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于冷寂中照見?爛

——讀盧江良散文隨筆集《向一塊石頭學習》

錢科峰

認識盧江良已逾廿載,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不是那類高產(chǎn)的作家,與他創(chuàng)作時長差不多的作家,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作品數(shù)量已逾千萬字,而他的估計不會超過五百萬,是因為他的主業(yè)從事編輯工作,文學創(chuàng)作只是他的業(yè)余愛好?這倒也不是,雖說文學創(chuàng)作不是他的職業(yè),但他始終將其視為事業(yè),只是一貫來“求質(zhì)而不求量,高品而不高產(chǎn)”。閱讀他最新出版的散文隨筆集《向一塊石頭學習》,讓我深切感受到了他對那個原則的遵循。

盧江良素以小說創(chuàng)作見長,多年前就以短篇小說斐聲文壇,其文筆樸實簡練、文風犀利冷峻,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卻潛藏著深刻的批判。在這部散文隨筆集中,依然保持著這種風格,看似冷眼旁觀,實則真情流露,看似旁敲側(cè)擊,實乃用心之深。這種貌似冷寂實則?爛的情感表達,在“情感的火花”這一輯中尤為明顯,十四篇散文竟有十篇是懷念慈父的,另有三篇感恩母愛。追憶童年瑣事、回味父子親情,生活的細節(jié)映照出了作者對家庭對親情對血濃于水的獨特感悟與生命體驗。

盧江良的文字,有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冷靜而沉穩(wěn)。他從不煽情,更不恣意汪洋,仿佛在敘述別人的所見所聞,但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實,那么親切,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撥動讀者的心弦。那些平凡的瑣事與庸常的生活,不正是大多數(shù)人的日常么?不正是我們所處時代的寫照么?那些我們能夠感知卻無法表達的情感與情愫,隨著他的筆觸抽絲剝繭似地往外涌動,溢成了滿滿的感動,溢出了可貴的父子情、天倫樂、無私愛。人同此情,人同此心,寫作的力量由此產(chǎn)生。

這部散文隨筆集中,有親情也有巧思,大部分篇目是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對人生的感悟。確實,生活就像萬花筒、多棱鏡,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會有不同的解讀角度。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柴米油鹽本就煩心,何必再自尋煩惱從一地雞毛中尋求感悟,那簡直就是自虐!可盧江良不這么認為,一名作家如果不能從平淡生活中巧思人生真諦,那還談何創(chuàng)作?所以,生活的吉光片羽,人生的細碎回憶,無不是他筆下的哲思與新知,無不是他對生活對人生的獨特認知,譬如一塊石頭,他能賦予其高貴的精神;譬如一株野草,他能謳歌其無畏的品質(zhì)。

這部散文隨筆集,每篇都曾散見于各大報刊,我雖已零碎閱讀,但整編于一書之中,仍頗覺新鮮并震動,集束爆發(fā)的思索與哲理,題材的格局一下子被打開,特別是那些隨筆,從風物之考到名人癖好,從歷史暗角到非遺雅珍,從秦始皇陵的雜草到包拯的三口鍘刀,作者的思想如天馬行空般狂奔千里,又如高山墜石似一落千丈,從歷史塵埃下的冷寂中照見不一樣的?爛。一些老生常談的歷史故事,如項羽烏江自刎、徐渭鐵釘自殺,他都能解讀出另一番意象,角度新穎,邏輯嚴密,令人擊節(jié);一些老掉牙的名人逸事如羲之養(yǎng)鵝、乾隆鈐印,他皆可講出另一番新意,反彈琵琶,褒貶有理,意味深長。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極為難寫的,沒有精深的學識修為與思想修養(yǎng)恐難駕馭。

在盧江良的這部作品集中,幾乎沒有刻意地講述正能量,但處處煥發(fā)出溫暖人心的光芒;沒有明顯地強調(diào)人性美,卻時時洋溢著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v觀盧江良的文學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抑或隨筆,都善于從生活的細微處著眼尋索,都善于從人們忽視的卑微處洞察本質(zhì),通過對復雜人生的探討與對多元社會的拷問,喚醒讀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通過對現(xiàn)實對這個時代的洞察與反思,叩問出思想的力量與美感。同樣,他還善于運用細膩的筆觸,去描繪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時時感受到文字帶來的溫度?;蛟S,這就是他“憑著良知寫作”之故吧。

(作者系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理事、紹興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

盧江良散文隨筆集《向一塊石頭學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書名:向一塊石頭學習

作者:盧江良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4年8月1日

ISBN9787559679222

類別:散文隨筆集

定價:65.00元

內(nèi)容簡介:這部作品集精選了作者近幾年的散文隨筆,全書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輯,為散文,作者運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讓讀者感受到文字帶來的溫暖和力量;第二部分是第三、四、五輯,為隨筆,作者直面現(xiàn)實中的陰暗角落和人性中的弱點,充滿了對人性、命運和社會、時代的關(guān)懷。著名民俗學家、浙江民俗文化第一人呂洪年先生生前曾評價道:“盧江良憑著良知默默寫作,幾十年如一日,現(xiàn)讀他的散文隨筆,果真如其所堅守的。他的作品對良知的理解,精辟入里,不同凡響,讓人啟發(fā)良多?!敝麑W者、散文家、社會活動家卞毓方先生則認為:“盧江良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定位于‘憑著良知孤獨寫作’。一個憑著良知寫作的人,絕對是一個純情、執(zhí)著、熾烈的人。因此,這樣的人、這樣的文,永遠不會孤獨?!?/p>

盧江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眾號: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騰訊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QQ:38444144(閑聊者請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