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晚年寫的《我的回憶》中,對很多我軍領導人多有詆毀。但對兩個人,他一直十分尊敬,而且大加贊賞。這兩人,一個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募t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另一個則是人們相對陌生的蔡申熙。
蔡申熙出生于1906年,湖南醴陵人。青少年時代的蔡申熙受到新思潮的影響,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

1924年,他毅然南下廣州,投身孫中山的陸軍講武學校。在國共合作的時代大背景下,蔡申熙逐漸轉變觀念,成長為了一名共產(chǎn)主義者。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中共在黃埔軍校的精英人才,結識了胡宗南等人。
1929年,蔡申熙被派往江西東固革命根據(jù)地,擔任游擊隊第一路軍總指揮。東固崇山峻嶺,地勢險要。他指揮部隊向吉安、永豐等縣進行擴張,有力地配合了井岡山的斗爭,被群眾稱贊為“上有井岡山,下有東固山”。
作為鄂豫皖蘇區(qū)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蔡申熙德才兼?zhèn)?。就連驕橫自負、不可一世的張國燾也不得不承認,他是“具有戰(zhàn)略見解的人才”。
徐向前后來也夸獎說:“蔡申熙同志不僅具有戰(zhàn)略家的膽識氣度,而且機智果斷,勇猛頑強,有很高的威望?!?/p>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
1932年,蔣介石糾集重兵,對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發(fā)動“圍剿”。蔡申熙受任于危難之際,迅速投入反“圍剿”斗爭。在那些日子里,紅軍面臨著嚴重的缺糧問題,有時候不得不吃野菜充饑。蔡申熙連日指揮作戰(zhàn),極度疲勞,變得很虛弱。
有一次,軍部的同志擔心他的身體,就偷偷端了一碗稀飯給他補充營養(yǎng)。蔡申熙拒絕了:“大家都吃野菜,我也應該吃野菜,干嘛要特殊對待呢?”送飯的戰(zhàn)士說服不了他,只好把稀飯端走了。
當時雖然國民黨重兵壓境,只要指揮得當,還是有可能粉碎敵人的“圍剿”??上У氖牵诜础皣恕遍_始后,張國燾盲目輕敵,主張“堅決進攻”。

徐向前、蔡申熙堅決反對,建議停止進攻作戰(zhàn),以逸待勞。但張國燾執(zhí)意不聽,繼續(xù)錯誤指揮紅軍圍攻敵占城市,結果導致我軍損失慘重。
9月9日,敵人占領新集。張國燾的方針宣告徹底破產(chǎn)。9月底,四方面軍由燕子河出發(fā),計劃下英山,越平漢路向西轉移。為了保證軍隊和隨行群眾的安全,蔡申熙率紅二十五軍在后面掩護。
幾天后,二十五軍大部隊抵達黃安河口鎮(zhèn)之時,與胡宗南部隊狹路相逢。時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的蔡申熙率部在黃安河口鎮(zhèn)與敵軍展開激戰(zhàn)。因為寡不敵眾,蔡申熙小腹不幸中彈。
警衛(wèi)員將他抬下火線,他蘇醒后躺在擔架上,仍不忘指揮戰(zhàn)斗,直至昏迷過去。妻子曾廣瀾得到通知趕來時,蔡申熙正處在彌留之際。他看到妻子淚流不止,便用最后一絲力氣對她說:“別難過,你要……堅持下去!”

當晚,蔡申熙永遠離開了人世,犧牲時年僅26歲。臨終前,他還不忘交代徐向前:“我恐怕不行了…… 紅四方面軍必須拼死突破平漢鐵路,你要想盡辦法把隊伍帶出去……”。
戰(zhàn)友的犧牲,使徐向前心中十分悲痛。他化悲痛為力量,率軍繼續(xù)向西轉進,開辟了著名的川陜革命根據(jù)地。
可惜的是,蔡申熙看不到這一切了。他再也沒有機會站在紅軍隊伍中,為自己所熱愛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
這位“黃埔四杰”之一、橫空出世的軍事天才就這樣帶著未完成的抱負離開了人世,再一次上演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劇。

不過人民并沒有忘記蔡申熙。1989年,新華社公布了中央軍委確定的33位軍事家名單,蔡申熙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和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同志、十大元帥等人并駕齊驅。
如果以犧牲或逝世的年齡計算,蔡申熙算得上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軍事家。
參考資料:《首任紅十五軍軍長蔡申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