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家喜歡和田玉,卻苦于入門太難,只能保持觀望態(tài)度。雖然文玩收藏需要經(jīng)驗積累,但新玩家還是可以聽聽下面這些建議。

一、狹義比廣義好!
狹義和田玉也叫傳統(tǒng)和田玉,是指新疆地區(qū)出產(chǎn)的天然和田玉,和田籽料、且末糖料、于田白玉、若羌黃口,以及塔縣黑青、瑪納斯碧玉都是這種。
比起現(xiàn)在通行的“廣義透閃石玉”,狹義和田玉的玉質更好,總量更稀有,也更有收藏價值。

二、老料比新料好!
和田玉的老料分兩種,一種是以前開采的老河道料,另一種則是早年間出產(chǎn)的老坑料。
一般來說,老料老坑都比新坑料玉質更好,比如碧玉的老料、青海料的老坑都是如此。但這和常說的“老玉”不是一個概念,還是要分清楚。

三、暖色比冷色好!
同樣的白玉,籽料偏暖,俄料偏冷,新疆料偏暖,青海料偏冷,誰的玉質好上手一比就知道。
即使是同樣的籽料,暖色的黃白玉種也是無結構料的代表玉色,溫潤柔和油性好,與沁色和皮色的親和力也很強。

四、閃青比閃灰好!
和田玉講究買青不買灰,閃青的和田玉陽起石含量高,油性和密度都很不錯。閃灰的和田玉卻往往受其他礦物影響,比如石墨、方解石這類特殊元素。
閃灰的料子普遍結構疏松,細度和油性都不太高,青海料的返灰就是個現(xiàn)成的例子。

五、溫?潤比水透好!
翡翠玩的是水頭,和田玉玩的卻是油性,越好的料子溫?潤度表現(xiàn)就越出色。
也許有的玩家覺得透亮干凈的白玉特別有吸引力,但這種料子卻是老玩家最不感興趣的。畢竟越玩越干,越玩越松的白玉,實在是有些索然無味。

六、柔光比高光好!
和田玉的成品很少有鏡面拋光,因為它的玉質特性只需要稍加打磨,就能有很明顯的油潤感。
倒是那些玉質本身不太好的料子,比如干澀煞白的俄料白玉,才會用過度拋光來掩飾油性的不足。

七、獨籽比切料好!
獨籽是用單顆原籽巧雕,盡力保留原籽特點的雕刻手法。這是現(xiàn)代玉雕的主流風格,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比較保真。
籽形、毛孔、皮色,都可以成為我們判斷籽料身份的依據(jù),當然比大料切割而成的切料容易的多。

八、山料比仿籽好!
因為籽料價值更高,所以就有了仿籽造假,有些玩家明知是仿籽,卻還是愿意掏錢買單。
仿籽用的一般都不是好料,俄料、青海料都是高仿,有些甚至是羅甸料、韓料。加上各種化學染劑,輕則過敏重則傷身,還不如買個干干凈凈的山料。

九、把玩比佩戴好!
和田玉作為一種文玩藏品,玩的樂趣比佩戴更多,上手把玩之后的油潤感簡直讓人愛不釋手。
雖然和田玉要盤到包漿并不容易,但包漿完整的效果卻十分驚艷,有耐心又愿意花時間的藏友一定要嘗試一下。

十、不買比存疑好!
撿漏是文玩行業(yè)的一大特色,卻是現(xiàn)代市場最不適合的玩法,任何存疑料都可能成為讓人吃藥的大坑。
與其亂買一通,倒不如多看少買,積累了足夠的眼力和經(jīng)驗,才能有更好的機會下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