的重心。而讓我,乃至我姨家姐姐震驚的那次對話,發(fā)生在Alan小學五年級的那個寒假。最開始接觸Alan的時候,除了他媽媽吐槽他學習成績差,他日常呈現的狀態(tài)看起來也很正常。最初,我就是帶他吃飯,寫寫作業(yè),聊聊最近看的書。雖然我是他的長輩,但因為我從沒拿差生的有色眼鏡看過他,所以交流一直還算是流暢且愉快的。
于是,五年級地那個寒假,我就跟Alan媽媽討論了一個帶Alan學習地執(zhí)行方案,然后還專門約著Alan見面 聊天,想著先統一思想,然后寒假好好學習大干一場。
見到Alan,他說,作業(yè)已經寫完了,不需要寫作業(yè)了,直接聊,聊完就回家。
我說:也就是,你今天過來,只是跟我聊個天?
他說:嗯。
我說:你這么重視啊?那你知道我們要聊什么嗎?
他說:不知道。
我說:那你好奇嗎?
他說:不好奇。
我說:我們以前每次交流的時候,都是聊什么呢?聊完之后,你開心嗎?
他說:還行吧。
我說:以前每次我們交流,尤其是暑假的時候,我當時就說,我要幫助你成為學霸,對不對?
他說:對。
我說:我也告訴過你,我為什么愿意跟你交流。當時我喜歡你,是因為你是個愛看書的孩子。我現在更喜歡你了。
他說:為什么?
我說:我發(fā)現你不僅愛看書,還是個能堅持做一件事情的人。
他說:啊?
我說:你看去年暑假的時候,你是怎么來圖書館的?是不是爸媽接送?
他說:對。
我說:這個寒假,都是你自己來圖書館,對不對?要么是騎山地車,要么坐公交車。
他說:對。
我說:每次都是你自己一個人來,還能堅持每天來,我打心底里佩服你這個小孩兒。
Alan不說話,但是表情略微有變化。
我接著說: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什么樣的人才會天天來圖書館?一般情況下,都是愛學習又能堅持的人,又希望自己不斷變得更好地人。你也是。
Alan依然不說話,但是表情柔和了。
這樣,順理成章地,我就開始跟他聊已經設定好的方案和目標。
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即便我沒有想好要跟Alan怎樣聊天,只要開始聊天,我一定是先表達我對他的喜歡,認可,欣賞。
當我激情滿滿地說了一通之后,我問Alan:你有什么想法嗎?
Alan卻有點一反常態(tài),很生硬的說:“沒有?!?/p>
我說:“那你有什么感受嗎?說什么都可以,只要是你想的?!?/p>
Alan張口就說:“至少不是那樣想的了?!?/p>
說完,他嘴巴一撇,就要哭,趕緊地扭過頭去,控制一下。
我一看這種情形,那說明孩子心里有委屈,有什么委屈呢?干脆讓他說出來吧。
于是,我鼓勵地說:“至少不是怎么想的了?你是不是心里有委屈?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吧。我聽著?!?/p>
他說:”我媽媽說,你還考大學呢,我看你連高中也考不上。”
這句話還沒說完就哭了。
說完這句話,就好像打開了他委屈的內心,一件件一樁樁的傷心事就開始說起來了,邊說邊哭……我就聽著,邊聽邊記錄。
他抽抽答答的說著,說到傷心處,說不下去了,哭過好幾次。
慢慢的,從他的訴說里,我才知道,這個一直在我跟前開朗愛笑的大男孩,在學校,甚至在家里,居然經受過那么多的“語言暴力”。
Alan說:“三年級的時候,我犯了錯,老師就罵我癡呆,我到現在還記得?!?/p>
Alan說:“四年級,好幾件事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有一次元旦晚會,節(jié)目單我沒看清,我就想問問下一個節(jié)目是啥,老師就讓我站外邊去反省,而且硬是讓我把頭扭到一邊,不準我看節(jié)目,我就想,我到底錯在哪兒了?
還有一次,同學有問題,我就給跟說了一下,聲音非常小,老師看見了,非要把我攆出去,我跟他說,我是幫他解答問題,老師還是堅持把我攆出去……”
Alan還說:“最讓我傷心的事情是,班里老師評了十二大金剛。我覺得我也不算表現特別差的孩子吧,名單里也有我。有就有吧,我也能接受。但是,有個同學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問老師,Alan哪里表現不好啊,也有他。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氣得差點昏厥過去,我覺得,這是極大的侮辱?!?/p>
而談到在家里的境況,Alan更是忍不住的流淚:“有一次我沒有交作業(yè),那是因為我剛上五年級,還不適應,我也害怕老師,但是因為沒交作業(yè),老師給我媽媽打電話,鬧的有點大,媽媽就一個勁兒地訓我。姨姨,我給你講過。現在我媽又提起來了,很傷我的心,媽媽也不跟我道歉。這次考試沒考好,也有這個原因?!?/p>
“媽媽也總是不耐煩,說我也不給你報班了,寫完作業(yè)就行了,你愛咋地就咋地吧?!?/p>
最后,他心灰意冷的總結:“我媽說的各種話,無一都不在表明,我是個學渣。”
我問:“那爸爸呢,爸爸怎么說怎么做?”
他搖搖頭:“讓我干什么我就干,比如練字吧,讓我練我就練,但是我心里會想,從小就說我字不好,我再練字也就那樣,練那有什么用嗎?但是堅持著做,有幾次,我想要變好了,我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進步很大了,但是我爸爸還是說不好,直接撕了我的卷子?!?/p>
慢慢地,Alan就覺得:
第一:沒有自信,老是覺得做不好,做作業(yè)想偷懶。做不好,又重做,每天做到十一點。就這樣惡性循環(huán)。
第二:同學都知道我是個廢物,沒有一個人跟我做朋友,幸好還有兩個對我比較好的同學。
第三:疫情期間,老覺得抑郁了,老想找心理醫(yī)生。
說到絕望處,Alan說:“我就想自殺。我記得說鉛有毒,我就吞了鉛筆中的鉛,結果發(fā)現沒事兒,我自己就百度了一下,發(fā)現鉛筆中的鉛對孩子無害。我就喝墨,有一次我覺得喝了不少墨了,發(fā)現也沒事兒,我又查了一下,發(fā)現得是大量的墨才可以。”
聽他說到這些,我忍不住一陣陣后怕。還好,還好,他沒有走到最極端的那一步。
這是我第一次聽Alan講他的心里話,也是第一次聽一個小學生講他的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很震撼。原來孩子心里有這么多委屈?!原來孩子心思這么細膩?!
當我靜靜地坐著,靜靜地聽著Alan哭訴那一件件的傷心事時,有一種感受擊中了我:這個孩子的內心中,沒有一點點力量讓他相信自己可以變好。周圍全是,否定的聲音,批評的聲音,打擊的聲音……
這些聲音,不斷地打壓孩子,打擊孩子,讓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他的世界里只有無盡的批評與指責,時間久了,孩子也不想聽了,也不想干了,也沒有熱情了,也沒有活力了,漸漸地,過著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當時我還會想,我跟Alan接觸時間也不短了,平時我只看到了一個長得帥氣,做事慢悠悠,沒啥壞心眼的大男孩兒,我竟不知道,他內心中有如此多的委屈、憤恨,突然意識到,我似乎從未看到過他燦爛的笑臉。
一顆憂郁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我突然意識到,Alan媽媽眼里,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績,完全沒有看到孩子那顆受傷的心。
老師,爸爸,媽媽,這些孩子身邊最熟悉最親近的人,也許,都是本著讓孩子進步的心,可是,只是把關注點落在成績上,看不到孩子的迷茫脆弱,看不到孩子的進步,一句句傷人的話,猶如一把把利刃,刺向孩子,差點把孩子逼上絕路。
并不是動手打人才算暴力,有一種傷害,叫語言暴力。
我聽說過很多語言暴力的事例,但我未曾想過,原來語言暴力,雖然不會在身體上留下傷口,卻會在心里投下如此難以消散的傷痕。
那是第一次,通過一個熟悉的孩子向我傾訴他的內心,如此直觀的感受他壓抑已久的委屈,看到了他血跡斑斑的傷口。
我們只看到了孩子不努力的行為,但卻不理解,沒深挖他不努力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只能治標不治本。關鍵是,連標也治不了。
孩子有學習不努力的行為,并不代表他就是一個不努力的人,就像Alan,他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沒有讓他愿意努力的理由和環(huán)境。
其實,在群里分享時,所有內容都是隨心又隨意的,但受邀來公號做分享,Alan的事情是否適合,我并不確定。因為語言暴力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過就是一些氣話狠話,不過就是“激將法”,很多人并不認為值得重視。實際上語言暴力的傷害,會比身體上的傷害更讓人刺痛,乃至絕望。Alan曾經因為語言暴力想過自殺,這個也許是個例,卻是從孩子的角度說出了他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而這種后果,是無論哪個家長都不敢想象,更不能接受的。孩子說出來的全是對老師對媽媽的控訴,尤其是媽媽,但如果從媽媽的角度呢,又都是對孩子的愛,是希望他好的。很矛盾,卻又極為的真實。在和Alan溝通后,我跟姨家姐姐也進行了特別深入的溝通,姨家姐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開始改變,這是說來話長又很是波折的過程。但是好在發(fā)現得及時,一點點的嘗試良好的溝通,認錯改正。Alan解開那些心結后,學習也積極了很多,上個學期,地理結業(yè)考試,以他的成績跟底子,我們覺得考B就很好了,他不,非要考A,而最后,他也真考了A。
而正是因為和Alan的那次溝通,我才會下意識的留意身邊,社會上那些關于語言暴力的新聞。原來,這些并不是個例,因為語言暴力家人之間產生的隔閡,是真的葬送了很多生命。
而我們作為家長,很多時候,可能并沒有想到,自己對孩子的那些失望責罵之詞,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又是怎么樣在日積月累中,慢慢涼透一個孩子稚嫩的心。
夸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而傷人的話一定三思而后行。
而面對我們最愛的孩子,又怎么忍心,怎么可以,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說著冰冷無情的傷人之語呢?
所以,跟羅羅討論后,我還是把這段真實過往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育兒路上的一些探討吧。
羅羅補充:
說真的,Alan的故事在群里分享時,因為覺得初三差生的故事離自己挺遙遠的,所以,我當時都沒看,直到給媽媽專欄審稿時,我才認真看所有內容。
但看完后,我覺得這篇文章是有意義的。
首先,一個被老師和家長幾乎認定為廢物,那樣欺辱的孩子,都可以在耐心的呵護下逐步變好,那么當我們的孩子狀態(tài)出現波動,表現不達預期時,我們是不是都能有更多的信心,相信只要家長愿意努力,情況不會更差。
而且,Alan為什么能跟大七媽媽講出那些心里的委屈,和大七媽從堅持去圖書館,都能找到鼓勵他的點,密不可分,孩子覺得被理解,被看到,才會更容易傾訴吧。
第三,Alan媽媽的一些話,還是挺常見的,常見到大家?guī)缀跻庾R不到是傷害,但Alan能講出來,那說明是扎進心里的,我們知道后,以后任何情況下,能避免則避免。
今天晚上就是跨年夜了,文末,羅羅很想加上一些應景歡快的祝福話語。但整完這篇,我的心里卻始終有一點點壓抑歡快不起來。那就平淡而真誠地希望新的一年,咱公號分享的內容,可以幫果果家的孩子們,在學業(yè)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只是人生是場漫長的馬拉松,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真的比一時的成績更重要,希望我們也能真正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幫他們做好疏導,最終得到一個快樂的孩子。
Read More
育兒干貨I好物分享I誠意滿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