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輛吉普車停在了上海提籃橋監(jiān)獄,車上下來一位老婦人望著周圍的環(huán)境苦笑了一下,隨即昂首挺胸走了進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位老婦人就是“汪偽政權第一夫人”陳璧君

陳璧君于1891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的陳姓華商家,父親陳耕基年輕的時候闖蕩南洋,成為當?shù)赜忻母簧獭?/p>

陳璧君從小就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長大,再加上父母的縱容,她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千金大小姐”,性子驕縱,目中無人,需要人陪著她,巴結她。

陳耕基走南闖北,接觸過一些別的思想,眼界也開闊一些,沒有那么的重男輕女,對陳璧君同樣很重視,讓她去上學堂,盡可能多學一些別的知識,還學了幾門別國語言。

陳璧君性子雖驕縱了一些,學業(yè)上也不敢懈怠,學習很是勤奮認真,下了苦功夫,在此期間,她結識了孫中山,有幸加入了同盟會,成為了同盟會最小的成員,開始了她的政治生涯。

也是在這里,陳璧君遇見了汪精衛(wèi),比陳璧君大了8歲,身世與陳璧君是相反的,生活比較貧困,但他很想出人頭地,也很爭氣,算是比較優(yōu)秀的小伙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璧君的家世非常好,經常有小伙子大膽求愛,就是看上了她的家世,驕傲的富家千金卻看也不看一眼,偏偏看上了清冷的汪精衛(wèi)。

陳璧君主動倒追汪精衛(wèi),起初汪精衛(wèi)并沒有將陳璧君看在眼里,陳璧君便一擲千金,凡是汪精衛(wèi)需要的地方,不論多少資金和物資,陳璧君都做到有求必應,甚至汪精衛(wèi)去了日本之后,陳璧君也跟著去了日本。

這份“深情”汪精衛(wèi)著實沒有想到,也招架不住,終于,兩人于1912年舉行了婚禮。

婚后,陳璧君漸漸暴露了“本性”,她蠻橫獨斷,將汪精衛(wèi)看做自己的私有物,不允許別人覬覦,還插手汪精衛(wèi)的政事。面對如此強悍的岳家,汪精衛(wèi)也不得不低頭,做一個“好丈夫”。

隨著時間的推移,汪精衛(wèi)在國民黨的地位越來越高,日本人想拉攏他,向他拋去了橄欖枝。

汪精衛(wèi)起初并沒有答應,雖然想壓蔣介石一頭,但并不代表他可以出賣國家,此事認為還得從長計議。

沒成想,陳璧君知道后,開始慫恿汪精衛(wèi)和日本人合作,要是成了,她可就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夫人”了,越想越美的陳璧君坐不住了,連忙去勸丈夫。

本就猶豫的汪精衛(wèi),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定下心來答應了與日本人的合作,成立了汪偽政權,陳璧君也如愿以償當上了“第一夫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汪精衛(wèi)為了自己的名利與權利,出賣國家,成為了叛徒,在他“執(zhí)政”期間,夫妻倆無惡不作,剝削百姓,殘害無辜同胞,是比日本人還可惡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這樣“風光”的時刻并沒有多久,日本人無條件投降,撤出中國。1945年,陳璧君以“漢奸罪”被判無期徒刑,終生監(jiān)禁。

明明證據確鑿,她是漢奸的事情也是板上釘釘,陳璧君卻不承認,認為自己并沒有錯,甚至還叫囂道:“有本事一槍斃了我,關我算什么本事!”

新中國成立以后,很多罪犯也接連換了好多監(jiān)獄,陳璧君也轉移到了上海提籃橋監(jiān)獄。

宋慶齡知道后,看在昔日的情意上去找毛主席,想求他開恩。主席思考了良久,說道:“饒她一命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我有個要求,她要寫封認罪書。”

得到主席同意,宋慶齡非常感動,連忙回到住處給陳璧君寫了封信,信中將主席的要求告訴了她,也希望她能真心悔過,出來后可以好好生活。

誰成想,陳璧君拒不認罪,還是認為自己沒有錯誤,毫無悔過之心,宋慶齡也寒心了,自此沒過問她的任何事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璧君一直在上海提籃橋監(jiān)獄待著,直到1959年因病去世,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