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可以再看10分鐘嗎?”
“再玩最后一局行不行?”
“你們先吃吧,不用管我,就讓我再玩會……”
你家有沒有這種情況?
一讓孩子做點什么,他總會想盡各種辦法拖延。
尤其是在玩手機、看電視時,孩子總會各種撒嬌:媽媽,再等下嘛,你最好了~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苦苦哀求,不忍心拒絕孩子,就答應他再玩10分鐘。
可10分復10分,10分何其多?
看著孩子總是一拖再拖,家長們真是好生著急,就連堪稱娛樂圈“育兒教科書”的孫儷也在這事上頻頻翻車。

△孫儷吐槽催兩個孩子洗手難的問題
不催孩子,孩子可能不會自動停止看電視或者玩手機。
可盲目催促,孩子又會當耳旁風,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變得更加磨蹭。
那面對孩子拖延磨蹭時,到底該怎么辦呢?
其實,要想改變孩子現(xiàn)狀,就要先了解導致孩子拖延的原因:
因為年紀小,他們對時間并不像大人一樣有清晰的觀念;
因為貪玩,自律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做不到每天按時早起;
因為學習了新的知識,在理解和練習上有一定的難度……
由此可見,家長與其硬催孩子,不如教孩子學習時間管理并培養(yǎng)孩子自律的習慣。
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效率。
▲去年高考爆紅的“最牛寢室”,6 名同學全部考上北大清華,背后正是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帶來高度自律與高效學習力。
不催孩子,孩子可能不會自動停止看電視或者玩手機。
可盲目催促,孩子又會當耳旁風,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變得更加磨蹭。
那面對孩子拖延磨蹭時,到底該怎么辦呢?
其實,要想改變孩子現(xiàn)狀,就要先了解導致孩子拖延的原因:
因為年紀小,他們對時間并不像大人一樣有清晰的觀念;
因為貪玩,自律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做不到每天按時早起;
因為學習了新的知識,在理解和練習上有一定的難度……
由此可見,家長與其硬催孩子,不如教孩子學習時間管理并培養(yǎng)孩子自律的習慣。
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效率。
時間管理能力強的孩子,能夠合理規(guī)劃學習的時間并堅持下去,就算放養(yǎng),孩子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反觀不會時間管理的孩子,不僅自制力和規(guī)劃能力都比較差,學習不認真,長大后同樣因為不懂得規(guī)劃,沒有目標,甚至可能一輩子都碌碌無為。
道理明白了,但到底該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
其實,時間管理和所有事情一樣,是需要方法練習的,孩子很難自然而然就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