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才發(fā)了一篇關(guān)于“延遲滿足”的文章(詳情點擊閱讀: 孩子想吃冰激凌,家長說周末再買,孩子不高興,延遲滿足錯了嗎? ),下午就迎來了一次實戰(zhàn)演習。文章中的家長被孩子回懟,而我這邊進行的超級順利,母女倆都很開心。
昨天是孩子去學??雌谀┛荚嚦煽?,領(lǐng)通知書的日子。孩子數(shù)學和英語得了100分,語文99,得到了“優(yōu)秀班干部”和“數(shù)學之星”的小獎狀,雖小有遺憾,但也相當不錯了。因此,問我能不能獎勵她一個小蛋糕,我欣然應(yīng)允。

我們一起來到蛋糕店,孩子在各種小蛋糕中挑選中了自己喜歡的那一款,而且那款蛋糕是這兩天才出的新品,正在做活動,買一送一。我們正準備去前臺跟工作人員說我們選中了那一款,那款蛋糕就被店員拿走了,因為有人在我們之前也選中了那一款。
我們問店員,還有沒有同款的,我們也想要。店員說那一款當天已經(jīng)賣完了,要買只能等今天上午10:30之后才會有,買一送一活動繼續(xù)。
我問孩子:“要不要重新選一款,只不過同樣的錢,今天只能買1個小蛋糕,明天可以買2個,你是想今天就買,還是明天再買?”
“那還用說,當然是明天再買更劃算啊?!焙⒆用摽诙觥?br/>“好的。那我們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今天先不買了,明天再來買?!蔽液秃⒆诱f定之后,就出了蛋糕店,一起回家了。

到家跟寶爸說了買蛋糕的事情,寶爸還說“那一款賣完了就換一款啊,怎么能空手就走了呢,說好了給孩子買的,又沒有買... ...”吧啦吧啦一大堆,還拿出手機立刻就要給孩子重新定一個,讓送過來。
我說“我都跟孩子約好了,明天再去買,孩子也同意了”,孩子也說“同樣的錢,今天只能買1個,明天可以買2個,明天再買更劃算啊”,寶爸才作罷。
今天上午,孩子在家玩了一會兒,我說我們?nèi)ベI蛋糕吧,這會兒差不多該送過來了。新送來的比晚上放了快一天了的更新鮮。孩子立刻歡快的去換了外出的衣服,收拾妥當,和我一起出門了。
我們來到蛋糕店,果然見有一輛那個品牌的送貨車停在店門外,而昨天選中的那款蛋糕已經(jīng)擺進了展柜里。我們開心的去前臺下單,店員把蛋糕取出來打包好,遞給我們。
我和孩子高興地提著蛋糕回家了。小小的蛋糕,切成3份,我們一人一份,剛剛好。另外的一個,暫時放進冰箱,晚上再吃。

我家孩子前幾天剛過7歲生日,而文中想要給孩子進行“延遲滿足”教育的家長的孩子13歲。我家孩子能夠愉快的接受第二天再買,文中的孩子卻會反問家長“既然遲早要買,為什么不能現(xiàn)在買,讓我高興一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的“延遲滿足”,只是時間延遲了一點,蛋糕是一定會給孩子買的,而且是從1個變成了2個,而那位家長的周末再買,卻大概率只是托詞,根本就不打算買。
孩子雖然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如果延遲一點,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等待一下又何妨呢?如果所謂的延遲不過是句托詞,孩子不生氣才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