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ips -
我們搞了一個旅行群
加群方式在文末,不要錯過
自從狂人特朗普再次高調當選,北美就開始多事之秋。哪怕還沒有舉行就職典禮,特朗普就已經管不住嘴巴,預先對美國內政外交拋出許多震撼彈。
先是不排除用軍事或者經濟的手段,奪取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隨后又頻繁放話,建議加拿大干脆“放棄主權,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免得自己上任后,還要費心給加拿大增加關稅。

候任總統(tǒng)特朗普,已經在四處放話,
表達擴張勢力的意圖。
圖:Eric Trump X
與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對峙的結果,就是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下臺。
雖然特魯多的黯然離去有諸多的內部原因,但對“將加拿大變成51州”的言論應對不力,也有可能是其中一條導火索。

如今加拿大內部已經吵起來了
美加合并1.0版本
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雖分治北美,但是開局的數值都非常接近。故而,搞“北美一家親”,自美國建國就有此意。
1777年,美利堅合眾國建立,國家成員為緊貼北美東岸的13個州。
而13個州以北,還有一片廣大土地,就是現在的魁北克地區(qū),正在逐漸形成加拿大的雛形。魁北克地區(qū)同是英法后裔,談合并應該不難。

美利堅合眾國建國之前
加拿大的雛形也已形成
圖:Quebec Act
于是,尚在嬰兒期的加拿大,就收到過邀請,希望成為美利堅的“第14個州”。
沒錯,加拿大的順位曾經這么靠前的!
結果卻出乎美國的意料,北邊的居民們,法裔作為天主教忠實信徒,極度厭惡美國狂熱的“清教徒”。而英裔又是?;庶h,對君主制忠心耿耿,也極度厭惡美國狂熱的“獨立派”。

美利堅建國將領發(fā)表的《告加拿大人民書》
建議美加合并
無奈當時的加拿大人反應冷淡
美國見說服不成,曾出兵搶地
圖:Wiki
古早的北美居民,乍看長得像,但是出廠設定其實都不一樣。硬湊在一起,別提一家親,只會打爆架。
于是,1814年,英國和加拿大聯手,攻下美國首都華盛頓,縱火焚燒國會大廈及總統(tǒng)官邸?!俺删汀绷?strong>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首都被外國軍隊攻占”的記錄。
加拿大背后有大英帝國撐腰,無奈美國當時實力不如英國,只好停止幻想了一陣子。

英加聯軍曾“火燒白宮”
將美國首都付之一炬
現在的白宮就是在這件事之后重建的
圖:White Hous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比同盟更親密
前面的加拿大有多瞧不起美國,后來的加拿大就有多依賴美國。
原因無他,唯能打爾。
加拿大自二戰(zhàn)后,驚覺大英帝國式微,方才決心緊密團結美國。不僅參與了許多美國國內的基礎建設,甚至直接參與大量軍事合作。

兩國的軍事合作自二戰(zhàn)以后開始緊密起來
圖:Wiki
一項極密的軍事研究,代號“管金屬工程(Tube Alloys)”,隸屬于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就是加拿大協助美國制造原子彈的秘密行動。
加國拿出豐富的鈾礦,還出人出力,核彈之父奧本海默身邊就有加拿大核物理學家羅伯特·克里斯蒂的身影。
而加拿大皇家空軍這邊,也曾吸納了4萬名美國人加入。隨著人力與技術資源共享不斷,兩國索性一起成立了“北美防空司令部”,聯合防衛(wèi)兩國的空中安全。
冷戰(zhàn)時期,加拿大在局勢的壓力下,破天荒允許美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部署戰(zhàn)術性核武器。數量高達250-450枚,這些戰(zhàn)術核武的控制權,都完全由美國負責,這項秘密政策一直持續(xù)到冷戰(zhàn)結束。

加拿大空軍曾裝載美國的戰(zhàn)術核武器
圖: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盡管現今的世界局勢,與二戰(zhàn)后已大不相同。加拿大長期活在美國的軍事保護傘下,早已難以切分。
加拿大參與過不少美國主導的對外用兵,包括朝鮮半島、阿富汗等等。只要有美國軍隊出沒的地方,加拿大派兵跟隨都是常見,例如近些年來,臺灣海峽時常出現的美加軍艦,還有“五眼聯盟”之類的情報合作。
特朗普做過美軍的三軍統(tǒng)帥,深知加拿大對美國的軍事依賴之重。幾次在言語上吃加拿大的豆腐,亦是內心料定,在軍事上早就算是“51州”了,加拿大那點“口頭抵抗”純屬死鴨子嘴硬。

阿富汗戰(zhàn)場上的美加軍隊
圖:路透社
貿易關系上兩國也是如膠似漆。加拿大作為資源出口大國,75%的貿易都是流向美國。而美國,輕松擁有加拿大源源不斷的石油、金屬、木材、天然氣、電力、漁業(yè)等等供應。
加拿大對美國,每天出口原油460萬桶,是墨西哥的7倍之多,占美國石油進口的65%。
如果拿美國車與日系車比較一下,各位會看到美國車已經膨脹成體型巨大的“胖車”,一臺美式皮卡,足能比普通型號重300多公斤。
開胖車,住大屋,美國人對資源的消耗和浪費,看在資源匱乏國家眼里,簡直是揮霍無度。

美國車越來越“胖”,
是一點都沒打算節(jié)省資源。
圖:williamotiswatts.com
舉加拿大全國之力來供養(yǎng)美國,還好迄今為止還養(yǎng)得不錯,美國日漸“由奢入儉難”。加拿大人也樂意坐享巨大的貿易順差,畢竟體量大人口少,用不完那么些資源。
加拿大自英帝國衰落之后,已心甘情愿做美國小弟。
只是美國這個大哥,一邊罩小弟,不收保護費就算了,一邊還要買小弟的東西,讓小弟賺錢,這大哥做的真憋屈。

舉加拿大之力供養(yǎng)美國
圖:Student of History
長期以來大家對彼此的關系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想捅破窗戶紙。
唯有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對于鄰居厚臉皮吃大戶的行為,應是心有不甘久矣。
兼并加拿大這件事,雖不是特朗普原創(chuàng),但一定也琢磨了很久,不然不會在勝選后,第一眼見到特魯多就開口,并且越說越上頭。
還在自己創(chuàng)立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放出“美加合并”后的版圖,自己的流量自己蹭。

按照特朗普的計劃
四分之一個地球即將改變
圖:Truth Social
一個月前,加拿大的政客們,還天真地回應,這可能“僅僅是特朗普在展示自己的幽默感”。
最先出言回嗆美國的是安大略省的省長福特。這個硬骨頭早在12月中,特朗普第一次提“51州”時,就揚言要以牙還牙,切斷對美國的能源供應,畢竟安省可是承包了美國13%的電力。

安大略省省長福特
掌握著美國的能源動脈
因此敢在第一時間就回嗆特朗普
圖: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
隨著“51州”說的反復出現,以及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更加嚴厲的態(tài)度展現,加拿大的省長們才開始全線動員了,紛紛各自奔赴美國自行談判。
這是加拿大慣用,化整為零,以小搏大的手法。一來可以不影響到兩國元首層級的情誼,顧了面子,又可各省酌情爭取各自的切實利益,顧了里子。
但在狂人特朗普面前,這一套組合拳還有沒有用,只能將是以觀后效。

特朗普和加拿大執(zhí)政黨聯邦自由黨
前后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地圖
宣示(反)吞并決心
51州難道是它?
如果兩國合并,美國民眾估計也真的同意。蓋洛普民調顯示,美國人對加拿大的好感度高達92%(氣候除外),位居榜首。
有事沒事都“搬去加拿大(Move to Canada)”,這還是美國人的口頭禪。
松弛感十足的加拿大人,也即興做起了民意調查。愿與美國合并的,占13%;不希望與美國合并的,占87%。
加拿大的省份中,最想加入美國的有 艾伯塔?。ê喎Q阿?。⑺_斯喀徹溫?。ê喎Q薩?。?,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卑詩?。?/p>
這個民調的出現,讓大部分觀眾都看傻眼,加拿大內部竟然開始“網內互打”。

由此可以看出
加拿大本質上是個東西向國家
東西有較大差異
加拿大西部在地理上和美國西海岸更為親近
阿省和薩省,位于加國中部,是兩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兩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依靠能源買賣,收入高于加國平均水平。
家里有礦的人,優(yōu)越感都比較高,眼看要出錢幫著養(yǎng)活別的窮省,阿省和薩省的民眾心中早有不滿。
若是轉投美國懷抱,實實在在去做個“51州”和“52州”,阿省和薩省實際有很多居民是樂意的。不少人實際認為,美國更擁有本地人想要的自由生活、就業(yè)前景和投資資本。
對于美國是否接受,兩省也有相當的信心,憑借自身強大的資源實力和地緣政治優(yōu)勢,外帶附贈美國直通北極的立足點,特朗普必定是樂意的。
因此,當別的省長用限制能源出口來威脅特朗普時,阿省的省長站出來直接反對,直言對美能源銷售是經濟命脈,不會跟進限制政策。還主動配合特朗普的政策,加強打擊邊境非法移民和毒品販賣。

艾伯塔省想做51州很久了
不知道特朗普會不會給他們打call
圖:Amazon
卑詩省則是另外一副反骨。1867年,美國買下阿拉斯加后,轉頭就曾有意邀請毗鄰的卑詩省加入美國,這樣一來,美國就可與阿拉斯加陸路連接。和美國失之交臂一次的卑詩省,這一次也是完全有資格“憑票根入場”的。
比起西部那些硬骨頭,卑詩省自帶“戀美”基因,過半的省民認為自己和普通加拿大人不一樣。卑詩省民眾生活文化重心,甚至基礎建設方向,也偏向毗鄰的西雅圖和波特蘭,更向往與加州等發(fā)達地區(qū)為伍。
卑詩省省長,對威脅美國這件事,也是并不情愿的,至今都未提出任何報復性措施。
這三省,與自命清高的魁北克不同。魁北克不愿留在加拿大,但也不想加入美國,若有風吹草動,寧愿自己獨立一國。

魁北克建國假想圖
這塊法語區(qū)從不與周邊的英語區(qū)同調
圖:Reddit
看來“51州”這把交椅,還是有大把人愿意來搶的。這不,在加拿大其余省長赴美談判之前,阿省和卑詩省的省長早就等不及先去美國喝茶自救了。

值得玩味的是,民調顯示
收入越高,越愿意對加入美國 say yes
圖:timminstoday
熟悉歷史的友人說,北美已經從春秋時期進入了戰(zhàn)國時期,從此不再講規(guī)矩,而要開始拼拳頭。往后別說寡民小國,也許連次強權的國家,都要做好被瓜分的準備。
更多討論:
我們搞了一個旅行群,你可以發(fā)一句自我介紹到我們的后臺,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我們一起來走遍全球。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huán)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后臺聯系。
點擊查看環(huán)行往期
一大批美國前總統(tǒng),去參加國葬
從一個細節(jié),看美國逆天的資源消耗
征稿活動:
我們希望發(fā)掘各行各業(yè)的作者和故事,深耕互聯網、時尚、旅游、戶外、汽車、酒類及各種快消行業(yè)者優(yōu)先。
你可以:
1、在后臺告訴我們您的行業(yè)、你想到的有趣選題、一小段您的文字(兩百字以內即可)
2、如果合適,我們會與您聯系
稿件字數:2500-3500字左右
長期征稿
投稿郵箱globala@126.com。
(附上簡單的自我介紹)
長按關注 (⊙v⊙)
熱門跟貼