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提供山西前首富李兆會的信息,就能獲得2100萬的懸賞金。”
2017年,一則關(guān)于李兆會的懸賞通告掛在了上海法院的公告欄里,至此這位傳奇富豪徹底倒臺。
他22歲繼承125億家產(chǎn),用6億成本狂攬40億,為追明星車曉更是一口氣豪擲5000萬。
可如今這個名字卻跟“老賴”掛上了鉤,欠下234億后,他“畏罪”逃離海外杳無蹤跡,就連大數(shù)據(jù)都搜索不到他的存在。
這個“消失的富豪”,到底是如何從風光無限淪落到一敗涂地的?

一場謀殺打亂了他的生活
李兆會原本沒想過他的人生會和“繼承人”掛上關(guān)系,他的父親李海倉,是山西鋼鐵巨頭海鑫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一手將公司從零做到聞喜縣最大的企業(yè),撐起了當?shù)亟?jīng)濟的半邊天。
然而2003年1月22日,李海倉在公司辦公室里被人開槍射殺,一時間整個公司都亂成了一團。

那個時候李兆會還在澳大利亞留學,過著典型的富家子弟生活。他愛熱鬧愛自由,也沒多少心思放在書本上,家里有錢讓他覺得自己未來干點什么都行,沒必要接手父親的事業(yè)。
然而父親的離世把他從國外直接拽回了現(xiàn)實,他甚至沒來得及緩過神,就得參加葬禮,為了所謂的“繼承權(quán)”跟家族眾人吵的臉紅脖子粗。

最后在祖父的一錘定音下,他被推上了海鑫集團接班人的位置。彼時的他才22歲,帶著滿身稚氣和巨大的心理壓力,他成了山西鋼鐵王國的掌舵人。

從“阿斗”到山西首富,他用了5年
剛接手公司時,沒有人看好李兆會,甚至公司內(nèi)部的元老們都把他當成一個“富二代阿斗”。
李兆會自己也知道,他在父親的陰影下長大,從沒真正參與過公司的運營,鋼鐵行業(yè)對他來說就是一張白紙。
但誰都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還真有點手段。

他沒有急著大刀闊斧改革,而是用重金請來了幾個海外留學的朋友組成團隊,惡補管理知識。
與此同時他召開董事會表態(tài):“我不會讓父親的心血毀在我手上。”
起初這句話在元老們看來不過是空話,可李兆會顯然不這么認為。

為了穩(wěn)住家族產(chǎn)業(yè),他斥資一億元升級高爐技術(shù),將海鑫的鋼鐵產(chǎn)能提升了一倍以上。
隨后他又在金融市場上大展拳腳,拿出6.1億元投資民生銀行的股票,解禁后賺了26.59億元。
僅這一筆投資,就超過了海鑫一年半的鋼鐵營收。

嘗到甜頭后,他一發(fā)不可收拾。興業(yè)證券、山西證券、光大銀行……
李兆會像是進入了資本游戲的狂熱玩家,每一次押注都押得精準,累計收益高達40億元。
2008年他成為了最年輕的首富,此時距離他接手海鑫集團,僅僅過去了5年,而他的身價也從原來的吃老本,上漲到了一百多億。

海鑫的隱患開始暴露
成為山西首富后,李兆會的生活進入了另一種軌跡。
他花大價錢在北京、上海購置豪宅,買下私人飛機,整天和資本圈的朋友混在一起,對海鑫集團的大本營幾乎是放任不管。
時間久了公司內(nèi)部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

海鑫的管理層以家族成員為主,他的六叔李文杰負責物流,妹妹李兆霞管財務(wù)。
沒人對集團的整體戰(zhàn)略負責,管理層甚至爆出貪腐行為,虛報運費、私吞鋼材利潤、員工偷賣公司貨物......種種亂象讓海鑫集團內(nèi)部逐漸變成一盤散沙。

與此同時中國鋼鐵行業(yè)也在進入寒冬,價格下跌、市場萎縮,鋼鐵企業(yè)集體承壓。
然而李兆會并沒有回歸家族主業(yè),他覺得鋼鐵行業(yè)“土”,金融投資才更符合他的身份和野心。
他繼續(xù)大手筆投資,還涉足房地產(chǎn)、兒童樂園等項目。但高風險的資本市場并沒有永遠的贏家,2013年開始,他的投資接連失敗,資金鏈開始出現(xiàn)問題。

海鑫破產(chǎn):債務(wù)234億
在意識到公司的情況已經(jīng)岌岌可危之后,他便讓妹妹李兆霞成立新公司,遠離家族企業(yè)的“操控”,從而接手海鑫的原材料采購和成品銷售,試圖切割風險。
但這個舉動卻引發(fā)了外界對海鑫資金鏈斷裂的猜測,債權(quán)人紛紛上門擠兌,銀行貸款也被叫停。
到2014年3月,海鑫集團全面停產(chǎn),234億元的巨額債務(wù)壓得公司喘不過氣來。

李兆會試圖找家族親屬幫忙,但當初因為利益分配問題離開的叔叔伯伯們誰也不愿伸手相助。
員工開始討薪,經(jīng)銷商堵在公司門口,整個聞喜縣都陷入了一片混亂。
公司最終進入破產(chǎn)清算程序,李兆會在債權(quán)人會議上鞠躬道歉,承諾會努力償還債務(wù)。然而這些道歉都只是個說辭,幾個月后,他徹底消失,杳無音信。

6年消失,懸賞2162萬依然無果
2017年李兆會被列入失信名單,成了大眾口中的“老賴”。2021年,上海法院發(fā)布懸賞公告。
但即使金額如此之高,依然沒人能提供他的線索。
有人說他躲在國外,用第三方賬戶操控資產(chǎn),有人猜測他隱姓埋名,靠家族遺留財富勉強度日。

但更多人相信,李兆會可能已經(jīng)徹底放棄了自己的身份和名聲。
這位曾經(jīng)的山西首富,從家族的“希望之星”到資本市場的寵兒,再到人人喊打的失信者,短短十幾年走完了別人三代人才能經(jīng)歷的起起落落。
至于李兆會在哪里?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不過像他這樣的敗家子富二代,世界上可不止一個。

若熱:從140億遺產(chǎn)到一貧如洗
若熱的父親愛德華出身貧寒,但憑借卓越的商業(yè)頭腦崛起。他租下了巴西桑托斯港的百年經(jīng)營權(quán),將其發(fā)展為全國最大的港口,并用積累的財富投資酒店、銀行、農(nóng)莊等產(chǎn)業(yè),短短十年間成為巴西首富。
但愛德華對獨子若熱卻極盡寵愛,未曾對他進行嚴格的教育。于是,若熱從小過上了揮霍無度的生活。

22歲時父親的猝然離世,讓若熱繼承了140億巨額遺產(chǎn)??伤葲]有打理產(chǎn)業(yè)的能力,也缺乏任何理財意識。
反而選擇徹底“躺平”,揮金如土,沉迷于追求名媛美女,尤其是好萊塢女明星。
在情人身上,若熱毫不吝惜地花費巨額財富。甚至為了夢露一笑,傾盡千萬家財。
但揮霍無度的生活終究有代價,隨著政府收回桑托斯港的經(jīng)營權(quán),若熱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
他既無理財意識,也無應對之策,只能繼續(xù)揮霍家產(chǎn)。為了維持奢華生活,他變賣家族資產(chǎn),140億的財富在他年復一年的揮霍下最終耗盡。

晚年的若熱失去了全部家產(chǎn),帶著家人搬進了巴西的貧民窟,靠政府救濟金勉強度日。
更為悲慘的是,他的兒子因病去世,隨后妻子和其他孩子也相繼離世。
孤苦伶仃的若熱在88歲時離世,彌留之際,他唯一的愿望是重返皇宮飯店住一晚,感受曾經(jīng)的輝煌。
其實他原本可以憑借父親留下的遺產(chǎn)過上富足的一生,但他的揮霍與放任,將一切毀于一旦。
信息來源:
若熱·貴諾百科
李兆會百科
新浪財經(jīng)《山西80后,敗光百億,從首富到破產(chǎn),人間蒸發(fā),至今蹤跡難尋!》
澎湃新聞《22歲接掌百億帝國、娶女明星,這位山西前首富被懸賞2100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