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把盤玩和田玉就是一項玩玉之人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夫。很多人手中盤弄著一塊玉摩挲來去,沉迷其中,似有無窮意味。
常年握玉的人,也會潛移默化地接受玉的那份純正、高雅與神韻,更會因為玉通過自我改變后出現(xiàn)的溫潤感能夠給內心帶來愉悅感。

重皮色籽料
皮色重的更適合盤玩,主要是由于這種料子比較容易起油,而且皮色由于微沁,視覺效果比較突出。從原理上也很容易理解,料子質地還算不錯,結構好,因此容易起油。整體來說,油皮還是很好的,適合盤玩。

沁色料
現(xiàn)在很多玩家都喜歡玩沁料,不但因為它的顏色漂亮,而且沁料是最容易盤出效果的料子。一塊沁料,剛開始可能會顯得很干,而且看起來會有很多小毛病,有小的綹裂什么的。
但當你盤了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現(xiàn)這塊料子顯得油潤通透了,顏色也會變的更加亮麗。此外,那些小的綹裂都會在你盤玩之后變的不明顯,這就是玩沁料的奇妙之處。

漿石
還有一種活僵或者帶僵點的料子,活僵經(jīng)常盤的話,可以盤活,僵處的潤度會變好。
穿僵的籽料盡量不要碰,但是作為特色料,玉雕師傅往往會俏雕做出藝術品效果,價值另計。
還有死僵的料子也盡量不要碰,尤其穿死僵的。但,“僵邊出好肉”有它的道理與好處,一邊死僵一邊羊脂,這樣的料子,見仁見智,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很多玩友并不排斥。

光白籽
還有就是光白籽。籽料油潤,需要上手盤來感覺,尤其是光白籽,光白籽因為一眼能看出玉質結構,所以玩好的光白籽會越盤越潤,油潤性越來越好。
光白籽通常被作為標本介質,含金量本身很高,就像一把尺子,不是所有和田玉都有這個資格,玉質不在話下。而且因其皮色不明顯或幾剩毛孔,用手盤玩,手的養(yǎng)分更容易與玉質充分融合,發(fā)生反應,也更容易出效果。

老熟料
不論皮色有無,山料籽料與否,和田玉中都存在著老熟料子,“料子生,嫩,透”就是“老熟”的反義詞匯。老熟料的共性就是油性充分,溫潤,密度高,而白度只是其次的,并非重點。
以上這幾種料子你都玩過幾種,評論里聊一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