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體育博物館數量極少,中國35個省級行政區(qū)域目前只有陜西、山西、安徽、上海、天津的體育局建立體育博物館(2024年5月國家文物局數據)。作為體育事業(yè)和體育產業(yè)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體育博物館社會需求與市場潛力巨大,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為了全面提升學員在體育博物館運營管理、展覽策劃以及觀眾體驗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1月7日—9日,備受矚目的首期體育博物館實操(沉浸式)研修班在北京祥體育博物館正式開班。首期體育博物館實操(沉浸式)研修班由北京體銀體育產業(yè)有限公司主辦,北京祥體育博物館、北京體育博覽雜志社、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體育文化專業(yè)委員會等聯(lián)合主辦。1月9日至1月10日期間,學員參加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的第十屆SportIN體育產業(yè)大會暨體育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展暨首屆體育文創(chuàng)拍賣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會人員圍繞體育文化的傳播和體育博物館的建設交流探討

出席研修班開班儀式的嘉賓陣容強大,包括中國奧運首金得主許海峰、中國體育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曹康、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授張戈、北京大學體教融合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何文義、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員、著名體育史專家崔樂泉、首都體育學院休閑與社會體育學院院長郝曉岑、北京體育大學官方代表唐沛、著名書法家高路(作品“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的作者)、體育博覽雜志社董事長姜冬娜、北京體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安福秀,以及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李祥等。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局領導、體育學者、教育工作者、博物館從業(yè)人員、體育愛好者以及新聞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體育博物館發(fā)展與體育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參會學員和嘉賓集體參觀北京祥體育博物館

作為本次研修班的特色,參會學員首先集體參觀了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通過親身感受體育博物館內不同主題的展覽布局以及各時期、各單項的文物藏品,學員們全方位、多角度地汲取了體育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創(chuàng)意靈感,實現了沉浸式學習的目標。

據介紹,2023年3月29日,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區(qū)文旅局、宋莊鎮(zhèn)黨委及鎮(zhèn)政府領導為北京祥體育博物館正式掛牌并對外開放。北京祥體育博物館創(chuàng)新世界三項唯一:1.北京祥體育博物館是世界上唯一的所有文物都可上手把玩體驗的博物館。2.北京祥體育博物館是唯一設置假冒偽劣與存疑展區(qū)的博物館,不展復制品、不展存疑品,參觀者可上手研討和甄別。3.北京祥體育博物館是世界上唯一的集中國古代體育、中國近代體育、新中國體育、各省市體育、各單項體育運動及世界體育、奧林匹克的文物、藝術品收藏、展覽、研究和相關體驗娛樂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博物館。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除設有古今中外體育奧運歷史基本陳列外,另設有體育文化名人堂、體育文獻館、藝術館、雕塑公園及體育畫廊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yè)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圍繞《體育博物館與體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進行分享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奧運首金獲得者許海峰分享交流時又一次表示,在不久的將來,體育收藏一定會火起來,鼓勵大家關注體育文物的收藏與保護,重視體育博物館在體育文化傳承發(fā)展方面的作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參會嘉賓與學員在北京祥體育博物館的體育文化名人堂前合影留念

體育文化貢獻者的數量相比各種比賽的冠軍數量而言少之又少。我們在此展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銘記這些體育文化貢獻者,他們作為“無冕之王”“滄海一粟”,為中國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北京祥體育博物館繼續(xù)高舉發(fā)展體育文化的大旗,通過展覽等活動傳播體育奧林匹克知識文化,弘揚體育奧林匹克精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體育博覽雜志體育文化與傳播專委會秘書處成立,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李祥被聘為專委會主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都體育學院休閑與社會體育學院院長郝曉岑圍繞《體育博物館的青少年教育與研學》進行分享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原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文物市場管理處處長哈駿圍繞《體育博物館設計原則與文物管理》進行分享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授張戈繼續(xù)你行分享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員、著名體育史專家崔樂泉圍繞《體育歷史文物研究與解讀》進行分享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理事長劉銘威及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博物館相關領導,湖南省國家鑒定委員會專家到研修班現場交流,參觀北京祥體育博物館并對文物進行鑒賞給予高度評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體銀創(chuàng)始人安福秀博士進行分享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李祥圍繞《如何從0到1建設體育博物館》進行分享交流

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李祥表示,目前體育部門、體育院校和主要媒體的數據為,“我國體育博物館已經從十年前的105家發(fā)展到了目前的184家”。我認為這樣表述是不準確的,偏離事實太遠。目前35個省級行政區(qū),只有5家(山西、陜西、安徽、天津、上海)省市體育局有體育博物館(2024年5月,國家文物局數據)。以體育奧運、奧林匹克及單項體育為名的博物館僅有30多家,這里面有的還是有名無“館”、有館無“門”、有門無“物”、有物無“史”。何為真正的體育博物館?按照博物館定義和國家文博部門的政策規(guī)定,首先第一條硬性的標準就是:一定要在國家文物局登記批準,并同意掛牌并對公眾開放,才是博物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月8日學員與崔樂泉教授、李祥館長合影

此次體育博物館實操(沉浸式)研修班,不僅標志著北京祥體育博物館對體育博物館教育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更是推動體育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李祥表示,未來將持續(xù)深化與社會各界的合作,不斷創(chuàng)新研修內容與形式,旨在培養(yǎng)更多具備國際視野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體育博物館人才,為體育博物館建設和體育文化的繁榮發(fā)展貢獻力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李祥為學員頒發(fā)結業(yè)證書

學員們對首期體育博物館沉浸式研修班的課程內容高度認可,并建議定期舉辦,為體育愛好者及從業(yè)者提供深度交流與學習平臺。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極大肯定與鼓勵,未來我們將持續(xù)優(yōu)化內容,探索更多沉浸式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