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9日 04:50 陜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題

這兩天在等公號的消息,等得我鼻腔里全是血痂,公號一天下不來,我就一天沒心思,干啥都心不在焉,而且焦躁難耐,昨天精力消耗太大,加上情緒不好,導(dǎo)致24小時沒吃飯還不覺得餓,就是困得很,結(jié)果剛躺下不到半小時就被推銷電話吵醒(這幾天在等公號消息還不能關(guān)靜音),被吵醒后心里恨得不行:說好的數(shù)據(jù)安全呢?我這剛開始辦理執(zhí)照,電話號碼就被賣給了幾十個公司,輪番電話騷擾,要代賬的,要刻章子的,要幫忙辦稅務(wù)的……她們咋知道我的號碼的?簡直是無恥??!現(xiàn)在微信用久了,加上經(jīng)常固定電話一來往往沒好事兒,而且現(xiàn)在也很少有人發(fā)短信,現(xiàn)在短信最多的使用場景除了快遞公司,最常見的是一到外地,當(dāng)?shù)氐碾娦拧⒐?、文旅、森林防火等部門就給你發(fā)短信關(guān)照你,日常在自己的城市,則有保密單位、安全單位等機構(gòu)發(fā)來提醒你保守國家機密、勤儉節(jié)約等,我常想:我這樣的土錘螻蟻,能接觸到什么機密?除了非常緊迫的事,現(xiàn)在朋友們之間已經(jīng)很少有人直接給人打電話,大家覺得太騷擾人了,都不好意思,而那些騷擾電話、推銷電話,她們不管你是在睡覺還是吃飯,一個電話就給你飚過來,而且不讓你插嘴,也不管你有沒有時間聽,是否想聽,自顧自的嘰里咕嚕說一大堆,讓人很是反感,我是個注意禮貌的人,每次接到這樣的電話都會先聽一兩句,確定不是自己需要的,我會很禮貌地說:對不起,我不需要……但是對方根本不管我要不要,硬要給我,接著推銷,我接著說:抱歉,能讓我說句話不?對方還是跟沒聽見一樣繼續(xù)說,我就生氣了:這也太不尊重了人了么!打我的電話,還不讓我說話?于是罵道:日你媽你是聾子嗎?給臉不要,非要讓我開罵!賤貨!然后掛斷。

最近在辦執(zhí)照,因為我名下已經(jīng)沒有個人名額可用,只能辦理一個執(zhí)照,然后用這個執(zhí)照再去申請公號,其實我非常不情愿這么做,因為執(zhí)照辦下來麻煩事兒就開始多了,尤其注銷的時候,極其麻煩,你要是不注銷,會更麻煩,個人征信會受影響,好像還有其他連帶責(zé)任,總之進了他們這道門,蕎麥皮都能給你擠出來四糧油,石頭都能捏出來幾滴水,比如我這幾天就遇到了以前辦理的執(zhí)照顯示經(jīng)營異常,要解除這個經(jīng)營異常,異常麻煩,而我那個執(zhí)照其實連一分錢的交易額都沒產(chǎn)生,現(xiàn)在不僅要下載打印申請書、承諾書等一堆東西,還要打印蓋章,我哪里會辦這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此更加深知在中國經(jīng)商有多么不容易——我這還沒經(jīng)商呢,就已經(jīng)“信用受損”了,被列入經(jīng)營異常名錄,我研究了一下這個東西,決定明天找代辦公司算了,專業(yè)的事交給專業(yè)的人,寫到這里多寫幾句,最近幾年有句話很流行,叫做“不讓中間商賺差價”,我認(rèn)為恰恰相反,一定要讓中間商賺差價才可以,“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特別迎合中國的小農(nóng)思想,因此而大受歡迎,農(nóng)民思維的特點就是自己既種糧食也種蔬菜還養(yǎng)豬養(yǎng)雞,總之努力做到萬事不求人,這在以前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dá)、交通不發(fā)達(dá)的古代是很正常的思維模式,但是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xì),無論多么能干的農(nóng)民、多么能干的部落、多么能干的國家,都再也無法獨立完成所有的生產(chǎn)任務(wù),小到手機,中到汽車、飛機,大到光刻機,都是全球分工、全球采購、全球協(xié)作的典型案例,現(xiàn)在誰要是還在嚷嚷“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只能說你人緣太差,沒人愿意跟你做生意。

不讓中間商賺差價有違商業(yè)規(guī)律,不僅是不道德的,還會破壞商業(yè)生態(tài),最終倒霉的只能是自己:你是種菜的,菜多得吃不完,你想用菜換一臺電腦給兒子用,你不想讓中間商賺差價,那就得自己去電腦城找賣電腦的,而且剛好他需要很多很多菜,這樣才能完成交易,交易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成功,而有了中間商菜販子,你只需要在地頭把菜賣給他,你拿著賣菜的錢去找電腦商就行了,交易簡單快捷,這就是中間商存在的價值,但你要讓中間商掙錢,不然他不會給你提供這種價值,像前一段時間某地的瓜農(nóng)撕毀供貨協(xié)議,導(dǎo)致中間商掙不到錢,最后他們的西瓜只能爛在地里,而中間商損失并不大,因為中間商手里握著的是鈔票,不是西瓜,而鈔票是不會腐爛變質(zhì)的,中間商大不了找其他地方的瓜農(nóng)算了;不讓別人賺錢,見不得別人賺錢,恨不得把每個銅板都掙到手,這樣的人沒人愿意跟他合作,他守著自己的菜地吃一輩子菜、吃成臉是綠色的也走不出那一畝三分地。

接下來說說今天的遭遇。

今天到了兩條網(wǎng)購的羽絨褲,跟往常一樣,買了一大一小,留下合適的退掉不合適的,試衣服之前先打開空調(diào),先穿上滑衣,接著是保暖層,下來是薄羽絨,最后再套上騎行服,按照這個程序先試上衣再試褲子,試了兩身衣服滑衣就基本濕透了,空調(diào)根本吹不透防風(fēng)的騎行服,光是臉上冷颼颼的,但其實戶外的溫度已經(jīng)比較低了,至少除了我,再也見不到穿短褲背心行走在大街上的了,今天穿著短褲背心等小張和老唐,老唐見了我說,已經(jīng)寒露了,不能這樣穿了,小心著涼;小張更徹底,直言跟我并排走太丟人,像是跟個腦子不正常的人走在一起……其實我一直這樣穿,即使落雪季節(jié)、結(jié)冰也這樣,只有見朋友的時候,騎摩托的時候,才穿上長衣長褲。

因為某些事,今天心情不好,試穿了兩身就熱得沒耐心再試了,于是拿著準(zhǔn)備退貨的那條羽絨褲去快遞站,進了電梯里面有個小伙兒靠在轎廂上講音頻電話,因為心不在焉,我竟然沒發(fā)現(xiàn)他手里夾著一根已經(jīng)點燃的煙,往常只要有人拿著點燃的香煙進電梯,我不用看就能聞到,只要對方不抽,我基本上也不會說,如果對方抽,我就加以制止,我這輩子最煩的行為之一,就是在不該抽煙的公共場合抽煙,在密閉房間里,能在我面前吸煙的人,除了我爹和個別特別親密的朋友,其他人我都不會容忍,我會懇請對方熄滅香煙,以前我有車的時候,偶爾會私車公用接合作方,有甲方負(fù)責(zé)人坐我的車剛掏出煙盒就被我制止:X總,這是我的私家車,抱歉不可以抽煙,對方就訕訕的,或者不悅的收起了煙盒。我在副駕駛前面和副駕駛座椅靠背上,都貼著一行字:除非你是我爹,否則請勿吸煙。也是因為這種“gelu”的行為,讓我在公司很有爭議,但我從不讓步,即使是我的上級,我也不會容忍他在我的車上吸煙,再就是強行勸酒這個事情,我也是零容忍,誰要強行勸酒,或者說不喝就是不給他面子,我會直接了當(dāng)?shù)馗嬖V對方:我就是不給你面子!我不喝你非讓我喝,那就不只是不給我面子,還危害我的健康,那我還給你個錘子面子?!

我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厭煩了社會上、職場里那些虛頭巴腦的酒桌文化和虛偽做作的表演,至于吸煙這件事,我從不反對煙民吸煙的自由,我反對的是在密閉空間,在不該吸煙的地方吸煙,因為這樣做危害到了他人的健康,有的人你勸他他還振振有詞,說這是公共空間,又不是你家,你管得著嗎?我會告訴他:你還知道這是公共場合?你要是在你家抽我絕對不管你!啥jb素質(zhì)!

所以今天在電梯里吸煙這個人,我是不喜歡的,但我今天心情不好,加上背對他,居然沒看到也沒聞到他那點燃的那支香煙,直到他吸了一口又吐出來,我才發(fā)現(xiàn)他在電梯里吸煙,我扭頭看著他說:先生,請不要在電梯里抽煙。他愣了一下,立即掛了電話挑釁地看著我,看那樣子是準(zhǔn)備練我,我表情平靜地看著他,他又慢慢把煙舉起來往嘴邊湊,那架勢是準(zhǔn)備再吸一口,他這個舉動激怒了我,但我臉上依然沒有表情,從昨天到今天我一直憋著氣,憤怒之下的人力量往往超出自己的想象,那一刻我忘了自己的肩周炎,平時疼得舉不高的右臂,此刻突然爆發(fā)出驚人的力量,我一把掐住他的咽喉往上一推,把他沿著轎廂推舉了起來,手指稍微一發(fā)力,他就漲紅了臉,我滿面殺氣,目露兇光瞪著他,他右手立即放了煙,掙扎著說不抽了,不抽了,我放下他說:把煙撿起來扔垃圾桶!

他撿起來煙,我倆都一言不發(fā),但我發(fā)現(xiàn)他偷瞄我,我估計他可能在記住我的外貌特征,好以后收拾我,到了一樓他也沒把煙扔到垃圾桶里,而是加速出了單元門,出了單元門我往快遞站走,這時發(fā)現(xiàn)路過的人都在看我,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下半身穿著羽絨褲,上半身穿著背心兒,我這才明白差點兒被我打一頓那家伙可能也是被我放下之后才看到我這一身打扮,覺得我可能腦子有問題,只能自認(rèn)晦氣了。

我才不管別人怎么看我的穿衣打扮,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只要不違法,誰也管不著,我記得去年整整一個夏季都快過去了,快遞站的小丁才小心翼翼地跟我說:哥,你這背心兒咋看起來像是冬天的保暖背心兒?我大吃一驚,這才知道自己穿了一夏天保暖背心兒,我回答他說:怪不得老覺著這個背心兒熱,原來是保暖背心兒!他笑得前仰后合,捏著我的背心兒說,你看看,這明顯是德絨么!誰夏天穿這個?!今年夏天,一直到今天,到現(xiàn)在,這個背心兒我還穿著,如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背心加上今年,穿了兩個夏天加冬天了,我還挺喜歡的

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啥叫“德絨”,剛才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德國拜耳公司發(fā)明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綸,德絨面料柔軟舒適,保暖性強,我平時不關(guān)心吃穿用這些事,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傾注精力,算半個生活低能兒,不過我一點兒都不為此擔(dān)心,我所擔(dān)心的是怎樣才能吃到一點兒安全的東西,每次看到外賣里油汪汪的一片,好像油不花錢一樣,我就知道這油來路不正,或者彈性好得跟橡皮筋兒一樣的米線,我都實在忍不住想罵娘:不是說民以食為天么?吃的東西都這個樣子了,能不能把那些抓電動車的精力、搞罰款的精力分一些來抓抓食品呢?

前天搞的那個“飯醉”群,一下子擠進去二百口子,我在群待辦里最后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群友私聊我說是不是太悲觀了?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的:

泉水干涸后的泥濘里,魚兒各自用自己的唾沫弄濕對方,以求多活幾個時辰,固然是難能可貴的,令人敬佩的,但其實這魚兒肯定不需要這種贊美,它們需要的是在大江大海里快活地?fù)u頭擺尾,魚的終極幸福是什么?當(dāng)然是自由的游來游去?。∵|闊的大海大江和大河,才是魚兒的最佳歸宿,不僅食物不愁,而且相比在即將干涸的泥濘里,死亡的危險也大大降低了,是不是?

是的,我們大家相遇在微信群、公號里,相互溫暖,相互關(guān)愛,訴說著各自的艱辛和不易,固然是美好的,令人感動的,但如果大家都能生活在江湖海洋之中,各自過著幸福自由的生活,即使我們遺忘了對方,那也是極好的,而且我相信,經(jīng)歷過泥濘干涸的環(huán)境之后,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也一定掛念著曾經(jīng)在那個即將干涸的、泥濘的微信群里,彼此相互鼓勵、相互溫暖的那些日子。

這就足夠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是人世間的寫照,很多時候衣冠楚楚者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用“窮而有德”、“共克時艱”(相濡以沫),來掩飾在民生發(fā)展、民眾收入上的不足,來安撫民間情緒,其實最好的安撫就是用財富的大水灌溉民間,讓每個人都能像自由的魚兒一樣游來游去。

自由的魚兒不用你安撫他的情緒,而且單是看到他們自由徜徉的樣子,就覺得賞心悅目,因為這才是生命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